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 第417章 漕图斩贪渎,浊浪噬沈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7章 漕图斩贪渎,浊浪噬沈门

隆冬的江风裹挟着腥甜的潮气,呼啸着拍击在漕运码头的木桩上,带起漫天水花。

码头上,密密麻麻的漕船停泊成行,黑漆的船身被冻得泛着寒光,船帆被收拢,像一张张紧裹的面纱,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李子清身着素色官服,披着一袭深灰斗篷,脚踏在被冻得坚硬的青石板上,神情冷峻。

他的手里握着一卷展开的漕运总图,那是数日前从工部库房调出的新版舆图,经过多处亲手标注与批改。

船工们簇拥在码头边,神色或惶恐或疑惑,漕帮的掌事人则战战兢兢地跟在队伍后方,额角冒出冷汗。

“抽船,验货。”李子清冷冷下令,声音在风中清晰得让人心头一颤。

随着他一声令下,几名禁卫军鱼贯而出,熟练地踏上了第一艘漕船,手持丈尺、铁钩与测杆,动作干脆利落。

江风掀动他们的衣袖,哗啦啦的水声伴随着铁器敲击声,让码头上的空气紧张得仿佛要冻结。

船舱被一一打开,麻袋堆叠如山,外层是整齐的米粮,袋口封得紧实。

一名警卫伸手从袋口处抓出一把米粒,指尖捻了捻,又将一枚黑石子大小的东西丢进水盆中。

水波荡开,石子缓缓下沉,溅起一圈涟漪。

李子清盯着那圈涟漪,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换船,测吃水线。”

另有两名禁卫抬着丈杆走向船舷,将刻度缓缓插入江水,取出时杆身被水线染出一抹深色。

“吃水超三寸。”禁卫躬身汇报。

“再验。”李子清抬眼,声音冷得像这江面的寒风。

三艘船相继验过,结果无一例外。池水深得诡异,却看不出麻袋有何异常。

“拆一袋。”李子清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得令人发毛。

警卫抽刀割开一只米袋,雪白的米粒如细流倾泻出来。

一名士兵伸手探入其中,指尖触到一片冰冷坚硬,手心捞起时,竟是一小团湿漉漉的黄沙,混杂着米粒黏成团状。

码头上一片死寂。

李子清蹲下身,将那团沙粒捻在掌心,轻轻吹散。风将沙吹得满天飞舞,像是裹着血腥味的雪。

“掺沙。”

他吐出这两个字,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面色骤变。

船工们脸色惨白,码头上的掌事人跪了下去,瑟瑟发抖:“大人饶命,卑职……卑职不知情啊!”

李子清抬眼看了他一眼,那一眼冷得像霜刀,让他彻底哑了声。

他转身,接过随从递来的漕图,在风中铺展开来。那是以漕河为轴绘制的细密水系图,每一处驿站、船闸、仓储点都清晰标注。

“这三条航线,皆出自江北沈氏漕仓。”

他指尖在漕图上点下三处,声音清晰冷峻:“沈彦之案虽已结,但余孽尚在。”

风将漕图吹得猎猎作响,李子清的手指却稳如磐石。

……

次日,江北漕仓被封,数十名账房与库吏被押解而来。

午后的码头风雪初霁,阳光照在江面上,映出冷厉的金光。

漕仓账房被押跪在台阶下,一个个面如死灰,额头抵在冰冷的石板上。

李子清坐在一张简易案几后,桌案上摆着一叠卷宗。

“沈彦已死,你们还敢余波不止,谁授意的?”

无一人应声,唯有风吹过江面,带来冰冷的潮湿气息。

李子清目光微冷,随手提笔在一份卷宗上重重画了一笔,示意押下去拷问。

拷问声很快响起,伴随着棍棒敲击的闷响与短促的惨叫。

船工们远远围观,人人噤声,连喘息都不敢出声。

“再查账。”李子清冷声道。

一名属官抱着账簿匆匆上前,将摊开的账册递上:“大人,请看此处,三年前的账目有明显缺口。”

李子清扫了一眼,眉头微挑:“漕米三十万石,账上却只入库二十七万石。”

属官点头:“是。”

“这缺的三万石,换算成银两……”

“折合三十万两。”属官声音颤抖。

码头上静得可怕。

三十万两银子,足够养一支万人大军整整一年。

李子清的眼神冷得像刀锋:“沈彦当年所建的漕帮,果然是掏空朝廷血脉的毒瘤。”

……

夕阳西下,江风渐急。

码头中央竖起了临时木台,十数名涉案漕仓官吏被押上台,脸色灰白,双手反绑。

人群围聚在码头边,议论声低沉,带着一种惶惧。

李子清披着官袍,立于木台前,声音清冷:“贪渎三十万两,漕仓作乱,罪当斩。”

刽子手手持大刀,寒光闪烁。

“行刑。”

长刀落下,血光飞溅在漕图之上,赤红的血迹浸透纸张,缓缓渗开,竟隐约显出“沈氏指”三字。

“矾水字。”李子清低声道,指尖抚过那三个字,冰冷如铁:“沈彦之网,至死仍未断绝。”

……

夜幕降临,江风愈发刺骨,码头上灯火摇曳。

李子清独自立于江边,眺望漆黑的江水,眼神深沉。

“沈彦,你的死不过是开始。”他低声喃喃。

风卷着江水拍击堤岸,溅起的浪花染上了不久前流下的鲜血,像是江河本身吞噬了这些罪恶的痕迹。

禁卫走来,躬身禀报:“大人,所有涉案账目已押回刑部,沈彦旧部已尽数缉拿。”

李子清收回视线,淡淡点头:“将他们的罪状,抄录成册,送往各地书院。”

“是。”

漕运码头的风雪夜,像一面无情的镜子,照见权势与贪欲的血色倒影。

江风掀起李子清的衣袍,他的背影在灯火下显得格外孤冷。

他知道,这不过是剥开了一层皮,沈彦旧党盘根错节,余孽未尽。

……

与此同时,长安宫城的御书房内,宁凡正在翻阅刑部急奏。

烛火摇曳,他的目光沉入寒潭。

尘妤站在他身侧,看着那份血迹斑斑的奏折,低声道:“李子清此人,手段狠辣。”

宁凡淡淡道:“治世需法,乱世需刑。他是我选的漕运使,自然得行雷霆之威。”

他将奏折合上,神情冷峻:“沈彦一死,势必有人借尸还魂。今日江北的血,正是给他们看的。”

尘妤垂眸:“陛下要借此震慑……”

“天下人。”宁凡接过话,语气冰冷。

……

江北风雪漫天,码头的血腥气早被江风吹散。

船只依旧来往,漕运仍在继续。

只是每一艘漕船驶过江面,船工们的眼神都透着敬畏与惧怕,他们知道,从今日起,再无人敢轻易伸手。

因为那一幅被鲜血染红的漕图,已经成为了悬在天下贪吏头顶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