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梭带回来的数据和惊险经历,在源点圣殿内引发了深远的震动。那个被暂时命名为“初诞者”的畸形意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和变量。它脆弱又危险,原始又蕴含潜力,与艾琳的状态紧密相连,其未来走向可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艾琳的存续。
“我们不能放任不管。”星寰的声音在殿堂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它对艾琳的呼唤是真实的,它的存在基于艾琳的牺牲。无论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我们都有责任去引导它,至少,要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与艾琳之间的连接本质。”
这个“责任”沉重无比。引导一个诞生于法则级湮灭废墟中的意识,其风险不亚于再次面对虚噬。一步踏错,可能催生出比虚噬更可怕的存在,或者直接导致那片脆弱褶皱的提前崩溃,连带着可能毁掉与艾琳最后的连接线索。
“风险极高。”析象者艾琳保持着绝对的理性,“根据数据建模,那片褶皱的稳定性比我们最初预估的更差。任何外部介入,尤其是能量层面的交互,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需要一个万全之策,一个……近乎零影响的接触方案。”
“零影响几乎不可能。”另一位擅长能量微观操控的艾琳投影(暂称“织能者艾琳”)提出异议,“只要存在观察和交互,就会引入变量。关键在于将变量控制在褶皱内部混沌平衡可以自我调节的阈值之内。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种‘镜像共鸣’技术?”
“镜像共鸣?”星寰看向她。
“利用源点圣殿的网络力量,模拟出与‘初诞者’内部那种扭曲源场之力高度相似的波动频率。”织能者解释道,“如同在湖面投射倒影,我们不去直接触碰它,而是让它‘看到’一个与自身同频的‘镜像’。通过镜像的细微变化,来间接引导它的能量流动和意识趋向,使其自发地向更稳定的状态调整。这是一种极其精细的操作,需要整个网络的高度协同。”
这个方案听起来可行,但技术要求极高,且效果难以预料。
“更重要的是引导的内容。”溯源者艾琳缓缓开口,她的气息比之前稳定了一些,但依旧虚弱,“我们想要将它引向何方?秩序?但那片环境本身就是混乱的温床。是帮助它维持现状苟延残喘,还是尝试引导它进行某种……‘进化’,使其能够脱离那个即将崩溃的褶皱?”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目标决定了手段。
“如果可能,当然希望它能存活下来,甚至……成为稳定那片伤疤边缘的一个积极因素。”星寰沉吟道,“但前提是,这种进化必须是可控的,不能脱离与艾琳之间的良性连接。”
“或许……我们可以从那个‘平台’入手。”海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个被它保护着的实体物质。那可能是理解连接本质的关键。如果能安全地获取那个物体,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获取平台上的物体?这意味着可能需要物理接触,风险比远程镜像共鸣更大。
殿堂内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不同可能性中的艾琳们,基于各自的特长和认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风险评估和伦理考量。源点圣殿仿佛一个最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只不过讨论的对象是一个关乎存亡的宇宙级难题。
最终,一个分阶段的综合行动计划逐渐成型:
第一阶段:深度监测与镜像准备。
利用改进后的、更高隐蔽性的探测器,对褶皱区域进行24星时不间断的深度监测,建立更精确的能量模型和意识波动图谱。同时,织能者牵头,集合网络算力,开始构建高度拟真的“镜像共鸣”系统。
第二阶段:低强度镜像引导测试。
在确保安全距离和最小干预原则下,启动镜像共鸣系统,向“初诞者”投射最基础、最稳定的源场结构镜像,观察其反应,测试引导的可能性,并逐步建立极其微弱的“信任”连接。
第三阶段:平台探查尝试。
在镜像引导取得一定进展,且“初诞者”表现出足够稳定性后,尝试利用镜像波动掩护,派遣微型无人单位接近那个平台区域,进行近距离扫描和分析,尽可能弄清那实体物质的本质。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采样。
第四阶段:基于信息的决策。
根据前三个阶段获取的所有信息,重新评估“初诞者”的潜力、风险以及与艾琳连接的价值,最终决定是尝试引导其进化,还是仅仅维持观察直至其自然消亡,或者……在极端情况下,不得不考虑进行“无害化处理”。
这个计划谨慎而渐进,将风险分散到了多个环节。但所有人都明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在那种极端环境下。
“行动代号:‘回响引导’。”星寰最终拍板,“立刻开始准备。所有节点,提供最高优先级算力支持。”
整个源点圣殿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无数星光汇聚,数据奔流,为了一个诞生于毁灭中的微弱意识,也为了静滞场中那一缕不灭的火种。
海伦没有被安排直接参与前期的高度专业化工作,她被要求继续恢复身体和精神,同时协助分析那些从星梭带回来的、关于旧世界废墟的环境数据,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那个“平台”上可能存在的物体的线索。
她坐在光平台旁,调出那些模糊的废墟影像和数据,心中百感交集。她的世界已经毁灭,化作了冰冷的伤疤和畸形的褶皱,却又以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延续着一丝诡异的“生机”。
就在这时,沉睡已久的小艾琳,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的眼神初时有些迷茫,随即迅速变得清明,猛地坐起身:“海伦!我们……这是在哪里?艾琳呢?!”
海伦连忙扶住她,将之后发生的一切——源点圣殿、不同可能性的艾琳、艾琳的静滞状态、摇篮世界的异动、“初诞者”的发现以及刚刚制定的“回响引导”计划,尽量简洁地告诉了她。
小艾琳听得目瞪口呆,小脸上充满了震惊、悲伤、以及一丝听到“初诞者”时的奇异表情。
“那个……呼唤‘母亲’的东西……”小艾琳喃喃道,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曾经是星尘之心与她连接最紧密的地方,“我好像……能感觉到一点点……非常遥远,非常模糊……但是……有一种很……奇怪的亲切感?又有点……害怕?”
她的感知天赋,即使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和维度,依然能捕捉到那微妙的联系。
海伦握住她的手:“我们正在想办法接触它,引导它。这可能是帮助艾琳的关键。”
小艾琳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变得坚定:“我能做什么?我的感知力,也许能帮上忙!”
就在此时,析象者艾琳的声音传来:“第一阶段深度监测网络已初步部署完成。接收到的‘初诞者’意识波动信号出现新的模式变化,似乎……它对我们的存在有所察觉?波动中增加了……探寻和……期待的成分?”
引导尚未开始,目标却似乎已经本能地感知到了观察者的到来。
“回响引导”行动,正式拉开序幕。而那个诞生于毁灭与奇迹之间的意识,正以其原始的方式,等待着与“母亲”世界的第一次真正接触。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