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胡大贵、雷声远等人满面春风地走出大帅府,堂内气氛略显凝重。
傅昊负手而立,目光深邃,似在思忖着下一步的布局。
这时,参谋长洪兴踏前一步,神色略带忧虑,低声进言道:
“大帅,您如此破格提拔清军降将,固然能广纳贤才,震慑四方,但属下担心,此举或会引起我革命军内部老将们的不满。”
“尤其是杨文治师长,他为我军立下赫赫战功,不仅斩杀陕甘总督熙麟、都统恩麟,更是在多次关键战役中身先士卒,屡建奇功,为弟兄们所敬仰。”
“如今降将骤然居高位,恐怕杨师长心中难以平衡,会有怨言啊!”
洪兴顿了顿,见傅昊默然不语,又继续道:“军中讲究资历与功勋,老将们浴血拼杀多年,才挣得今日地位。”
“若降将轻易跃居其上,难免让人心寒,动摇军心。”
傅昊听罢,眉头微蹙,旋即舒展开来,他缓缓踱步,沉声道:“洪参谋长所虑,不无道理。杨文治将军之忠勇与功绩,我傅昊铭记于心,岂敢忘怀?革命军能有今日,全赖诸位老将舍命奋战,这份情谊,重于泰山。”
他转身望向洪兴,目光坚定而睿智:“然而,时局不同,战事紧迫,人才难得。如今四面皆敌,我们既要安抚老将之心,更要广开才路,不拘一格用人才。胡大贵、雷声远之辈,虽为降将,但能弃暗投明,为我所用,这本身就是一大功劳。且他们带来的兵将、情报,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效应,对大局至关重要。”
傅昊声音沉稳,带着安抚与激励:“至于杨文治师长,他的功勋,自当重赏。等张川战役结束后,我便召他前来,一来叙旧情,二来许以重任,让他统带东征先锋,全权负责陕西方面军务。功劳簿上,他的名字必将列于首位!”
洪兴闻言,神色稍缓,恭敬道:“大帅思虑周全,属下佩服。只是安抚与激励需双管齐下,防止军中生隙,影响团结。”
傅昊微微颔首:“你说得对。你即刻传令下去,全军通报杨文治师长的功绩,大加褒奖,并暗中通告全军师长以上的将领,此次提拔降将,是为了更大战略目标,待大局已定,所有功臣,必不埋没。同时,召开将领会议,让老将与新将同席议事,化解隔阂,共谋大业。”
洪兴应声而去,傅昊立于堂前,目光远眺,心中暗道:治军如弈棋,既要惜才用才,也要平衡各方。
革命大业,非一人之功,需众志成城。老将的忠勇,新将的归心,皆不可失。
唯有恩威并施,刚柔相济,方能成千秋伟业。
................................................................................................................................
此时秦州张家川一带的清军全部缩在龙山一带。
清将甘肃提督陶茂林立于阵前,望着远处杨文治第六师的军阵,不禁暗自赞叹:“好个陕回悍将杨文治!看其阵列严整如铁,士气昂扬如虎,较之李德仓那乌合之众,简直是云泥之别!难怪陈扶昊总能屡战屡胜,此等军容,岂是寻常流寇和长毛,捻子可比?”
他捻须沉吟,眉间却浮起忧虑:“若不能速破此敌,我军粮草将尽,恐生变故啊……”
正思忖间,一骑斥候飞驰而至,马蹄溅起黄土如烟。
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如洪钟:“报——杨文治遣使前来,言欲与我军阵前斗将,以决胜负!”
陶茂林闻言,瞳孔微缩,眉峰如刀锋般蹙起。
他身后诸将亦是一片哗然。
副将简直河州镇总兵曹克中怒喝:“荒唐!两军对垒,岂以匹夫之勇定胜负?杨文治这是欺我军无人!”
可也有参将低声嘀咕:“可……若不应战,岂不示弱于敌?军心一堕,后患无穷。”
陶茂林沉默良久,目光如炬,投向远处那面高高飘扬的“杨”字大旗。
旗影之下,一员黑袍将军立马横枪,身形如松,气宇如虹,正是陕回第一悍将——杨文治。
他身后第六师军阵肃然,刀枪如林,战鼓沉沉,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静候猎物。
“斗将……”陶茂林喃喃,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自古兵家大忌,然今敌势强盛,我军粮竭,若久拖不决,必为所困。杨文治此举,是想以最小代价,夺我士气,乱我军心……可他偏偏选了最豪迈、也最危险的方式——以武定胜负。”
他缓缓抬头,目光扫过帐下诸将:“谁敢出战?”
帐中一时寂静。
斗将非同小可,胜者扬名千古,败者身死当场,更可能动摇全军士气。
杨文治之名,早已在西北传为“马上战神”,枪出如龙,百人莫敌。
就在此时,一名年轻将领越众而出,抱拳朗声道:“末将游击金占元,愿往!”
陶茂林凝视此人,乃甘肃提督标营中游击将军,年方二十有五,膂力过人,曾以一杆铁矛挑翻三名叛匪头目。
虽无大战之名,却有血性之勇。
“你可知对手是谁?”陶茂林沉声问。
“陕回第一悍将,杨文治。”
金占元目光坚定,“但末将亦知,我乃大清将士,岂可畏战怯阵?纵死,也要让敌知我甘军之骨!”
陶茂林眼中闪过一丝激赏,重重拍其肩:“好!若你能撑三合不败,我记你首功!若胜……我亲奏朝廷,为你请封副将!”
“喏!”
号角声起,两军阵前让出一片空地,黄沙铺地,寒风卷旗。
杨文治单枪匹马而出,银甲耀日,长枪斜指,声如雷霆:“杨文治在此!谁来与我一战!”
金占元策马提矛,疾驰而出,怒吼回应:“河南金占元,会你!”
两骑如电,瞬间相撞!
枪矛交击,火星四溅,第一合,金占元以巧劲格开杨文治雷霆一击,勉强稳住阵脚。
第二合,杨文治枪法突变,如毒蛇吐信,直取咽喉,金占元侧身避过,矛尖划破肩甲,鲜血渗出。
第三合,杨文治大喝一声,枪若游龙,横扫千军,金占元战马受惊,人仰马翻,长矛脱手!
杨文治枪尖停于其喉前三寸,冷声道:“勇者不杀。回去告诉陶茂林,明日午时,若不投降,我第六师踏平龙山!”
金占元面如死灰,被亲兵扶回阵中。
陶茂林闭目良久,终是长叹一声:“杨文治……真虎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