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率领着两万精锐骑兵,日夜不停地从南中赶往蜀郡。这支队伍如同一条黄色的长龙,在蜿蜒的山路上疾驰。马蹄声震耳欲聋,扬起漫天尘土。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们知道,此次任务关系着马超将军及其部众的生死存亡,更关系着蜀汉的江山社稷。
马岱骑在战马上,眉头紧锁。他时不时地抬头望向远方,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北汉军占领了广汉郡,切断了马超与蜀国的联系。如果不能及时打通这条通道,马超及其部众很可能全军覆没。
\"加快速度!\"马岱大声喊道,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士兵们闻言,纷纷催动战马,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他们的盔甲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手中的长枪如同森林般密集。
经过数日的急行军,马岱终于率领部队抵达了蜀郡。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个噩耗。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跑来,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报告:\"将军,不好了!马超将军在横马山兵败,如今下落不明!\"
马岱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你说什么?再说一遍!\"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斥候低着头,艰难地重复着这个令人心痛的消息。马岱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他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作为一军之主,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失去理智。
\"立即派人四处打探消息,一定要找到马超将军的下落!\"马岱下令道,声音虽然平静,但微微颤抖的嘴角暴露了他内心的焦虑。他抬头望向横马山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担忧。马超不仅是他的堂兄,更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挚友。如今生死未卜,让他如何不心急如焚?
在等待消息的这几天里,马岱寝食难安。他常常独自一人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的星空发呆。士兵们都能感受到将军内心的煎熬,整个军营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
终于,在第三天的清晨,马岱做出了决定。他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必须将这个消息立即报告给丞相诸葛亮。他亲自挑选了一队精锐骑兵,命令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成都。
\"务必亲手将这封信交到丞相手中,\"马岱郑重其事地将密封的信函交给领队的校尉,\"事关重大,万万不可有失。\"
校尉郑重地接过信函,将其贴身收藏。\"将军放心,属下必定不辱使命!\"说完,他率领骑兵队绝尘而去,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山路上。
马岱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长长地叹了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格外谨慎,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与此同时,在成都的丞相府内,诸葛亮正在批阅公文。虽然已是深夜,但他的书房依然灯火通明。案几上堆满了竹简和地图,一盏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映照着他疲惫但依然锐利的眼神。
这些天来,诸葛亮一直在关注着前线的战况。他时不时地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仔细研究着当前的局势。当他听到马岱派来的信使求见时,立即放下了手中的笔。
\"快请进来。\"诸葛亮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信使风尘仆仆地走进书房,单膝跪地,双手呈上马岱的书信。诸葛亮接过信函,迅速拆开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马超兵败横马山...\"诸葛亮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他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陷入了深思。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对,\"他自言自语道,\"如果马超被擒或已死,北汉军必定会大张旗鼓地宣扬,并趁机进攻蜀中。但现在前线一片平静,这说明...\"
诸葛亮快步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横马山一带移动,最终停在了石国的位置。\"最大的可能是,马超已经率领残部突围,逃往了石国的韩存城。\"
这个推断让诸葛亮稍微松了一口气。他深知马超的勇猛和机智,在绝境中突围并非不可能。而且石国与蜀汉一直保持着贸易往来,两国关系还算友好。
\"来人,\"诸葛亮唤来侍从,\"立即请费祎大人过来。\"
不久后,费祎匆匆赶到丞相府。他显然是从睡梦中被叫醒的,衣冠略显不整,但眼神却十分清明。\"丞相深夜召见,不知有何要事?\"费祎行礼后问道。
诸葛亮将马岱的信件递给费祎,同时将自己的推断说了出来。费祎仔细阅读信件,脸色逐渐凝重。
\"如果马超将军真的逃往了石国,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费祎说道,\"北汉军很可能已经在边境布下天罗地网,等待马将军自投罗网。\"
诸葛亮点头表示同意:\"正是如此。所以我想要派你出使石国,面见国王屈出汗。我们可以以丝绸之路的贸易为条件,请求石国出兵接应马超父子。\"
