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汪璒不时表扬她:“施诗真棒!真是个爱整洁的好孩子!”

不到半天,汪璒就感觉到了与前世截然不同的氛围。孩子们似乎更加懂事了,虽然还是会吵闹,但当她严肃起来时,他们会听话。

中午,汪璒兑现承诺,带着孩子们做糖葫芦。孙嘉佳帮忙熬糖,汪璒教孩子们串山楂。

“妈妈,我的手上黏糊糊的,好难受啊!”孙施诗抱怨道。

“做美食就是要不怕弄脏手啊。”汪璒笑着说,“等会吃到自己做的糖葫芦,你就会觉得值得了。”

果然,当晶莹剔透的糖葫芦出炉时,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

“现在,我们要分给隔壁小明和小红一些,对不对?”汪璒引导着。

孙勋乐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嗯,我们说好的。”

汪璒心里欣慰。前世的孙勋乐最是吝啬,什么好东西都舍不得与人分享,后来连兄弟姐妹间都斤斤计较。

下午,汪璒带着孩子们去送糖葫芦。邻居王婶子很是惊讶:“哎哟,这么客气干什么?”

“孩子们自己做的,送来给小明小红尝尝。”汪璒笑着说。

王婶的两个孩子开心地接过糖葫芦,连声道谢。孙勋乐和孙施诗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欣赏,小脸上洋溢着自豪。

回家的路上,孙勋乐突然说:“妈妈,明天我们还可以做糖葫芦吗?我想送给小军和小芳。”

汪璒心中一动,蹲下身平视着儿子:“为什么想送给他们呢?”

“因为小军昨天给了我一个杏子,小芳帮我捡回了球。”孩子认真地说。

汪璒的眼眶湿润了。只是一点点引导,孩子就学会了感恩和回报。前世的她怎么会觉得孩子们天生自私呢?明明是做父母的没有及时教导啊。

“好,明天我们再做。”汪璒摸摸儿子的头,“勋乐真懂事,知道回报别人的好意了。”

孙勋乐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傍晚,汪璒在灶前忙碌时,孙嘉佳走进来,从后面抱住她。

“今天辛苦你了。”他在她耳边轻声说,“但我看孩子们确实有点不一样了。特别是勋乐,居然主动说要送糖葫芦给小伙伴。”

汪璒靠在他怀里,感受着这久违的温暖:“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我们怎么引导。”

“你说得对。”孙嘉佳点头,“以后咱们多花点心思在孩子教育上。不过你也别太累着自己。”

汪璒心里暖暖的。前世的孙嘉佳也是这般体贴,只是她常常因为忙碌而忽略了他的关心。这一世,她不会再犯了。

“我知道。”她转身面对丈夫,“嘉佳,咱们一定要互相支持,把孩子们教育成懂得爱、懂得负责的人。这样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他们都能互相扶持,而不是......”她突然停住,差点说漏嘴。

“而不是什么?”孙嘉佳好奇地问。

“而不是像有些人家那样,兄弟姐妹为了一点点小利益就反目成仇了。”汪璒勉强圆了过去。

孙嘉佳叹了口气:“是啊,这种的我也看得多了。放心,咱们的孩子绝不会那样。”

汪璒点点头,心里却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今天只是开始,未来的日子里,她需要持续地用智慧和耐心引导每个孩子。

夜里,当所有人都睡下后,汪璒独自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星斗。

“符媛圆,如果你能听见,”她轻声低语,“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把握,不会辜负你的恩赐。”

微风拂过,院角的老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她的誓言。

汪璒深吸一口夜晚清凉的空气,感觉重生的真实感更加清晰了。这不仅是回到过去,更是书写一个新的未来——一个孩子们懂得爱与责任,家庭充满温暖与尊重的未来。

回到屋里,她轻轻走过孩子们的房间,为每个孩子掖好被角。看着他们熟睡的小脸,她在心中默默发誓:这一世,母亲这个角色,她一定会做好。

日子如溪水般潺潺流淌,转眼间,汪璒重生回来已有一年光景。

这一年里,她小心翼翼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既不过于急躁地改变,也不放任自流。

孙勋乐已经能够独立负责喂鸡和打扫鸡舍,偶尔还会帮着照看妹妹。孙施诗学会了自己穿衣洗脸,收拾玩具,还会在妈妈忙碌时,拿着小拨浪鼓逗孙然然开心。

最让汪璒欣慰的是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虽然依旧会打闹争吵,但已经懂得分享和互相照顾了。前天孙施诗不小心摔倒了,孙勋乐第一时间跑过去扶起妹妹,还学着妈妈的样子吹吹她膝盖上的伤处。

这天下午,汪璒正在院子里晒被子,忽听门外传来熟悉的嗓音。

“璒妹子!在家吗?”

汪璒抬头,看见一个穿着蓝色涤卡上衣的中年妇女站在院门口,手里拎着个布包。是她的大嫂,孙嘉佳的哥哥孙嘉明的妻子李素芬。

“大嫂?快请进!”汪璒忙迎上去,“怎么不提前捎个信儿?嘉佳去乡里开会了,得傍晚才回来。”

李素芬摆摆手:“我就是顺路过来看看。嘉明去县里办点事,我就顺路跟着过来走走亲戚。”她打量着整洁的院落和正在玩耍的三个孩子,略显惊讶,“哟,你这儿收拾得可真利索,孩子们也乖。”

汪璒请大嫂进屋喝茶,心里却提了起来。前世这位大嫂可不是省油的灯,最爱攀比挑事。特别是后来孙嘉明做了点小生意赚了些钱,她就更瞧不起自己一家了。

“勋乐,带妹妹去院子里玩,妈妈和大伯母说说话。”汪璒吩咐道。

孙勋乐听话地拉着孙施诗出去,还细心地带上了门。

李素芬抿了口茶,眼睛扫过屋里的摆设:“听说你们买了缝纫机?还是双鸽牌的?可真舍得花钱啊。”

汪璒笑笑:“做点缝纫活补贴家用,只要肯干,很快就能回本的。”

“也是,”李素芬放下茶杯,突然压低声音,“璒妹子,我这次来,其实是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

汪璒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露声色:“大嫂请讲。”

“你看啊,我和嘉明这些年就生了小军一个孩子,总觉得他一个人太孤单。”李素芬说着,眼睛瞟向窗外正在玩泥巴的孙施诗,“我想着,你们有三个孩子,负担也重。不如......让施诗过继给我们?我们肯定把她当亲闺女疼,比跟着你们吃苦强。”

汪璒手中的茶杯差点摔在地上。她万万没想到,大嫂会提出这种要求。前世可没有这一出!是因为她重生后改变了一些事,导致命运轨迹发生了变化吗?

“大嫂,这......”汪璒稳住心神,“谢谢你们喜欢施诗,但孩子还是跟着亲生父母比较好。”

李素芬不以为然:“你看你,思想怎么这么老旧?这是过继给亲大伯的,又不是给外人。再说了,你们条件一般,孩子跟着我们还能过上好日子,将来上学、嫁人都有好处。”

汪璒的心揪紧了。前世的孙施诗因为缺乏关爱,后来确实嫁得不好,婚姻生活坎坷。如果过继给经济条件好的大伯家,或许物质上会好很多......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汪璒便立刻清醒过来。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更加重要。前世她就是太注重给孩子提供物质,忽略了情感教育,才导致孩子们长大后冷漠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