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作为大哥,我承诺每人每月至少一千港币生活费,绝非戏言。我不怕宠坏手下,百万港币不过是九牛一毛,毫不心疼。

“另外,多派些人手到新记地盘,密切监视他们。我猜高飞为了打破僵局,已如热锅上的蚂蚁。”

“我们绝不能给他留下任何机会,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阿强,接下来几天你和小杰配合行动,他负责监视,你则带领两百人骚扰对方,每周两次。”

之所以不选择每天骚扰,并非因为费用问题。骚扰而非挑衅,每人五百港币,总计两百人,不过十万港币而已。

一次十万,考虑到本月还剩三周,总计三十万港币。这样的开销对他来说,不过是小数目。

他的目的是慢慢消耗对方,而非将其逼入绝境。因此,一周两次的频率恰到好处。

至于阿杰,他将继续养精蓄锐,恢复身上的伤势才是当务之急。

会议结束后,阿明手里拿着五份名单。是的,阿杰也有推荐的权力。快速浏览一遍后,他的目光停留在阿力的名字上。

他叫住了正要离开的阿力,问道:“阿力,你老家是那边的吧?”

阿力停下脚步,疑惑地回头看向阿明,“是的,老大。”

阿明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示意阿力去忙。

他回想起某部电影中的情节,但随即将其抛诸脑后。毕竟,现实早已与电影大相径庭。

再说,三个月内他就能掌控油麻地,到那时,他的手下至少能有三四千人。除非阿杰惹上了顶尖社团的大佬,否则,没有什么人是他不能招惹的。

就连那些老一辈的社团成员,他虽不放在明面上,但心中自有计较。人可以狂妄,但不能无脑,该低调时仍需低调。

他将五份名单放入抽屉,这件事不能急于求成。堂口的扎职仪式并非随时都能举行,通常都是在月底总堂会议结束后进行。

离开办公室,他来到老李餐馆。坐在餐桌旁,随手拿起当天的报纸,一边阅读,一边等待他的叉烧饭。

“近日,某位大佬连续抛售手中的地产股票,疑似计划撤离港岛。”

“这是哪位‘聪明’记者写的报道啊,真是‘聪明’过头了!”阿明心中暗想,“如果那位大佬真的在这个时候撤资离港,我倒立洗头。”

目光落在报纸的标题上,“晨曦日报”。阿明的眼神变得深邃。这是一家在港岛颇具影响力的报社,从不发布无根据的消息。

他猜测,这可能是那位大佬故意放出的消息。他为了筹集资金赎回儿子,或许正是通过抛售股票的方式才凑齐了一亿美元。

绑匪设定的时限紧迫,使得对方无法藏匿行踪,结果被商业上的竞争者所察觉。于是,他决定亲自布局爆料,意在搅乱局势,迷惑众人。

这位的智略与行动力,确实让人惊叹。难怪他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归拳馆途中,李浩又一次察觉到背后传来的注视,那是监视的眼神。

这已非他首次感受到这股视线的存在。在精神属性未提升至3.0之时,这股视线便已存在。

他曾试图顺着目光追寻对方,但对方极为专业且狡诈。

只要他的视线稍有触及对方所在的方向,对方便会提前消失得无影无踪。

起初,他猜测是某个仇敌雇佣的侦探。但直至他在公共场合逗留超过半小时都未感受到敌意,也未遭遇任何危险,他才排除了这个念头。

然而,以他现今的地位,也不足以引起国际上的关注,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寥寥无几了。要么是北方的情报机构,要么是不列颠的“军情六处”。

相较于北方的情报机构,他认为不列颠军情六处的可能性更大些,不,更准确地说,应是港岛的“政治部”。他们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这个猜想让他心绪沉重,他仔细回想近期的举动,这一切应是“陈总事件”的余波。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李浩没有直接返回拳馆。而是带着灰狼与蝎子随意地在街头闲逛,从东阳路到骑士道,再到钵兰街,再绕至皇后大道,最终抵达新界路。

他在寻找未开门的店铺。终于,在新界路与碧玉路的交汇处,他找到了一家未营业的店铺,透过暗黑的玻璃反射,他窥见了监视者的真面目。

那一刻,他的心情跌至谷底。

窥见监视者的瞬间,李浩的心情沉入了深渊。

那张白皙的脸庞、一头棕色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如此鲜明的特征,无疑证实了他的猜想,正是港岛政治部的走狗。

