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一切,乌云仙仰天大笑,化作一道黑光,返回金鳌岛。
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天庭众神怀着悲痛的心情,带着李靖的遗体返回天庭复命。
孙悟空心急如焚,他深知此事已非一己之力所能解决,于是一个筋斗云,直奔普陀山,向观音菩萨求助。
观音菩萨听闻事情经过,神色凝重,轻叹一声:“不曾想沉寂许久的乌云仙竟会再次出世,连杀佛门金刚与天庭仙神,此事着实棘手。”
说罢,她便带着孙悟空前往灵山,向如来佛祖禀明情况。
如来佛祖微微颔首,沉声道:“此事自有定数,当务之急,是先熄灭火焰山之火。
如今铁扇公主被擒,没了芭蕉扇,悟空,你可前往天庭,求见太上老君。”
孙悟空领命,即刻前往天庭。
在兜率宫见到太上老君后,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如实相告。
太上老君听罢,心中暗自恼怒乌云仙狡猾,留下这乱摊子给他收拾,但也无可奈何,只得随孙悟空前往火焰山。
在太上老君的相助下,火焰山的熊熊烈火终于被扑灭。
唐僧师徒得以顺利通过,继续踏上那充满艰难险阻的西天取经之路。
唐僧师徒四人在崎岖山路上跋涉许久,不一日竟行进八百余里,终于翻过了那炽热的火焰山。
此时正值秋末冬初,寒意渐浓,枯叶在风中打着旋儿,漫天飞舞。
师徒四人裹紧衣衫,又行走了一段路程,远远地,一座巍峨的城池映入眼帘。
唐僧轻轻勒住马缰,停步凝望,眼中满是疑惑与好奇,开口问道:“悟空,你看前路楼阁林立,鳞次栉比,那究竟是个什么去处?”
孙悟空手搭凉棚,运起火眼金睛,定睛细望一番,神情笃定地说道:“师父,前面乃是一座帝王之国都。
这城池气势非凡,绝非寻常之地可比。”
猪八戒晃着大耳朵,凑上前来,嬉笑着说道:“哥哥,天下城池繁多,有府城,有县城,你怎就见得那是帝王城?莫不是看错了吧!”
孙悟空瞥了八戒一眼,胸有成竹地解释道:“呆子,你且仔细瞧瞧!
这都城四面有数十座城门,城墙绵延百十余里,一条巨龙盘卧。
楼台高耸入云,瑶台林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非帝都城邦怎会有如此壮景?”
沙僧在一旁微微点头,眼中满是钦佩,问道:“哥哥眼明,既认得这是帝王之都,可知唤作什么名号?”
孙悟空无奈地摇摇头,说道:“这倒不知......城上又无牌匾旌号,须得进城相问才能知晓。”
说话间,师徒四人已走到城门。唐僧下马,缓步过桥。
一进城内,只见六街三市宽绰繁闹,店铺林立,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街上民众衣冠华贵,绫罗绸缎加身,举手投足间尽显富足之气。
几人正惊叹于这城池的繁荣昌盛,却又见前面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和尚,他们蓬头垢面,身上戴着沉重的枷锁,正挨家挨户上门乞化。
这些和尚与街上繁荣之象差若天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唐僧见状,心中悲戚,双手合掌,喟然长叹:“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悟空,你上前问一声,为何他们如此遭罪?这其中定有隐情。”
孙悟空领命,一个箭步上前,语气关切地问道:“和尚,你们是哪个寺里的?为何落得这般模样?”
僧众见孙悟空相貌不凡,慌忙跪地回话,声音中满是惶恐:“老爷,我等是金光寺负罪的和尚。”
“哦?金光寺在何处?”孙悟空追问道。
“转过那街道便是。”僧众战战兢兢地回答。
“因何负罪?你与我说说。”孙悟空继续追问,眼神中透着一丝警惕。
僧众左右张望,神色慌张,低声说道:“老爷,也不知你们从何处来的......
此间人多眼杂不敢乱言,且请到荒山敝寺去,到了那里,我等再从长计议,如实相告。”
暮云低垂时分,师徒四人跟着衣衫褴褛的乞化和尚,转过三道荒坡,一座气势恢宏却又透着衰败之气的寺院映入眼帘。
只见山门上横书七个烫金大字——\"敕建护国金光寺\",字迹虽依旧苍劲,却被岁月蒙上了一层斑驳。
踏入寺院,满地霜叶与荒草交织,秋风吹过,沙沙作响,更添几分萧瑟。
屋檐下蛛网纵横,结满尘埃,往日供香的香炉早已冰冷,不见半点烟火气息。
四周寂静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鸦鸣,回荡在空荡荡的院落里。
唐僧望着这破败景象,想起昔日佛门圣地如今落得如此凄凉,不禁悲从中来,眼眶瞬间湿润。
就在这时,一阵铁链声响打破寂静,几个戴着枷锁的僧众艰难地推开殿门。
只见案桌上空空如也,连一束香都没有。
唐僧心中黯然,却也不气馁,他双手合十,在心中默默焚香,而后虔诚地跪地,叩齿、叩头,一丝不苟地行了拜礼。
礼毕,他带着徒弟们转往后堂,只见方丈院内的廊柱上,竟还锁着六七个小和尚,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模样十分可怜。
唐僧心中不忍,想要解救他们,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暗自叹息。
一行人来到方丈室内,那些乞化和尚突然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问道:\"诸位老爷样貌非凡,可是从东土大唐而来的高僧?\"
孙悟空生性机敏,闻言大吃一惊,警惕地问道:\"你这和尚莫不是会什么未卜先知之术?怎么就知道我们是从东土来的?\"
为首的和尚抹了把眼泪,哽咽着解释道:\"老爷有所不知,我等背负冤罪,无处申诉,每日只能虔诚祈拜祷告。
许是天神怜悯,见我等心诚,昨夜托梦告知,说将有东土大唐来的圣僧,能救我等脱离苦海......
今日几位老爷突然到访,样貌又与常人不同,所以我等才敢冒昧相认。\"
唐僧听了这番奇遇,又惊又喜,连忙问道:\"此间是何地名?你们究竟有何冤屈,不妨细细说来。\"
\"老爷,此地乃是西方大国祭赛国。
南边是月陀国,北边是南昌国,东边是西梁国,西边是本钵国。
这四方夷国,皆尊我祭赛国为上邦,年年都要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
唐僧疑惑道:\"想来是你这国王治国有方,文武百官贤能,所以他国才甘愿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