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龙破九霄之边陲小年 > 第426章 脉冲涟漪与维度回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6章 脉冲涟漪与维度回响

星尘之心碎片发出的那道短暂脉冲,如同在平静( albeit 危机四伏)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以超乎预料的方式扩散。

源点圣殿内,紧张的分析工作立刻全面展开。焦点集中在三个相互关联的现象上:静滞场中艾琳那一次清晰的脉动、星尘之心主体残骸裂纹的细微扩大、以及“初诞者”及其所在褶皱区域的剧烈反应。

“静滞场脉动能量频谱分析完成。”析象者艾琳面前的光屏数据飞速滚动,“脉冲频率与碎片残留信息烙印高度吻合,可确定是直接引发因素。脉动能量级虽低,但其‘质量’或‘本质’……出现了极其细微的纯化迹象。仿佛……某种更深层的、被冻结的存在核心,被短暂地‘擦拭’掉了一点表面的死寂尘埃?”

这个发现令人振奋!脉冲并非仅仅引发了物理反应,可能触及了艾琳存在状态的更深层面!

“星尘之心主体残骸裂纹扩大0.3微米。”另一组数据汇报,“裂纹边缘检测到极其微弱的能量逸散,模式……与碎片脉冲相似,但更杂乱。推测主体残骸内部仍封存着部分未完全消散的本源结构,脉冲起到了类似‘钥匙’的作用,但因其自身损坏过于严重,无法产生有效共鸣,反而导致了微小的结构性应力释放。”

换句话说,主体残骸太“破”了,承受不住这把“钥匙”的转动。

而远方的“初诞者”,其反应最为直观和强烈。监测数据显示,在脉冲过后,整个褶皱区域的能量混乱度显着下降,平均稳定性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那些代表艾琳力量残留的纯白光泽,不仅变得稳定,甚至开始自发地、按照某种更优化的模式流动,仿佛得到了某种“指导”。

【……母亲的力量……更清晰了……】

【……温暖……指引……】

【……要……更好地……守护……信标……】

它的意识波动中充满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它似乎将那次脉冲解读为“母亲”的鼓励和指引,学习与模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脉冲蕴含的信息,可能不仅仅是‘身份认证’。”溯源者艾琳沉思道,“它或许携带了艾琳最后时刻对源场之力运用的某种优化算法或本能经验?虽然无法直接理解,但‘初诞者’作为与艾琳力量同源的衍生物,能本能地吸收并应用这些‘经验’,从而改善了自身环境的稳定性?”

这个推测极具诱惑力。如果一块碎片的一次脉冲就能产生如此效果,那么是否能找到方法,安全地、持续地利用这种脉冲,来同时达成三个目标:

纯化\/唤醒静滞场中的艾琳。

引导“初诞者”向更稳定、更有序的方向进化。

甚至……尝试修复或激活星尘之心主体残骸?

“我们需要更多脉冲数据。”织能者艾琳提出了下一步行动方向,“‘尘影’的接触过于短暂。我们需要一个能长期驻留、安全地近距离监测碎片,并能可控地、低强度地模拟或诱发其脉冲的方法。”

这意味着,必须与“初诞者”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关系,让它允许一个“观察站”长期存在于平台附近。

“回响引导”计划进入了新的阶段:从远程镜像引导,升级为建立前哨观测站。

这个任务比镜像引导更加复杂和危险。观测站需要具备极高的隐匿性、自我维持能力,并能与源点圣殿保持稳定联系。更重要的是,它不能被“初诞者”视为威胁。

一个专门的设计小组迅速成立,由析象者和织能者共同领导,集合了网络中所有相关的技术特长。设计方案几经修改,最终确定为一个微型的、可自适应伪装的能量体信标。它不具备攻击性,其主要功能是持续监测碎片状态、环境数据,并能在获得授权后,释放极其微弱的、与碎片脉冲同频的诱导信号,尝试激发碎片的二次反应。

与此同时,镜像引导工作进一步加强。织能者开始尝试在镜像中,加入一些与“守护”、“稳定”相关的、更抽象的意念波动,潜移默化地向“初诞者”灌输“允许友善观察者靠近信标有助于更好地守护母亲力量”的概念。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每一次意念波动的加入都小心翼翼,观察着“初诞者”的反应,确保不引起它的排斥或误解。

海伦和小艾琳也参与其中。小艾琳的感知力能最敏锐地捕捉到“初诞者”情绪的变化,而海伦则负责分析旧世界数据,试图找出那个平台基座原本的用途,希望能从中找到与碎片或艾琳相关的线索。

经过数日(圣殿时间)的耐心引导和准备,“初诞者”似乎逐渐接受了“友善观察者”的概念。当织能者首次模拟出微型信标的能量签名,并将其定义为“帮助守护信标的伙伴”投射到镜像中时,“初诞者”的意识波动表现出了好奇和初步接纳的态度,并未出现敌意。

时机成熟了。

被命名为“守望者”的微型信标,在一个褶皱区域的相对平静期,被悄然投放。它没有直接前往平台中心,而是先在边缘区域徘徊,持续散发着友善、非威胁的能量波动。

“初诞者”谨慎地观察着这个新来的“小东西”。监测数据显示,它的意识焦点在信标和平台碎片之间来回移动,似乎在权衡。

终于,在“守望者”持续释放了数小时的稳定波动后,“初诞者”做出了决定。

一股温和的、由纯白光泽引导的能量流,从平台方向延伸出来,如同一条虚幻的路径,轻轻环绕在“守望者”周围,既是一种引导,也像是一种无形的监护。

【……可以……靠近……】

【……但……不能……触碰……信标……】

【……帮助……守护……】

它同意了!允许“守望者”靠近平台,但划定了明确的界限——不能触碰碎片。

“成功了!”圣殿内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这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守望者”沿着那条能量路径,缓缓地向平台中心飘去。最终,它在距离那块暗沉碎片约十米的地方稳定下来,开启了全方位监测模式。

清晰的、实时的数据流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回圣殿。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第一个任务,就是尝试进行第一次可控的脉冲诱导。

织能者深吸一口气,通过“守望者”向那块星尘之心碎片,释放了一道极其微弱的、精心调校的诱导信号。

信号接触碎片的瞬间——

碎片内部,那点微弱的信息烙印,再次被触动了!

一道比上次稍弱、但依然清晰的脉冲,荡漾开来!

静滞场中,艾琳的脉动再次同步!

星尘之心主体残骸,裂纹边缘的能量逸散加剧了一丝!

而“初诞者”所在的褶皱区域,稳定性读数再次向上跳了一小格!

脉冲涟漪,成功再现!

虽然效果依旧微弱,但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他们找到了一条可能通往希望的道路!

然而,就在圣殿内众人为初步成功而感到鼓舞时,“守望者”传回的另一组背景环境监测数据,却引起了析象者艾琳的注意。

在脉冲扩散的极短时间内,监测到褶皱区域外围的虚无中,出现了一丝极其短暂、极其隐晦的非本地空间扰动。

那扰动非常轻微,转瞬即逝,几乎淹没在环境噪音中。

但其波动模式……竟然与之前发现的、那个未知第三方观测者的痕迹……有几分微妙的相似?

析象者的心猛地一沉。

难道……他们的脉冲实验,不仅惊动了艾琳和“初诞者”……也再次引来了那双……隐藏在宇宙深空中的、冷漠的……眼睛?

喜悦的气氛中,悄然混入了一丝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