这些人,如同黑夜中的幽灵,仗着背后的势力,在港岛这片土地上肆意妄为。他们的身影总是伴随着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例如1955年4月11日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背后就有他们的踪迹。

意识到跟踪自己的竟是如此棘手的人物,李浩的脸上却未露出一丝异样。他保持着那份闲逛的神情,继续向拳馆走去。

在维多利亚城,若缺乏坚实的官方背景或显赫的社会地位作为庇护,一旦落入安全局的掌握,便如同绵羊踏入狮口,脱身无望。

维多利亚城的安全局,与各国的情报机构有着相似的功效,他们无处不在,渗透极深,任何可能撼动“安宁”的因素,都会成为他们铲除的对象。

若有人不幸被卷入其中,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这样的敏感议题,即便是想要援手之人,也会因惧怕牵连而退缩。

回到拳击俱乐部,察觉到身后的目光消失,他不禁松了一口气。打发走蝎尾和狼崽后,他独自前往三楼的会议室。

坐在主位的李阳轻轻敲打着桌面,陷入沉思:“仅林先生到访的酒吧等场所就已数不胜数,牵涉人数更是庞大。”

“他们不仅在我们这里安排了眼线,尖沙咀、油麻地、旺角等地的社团头目身边,想必也布满了他们的耳目。”

“再加上港岛四大家族——他们曾收购过对方的资产,还有我们自己。这一轮排查下来,至少也得耗费三个月左右吧?”

想到此,他不禁有些懊悔,太早接手了林先生的自来水公司。

在洋人统治下的维多利亚城,自来水公司、发电厂、电话公司、电视台等都属于公用事业,依照港岛规定,这些公用事业需获授权专营。

换言之,只有与港岛当局关系密切的大佬,或直接隶属于不列颠国籍者,方能拥有此类公司。

“也不清楚林先生是如何获得自来水公司的授权。”李阳心中暗自纳闷。按理说,拥有这层关系的林先生,不应成为安全局觊觎的对象。

如今可好,一旦洋人查出自来水公司归于自己名下,那真是百口莫辩。

李阳并不知晓,林先生在将自来水公司转让给他时,已做好防范措施,与霍氏一族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尽管他签署了合同,但自来水公司在公证处登记的并非他名下,而是霍氏名下,唯有半年后,这家自来水公司才会自动转至他名下。

在处理资产时,林先生便预见到这家自来水公司可能会引人注目,因此,他承诺会将这家公司卖给华人,以此请求对方分散洋人的注意力。

相较于将水厂交给华人的承诺,洋人的关注对霍氏而言微不足道。霍老在探知林先生不愿将水厂卖给他后,当场与林先生达成了这项协议。

霍老身为“红顶商人”,洋人至多给霍氏增设两条限制,无足轻重。

重重呼出一口气,林逸觉得他需要准备些威力惊人的装备。万一哪天对手找上门来,有强大的装备在手,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夜色如墨,星光隐匿,林逸借着黎明的掩护,悄悄溜出了武术馆。他脚步轻快,仿佛夜色中的幽灵,在寂静的街巷间灵活穿梭。

他先来到了“诚信盟”控制的夜市,购置了一些特殊物品和带有肉末的骨头,随后匆匆赶往碧水湾高档住宅区。

到达住宅区后,他凭借过人的眼力,迅速找到了目标住宅的门牌号。

他将碾碎的特殊物品撒在骨头上,扔进了院子里。瞬间,几声尖锐的狗吠划破了夜的寂静,紧接着,住宅内灯火通明,人影晃动,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狗吠惊扰。

林逸隐匿在暗处,耐心等待,密切注视着住宅内的动静。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院内的灯光在多次无果的探查后逐渐熄灭,一切重归平静。

见时机成熟,林逸迅速行动。他移动到一个隐蔽的死角,借助夜色和围墙的掩护,一个矫健的跳跃,稳稳地站在了围墙顶端。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状态,猛然一跃,双手紧紧抓住二楼的屋檐,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攀爬而上。

在二楼的走廊上,林逸如鬼魅般穿梭,脚步轻盈无声,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计算。他逐一检查着那些黑暗中的房间。

凭借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经验,他很快锁定了目标房间。

来到目标房门外,他轻轻推门,发现门紧锁着。但他并未慌乱。

他悄悄绕到房间背面,轻轻推开窗户,悄无声息地潜入屋内。整个过程无声无息,仿佛连空气都未被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