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力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秩序的同时,林渊深知,要彻底解决边境问题,必须对天竺人的劫掠行径有更深入的了解,找出边境防御的薄弱环节,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战略。
于是,他决定召集当地官员,详细询问相关情况。
林渊在城镇的议事厅内,端坐在主位上,神情严肃而专注。台下,当地的各级官员们整齐排列,他们深知此次会议的重要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林渊目光扫过众人,率先开口:“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想深入了解天竺劫掠的详细情况以及我们边境防御的弱点。
边境百姓饱受苦难,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应对之策。大家不必拘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位年长的官员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元帅,天竺人近年来愈发嚣张,他们的劫掠毫无规律可言,有时数月不来,有时一月之内连续进犯数次。
他们多选择在夜间行动,利用我们对地形不够熟悉的劣势,神出鬼没。每次来袭,人数大约在千人左右,皆为轻骑,行动迅速,机动性极强。”
林渊微微皱眉,追问道:“如此规模的劫掠队伍,我们之前难道毫无察觉?为何未能在他们进犯途中进行拦截?”
另一位负责城防的官员面露羞愧之色,说道:“元帅,边境线漫长,我们兵力有限,难以做到全面布防。
且天竺人熟知周边地形,常常避开我们的常规巡逻路线,从一些隐蔽的山间小道穿插而来。等我们收到消息,组织防御时,他们往往已经深入城镇,展开劫掠。”
林渊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这位官员接着说道:“而且,天竺人的轻骑来去如风,一旦劫掠完毕,便迅速撤离。
我们的步兵难以追击,骑兵数量又不足,即便追击,也很难追上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脱。”
林渊思索片刻后,又问道:“那在防御设施方面,我们有哪些不足?”
一位负责工事建设的官员赶忙说道:“元帅,我们的城墙年久失修,多处出现坍塌和破损。护城河也因长期缺乏维护,部分地段已经干涸,无法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另外,烽火台的传递系统也存在问题,有时信号传递不及时,导致我们不能第一时间掌握敌军动向。”
林渊听闻,心中对边境防御的困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又转向负责情报收集的官员,问道:“对于天竺人的情报收集工作,目前进展如何?我们对他们的据点、兵力分布等情况了解多少?”
该官员略显尴尬地回答道:“元帅,我们一直在努力收集天竺人的情报,但他们防范甚严,我们安插的眼线很难深入其内部。目前只大致知晓他们在边境附近有几个临时营地,但具体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规律,还未能完全掌握。”
林渊没有过多责备,而是说道:“情报工作至关重要,后续要加大力度,想办法获取更准确、详细的情报。大家要明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随后,林渊又询问了关于粮草储备、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情况。官员们一一作答,林渊将这些信息详细记录下来,心中开始构思应对天竺劫掠的全面策略。
待众人汇报完毕,林渊站起身来,缓缓说道:“诸位所反映的问题,我已清楚。边境防御的改善刻不容缓,接下来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立刻组织工匠和百姓,对城墙、护城河和烽火台等防御设施进行全面修缮和加固。要加快进度,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提升城镇的防御能力。”
负责工事建设的官员赶忙应道:“元帅放心,我定会督促工匠们日夜赶工,争取早日完成修缮工作。”
林渊接着说道:“其次,重新规划巡逻路线,增加巡逻频次。
要充分利用当地百姓熟悉地形的优势,招募一些猎户和山民,组成侦察小队,协助军队巡逻,重点排查那些隐蔽的山间小道,防止天竺人再次偷偷潜入。”
负责城防的官员领命道:“是,元帅,我马上安排。”
“再者,加强情报收集工作。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眼线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护;另一方面,发动百姓,鼓励他们提供关于天竺人的线索,对提供重要情报者给予重赏。” 林渊目光坚定地说道。
负责情报工作的官员点头称是:“元帅高见,我们一定想尽办法,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林渊又看向众人,说道:“在军事力量方面,我们要扩充骑兵队伍。
从当地挑选一些精壮的年轻人,进行骑兵训练,提升我们的追击和拦截能力。同时,要加强军队的实战演练,提高士兵们的战斗素质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最后,林渊强调:“边境的安宁,关乎百姓的生死存亡,也关乎我们武周的尊严和威望。希望诸位各司其职,全力以赴,与我一同守护好这片土地。”
官员们齐声回应:“谨遵元帅令,愿为守护边境,鞠躬尽瘁!”
会议结束后,官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按照林渊的部署,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林渊深知,要彻底改变边境的局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坚信,只要军民一心,充分了解敌人,完善防御,就一定能战胜天竺人的劫掠,还边境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