诸葛亮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卷绢帛,开始书写国书。他的笔迹苍劲有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写完后,他盖上丞相印玺,将国书郑重地交给费祎。
\"此次出使关系重大,\"诸葛亮神情严肃地说,\"石国虽然与我国交好,但在当前形势下,他们很可能不愿得罪北汉。你必须设法说服屈出汗国王,强调两国长期的贸易利益。丝绸和茶叶贸易对石国至关重要,这是我们的谈判筹码。\"
费祎双手接过国书,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责任。\"丞相放心,属下必定竭尽全力,说服石国出兵接应马将军。\"
诸葛亮又详细交代了一些出使的细节,包括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其应对之策。他特别强调要密切关注北汉军的动向,避免在途中遭遇敌军。
\"你明日一早就出发,\"诸葛亮最后说道,\"我会派一队精锐护卫随行。记住,速度要快,但也要确保安全。\"
费祎躬身领命:\"属下明白。这就回去准备行装,明日拂晓出发。\"
离开丞相府后,费祎立即回到自己的府邸。他命仆人准备行装,自己则开始研究通往石国的最佳路线。烛光下,他仔细查看地图,标注出可能遇到关卡和检查站的地方。
这一夜,费祎几乎无眠。他反复推敲着见到石国国王时要说的话,思考着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作为蜀汉的能臣,他深知此次使命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马超父子的安危,更关系到蜀汉在北线的战略布局。
天刚蒙蒙亮,费祎就已经整装待发。一队五十人的精锐护卫已经在校场集合,他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好手,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熟悉西北地形。
诸葛亮亲自来到校场为费祎送行。丞相今日特意穿上了朝服,显得格外庄重。\"一切就托付给你了,\"诸葛亮握着费祎的手说,\"务必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费祎郑重地点点头:\"丞相保重,属下必定不辱使命。\"说完,他翻身上马,率领使团向着西北方向出发。
清晨的成都街道还很安静,只有零星几个早起的商贩开始摆摊。费祎一行人马不停蹄地穿过街道,很快就被出了城门。
一路向西,地势逐渐升高。费祎不时回头望望渐行渐远的成都城,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他知道,此时此刻,马超及其残部可能正在某处山野中艰难前行,而自己此行或许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使团沿着官道疾驰,马蹄声在清晨的宁静中格外清晰。费祎神情专注,时不时地查看地图和方位。护卫们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正午时分,使团在一处小溪边稍作休息。费祎借着这个机会再次研究地图,与向导讨论接下来的路线。
\"从这边走虽然要多绕一些路,但可以避开北汉军的几个哨所,\"向导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小路说,\"应该能节省时间。\"
费祎沉吟片刻,点头同意:\"就按你说的路线走。安全最重要,我们不能有任何闪失。\"
简单的休整后,使团再次上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林间小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费祎骑在马上,思绪万千。他想起了与马超共事的那些日子,想起了这位名将的英姿飒爽。如今马超生死未卜,让他不禁感到一阵心酸。
\"加快速度!\"费祎甩了甩头,驱散这些消极情绪,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他扬起马鞭,率先向前冲去。
夜幕降临时,使团已经远离成都,进入了一片陌生的地域。费祎命令队伍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扎营休息。护卫们轮流守夜,其他人则抓紧时间休息,为明天的行程储备体力。
费祎坐在营火旁,再次拿出诸葛亮交给他的国书。借着跳动的火光,他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思考着见到石国国王时该如何开口。他知道,外交辞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对方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大人,您也休息吧,\"护卫长走过来劝道,\"明天还要赶路呢。\"
费祎点点头,收起国书:\"是啊,明天还要继续赶路。希望我们能够及时赶到。\"
躺在简陋的营帐里,费祎久久不能入睡。他想着马超现在的处境,想着蜀汉面临的局势,想着此次出使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这些思绪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他的心情越发沉重。
然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外交使节,费祎深知此时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放松下来。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必须完成这个使命,这不仅是为了马超父子,更是为了蜀汉的江山社稷。
夜深了,山谷中只剩下虫鸣和守夜士兵轻微的脚步声。费祎终于进入浅眠,在梦中,他似乎看到了马超率领残部在荒野中艰难前行的身影...
第二天天刚亮,费祎就唤醒使团成员,继续踏上征程。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每个人都充满决心,因为他们知道,每前进一分,距离希望就更近一分。
使团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渐渐消失在晨雾之中。他们背负着重任,向着石国的方向疾驰而去,带着蜀汉丞相的嘱托,带着救援马超父子的希望,也带着维护两国贸易关系的使命。
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费祎和他的使团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