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站的大熔炉吐着橙红的火舌时,老张头的三轮车正“吱呀”碾过满地碎铁。
他掀开油腻的围裙,把那串十七把的旧钥匙“哗啦”倒进废铁筐,钥匙撞在锈迹斑斑的铁皮上,发出细碎的响。
“老张头今儿捡着好铜了?”熔炼工老周抄起铁叉翻捡,被其中一把钥匙的光泽晃了眼——那铜质比普通废铁亮着三分,柄部弧度像被岁月磨出的弧月,边缘还带着细密的包浆。
他用拇指蹭了蹭,突然咧嘴笑:“得嘞,省得我再打磨浇口模子。”
模具车间的灯在暮色里亮起时,老周把那把铜钥匙卡在新制模具的凹槽里。
金属溶液顺着钥匙柄的弧度流淌,在模具里咕嘟作响。
他抽着烟看表,没注意到钥匙在高温下渐渐软化,原本生硬的棱角被熔成了更圆润的曲线——那是二十年前沈星河蹲在煤棚下,用布巾反复摩挲工具把时,掌心留下的温度。
次日清晨,沈星河拎着竹篮往豆腐摊走。
巷口的梧桐叶筛下碎金,他听见“咔嗒”一声轻响,抬眼正见豆腐摊主老陈用挂锁扣上装豆浆的木桶。
那锁头有些特别:三个黄铜卡扣呈三角排列,钥匙没插在锁孔里,倒用红绳系在锁身的铜环上,木牌写着“用完挂回”。
“老陈,这锁头新式样啊。”他凑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锁身。
卡扣的咬合处带着极浅的螺旋纹,和他二十年前设计的防汛闸阀检修锁如出一辙。
老陈舀了勺豆浆装进塑料袋,笑道:“东巷职校那帮娃捣鼓的‘共享工具柜2.0’,说啥要让钥匙‘不用找’。昨儿还来我这儿问,说卖豆腐的总用锁,有啥麻烦没。”他把装着热豆浆的塑料袋塞进沈星河篮里,“你说巧不巧,我跟他们提你去年修我家漏雨灶台时说的话——‘锁是防人的,可好锁该让人愿意护着’,那帮娃眼睛当时就亮了。”
沈星河接过豆浆,指腹摩挲着竹篮边缘。
二十年前他蹲在社区工具间前,用凿子抠通风槽时,也是这样的晨光。
他没接话,只朝老陈点点头,转身往家走。
风掀起他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露出口袋里半卷的《金工实习手册》——那是他翻出箱底的旧物,扉页的字迹被岁月浸得发浅,却还能辨认出“手感比尺寸重要”几个字。
林夏推开职校图书馆木门时,檐角的铜铃正被风撞响。
她是来还《古建筑榫卯结构图解》的,指尖刚碰到借书台,一张草图“刷”地从书里滑出来。
纸页边缘沾着咖啡渍,中间画着套锁芯结构图,标注着“以钥匙柄弧度为基准,推导人体工学手柄比例”。
她蹲下身捡起草图,忽然想起三天前在“无名者角”擦玻璃柜时,那个瘦高少年抱着笔记本跑过的身影。
当时他发梢沾着晨露,嘴里念叨“得找沈师傅借把钢锯”,而此刻草图上的字迹,和他借阅登记本上的名字“周明远”笔锋如出一辙。
“林老师看啥呢?”图书管理员王姐探过头,“这两天总见职校的学生来翻老书,说是要参加啥社区应急创新赛。昨儿有个娃还问我,九八年社区防汛的老资料在哪儿——”
林夏把草图轻轻夹回书里,指腹抚过“榫卯”二字。
九八年的雨夜突然浮现在眼前:沈星河蹲在漏雨的煤棚下,用锉刀修扳手把,雨水顺着油毡纸滴在他后颈,他却笑着说:“手要稳,不是劲大。”那时她举着伞站在旁边,伞骨被风刮得乱颤,可他的声音比雨声还清晰。
“王姐,”她突然开口,“把这本书放在显眼位置吧。”
沈建国蹲在防汛物资仓库时,孙子小宇正扒着他的背看旧工具箱。
那箱子锈得厉害,箱角却刻着模糊的“73”——是沈星河当年设计的第七版防潮通风槽编号。
小宇踮脚戳了戳箱盖上的凹痕:“爷爷,这箱子能修不?”
“修它干啥?”沈建国用抹布擦着箱底,露出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的旧扳手、改锥,“现在的娃用的都是电动工具,谁还稀罕这种笨东西。”可他指尖抚过通风槽时,想起1998年夏天,儿子蹲在煤棚前教他递瓦刀:“修东西不难,难的是让用的人愿意护着它。”
小宇突然指着箱底:“爷爷你看!”一道半指宽的浅槽藏在阴影里,和社区新工具柜底部的划痕一模一样。
沈建国的手顿了顿,把工具箱轻轻推回角落。
窗外传来职校方向的喧哗,他听见几个少年的声音:“走啊,去实训室看锁芯模型!”
深夜的职校实训室亮着暖黄的灯。
周明远趴在操作台上,用砂纸反复打磨刚成型的锁芯模型。
模具里倒出来的锁芯握持区有道微凸的纹路,像被谁的掌心反复摩挲过,触感比他画的设计图更柔和。
他对着台灯比对原始钥匙的轮廓,发现那道纹路的弧度,竟和拾荒老人送来的废钥匙柄完全吻合。
“咔嗒。”
实训室的门轻响。
周明远抬头,只看见门缝里塞着本泛黄的书——《金工实习手册》。
他捡起书,扉页的字迹让他心跳加快:“做得慢不要紧,要紧的是记住手感。沈星河,1998年9月。”
他翻到内页,笔记里夹着张褪色的照片:穿蓝布衫的少年蹲在煤棚前,手里握着把钢锯,背后的墙上歪歪扭扭写着“防汛物资专用”。
照片边缘有行小字:“第一次独立焊接,漏了三个砂眼,师傅说‘记住烫到手的位置,下次就知道手该放哪儿’。”
周明远摸着锁芯上的纹路,突然笑了。
他把手册轻轻放在讲台上,摸出铅笔在首页添了一行字:“原来有些感觉,是能传下来的。”
晨雾漫进实训室时,张老师抱着一摞文件推门进来。
她扫见讲台上的手册,翻到扉页时愣了愣,随即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贴着张便签,是周明远的字迹:“老师,我们的‘可降解生物锁芯’模型成型了,握持区的纹路……可能有历史依据。”
张老师看了眼墙上的日历,9月18日。
社区应急创新赛初选结果公布日期,就在三天后。
她望着窗外逐渐亮起的天光,把便签小心揭下,夹进了参赛资料夹最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