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康熙三十四年,又是三年一度的选秀,宫中比往日更添了几分热闹,只因此次大选要为三位阿哥择选福晋。
这三位阿哥,一位是由太后亲自抚养的五阿哥;一位是端妃抚养、戴佳嫔所出的七阿哥;还有一位,则是惠妃抚养、觉禅嫔所出的八阿哥。
永和宫内,董佳佳正与戴佳氏等三人商议着,要为胤佑挑选人事格格侍奉。
“姐姐,”戴佳氏忆起方才传唤上来的人选,眉宇间带着几分满意,开口道,“我瞧着那安氏、纳喇氏、李氏都甚好,不仅容貌出众,瞧着身子骨也是宜子宜孙的模样。”
董佳佳听了这话,只觉额角青筋直跳,暗自无奈。
此次为胤佑选格格,起初由内务府操办,可背后早有董佳、戴佳、兆佳三族在暗中运作,头一轮送来的名单里便塞了不少沾亲带故的关系户。好在她及时察觉,当即跟族里表明态度,别的阿哥身边容得下族里安插人手,唯独胤佑这里不行。她绝不想胤佑因顾忌自己感受,便放任董佳一族的人在他身边作威作福。
不止如此,董佳佳还特意与戴佳氏、兆佳氏及胤佑郑重说清,她绝不允许胤佑因她们这些额娘的母族之人,搅得日后后宅不宁,更不愿届时要她们来断家务事。
有她这般以身作则的态度在前,戴佳氏与兆佳氏见她决心已定,也各自传话给族里,让他们打消在胤佑身边安插人手、借此加固与皇室姻亲关系的念头。
如此一来,这场选看才得以顺顺当当进行下去。胤佑自然明白,董佳佳是真心为他打算,不愿他来日后宅鸡犬不宁,更不愿他将来为了处置额娘们的母族之人,落得个左右为难的境地。这份体谅让他心里暖意融融,感念不已,便常让嬷嬷将哈哈珠子从宫外搜罗来的新奇玩意儿送到永和宫。
这些物件惹得戴佳氏等人眉开眼笑,连董佳佳看了,也不由得觉得心头熨帖,颇为受用。
至于为何格兰珠身后阿明阿一族没有插手,实在是因这一族根基薄弱,压根挑不出合适的人选。
是以这次正式的选看格格,都是经过董佳佳层层把关,一一细查,才挑选出来的,但凡与胤佑血缘关系较近,都筛掉了。当然,被排除的名单里,还有不少是太子党与大阿哥党安插进来的,毕竟胤佑这个绝无继位可能的弟弟,在他们眼中,实在是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对于戴佳氏刚提及的那几人,董佳佳心里其实并不满意。只因福晋尚未进门,她素来不喜欢选太过出挑的格格侍奉胤佑,免得日后让正妻难做。
当然,她不会这般直接驳斥,只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妹妹,你还是想浅了。胤佑如今正当少年,选个稳重些、不惹眼的便好。若是选得太出众,反倒容易勾着他坏了身子。方才你说的那几位,说句不中听的,一望过去,一言一行明晃晃透着几分阿谀奉承的心思,瞧着就不是安分守己的性子。我还盼着胤佑日后能夫妻和睦呢。”
戴佳氏听了,脸上也露出几分犹豫:“姐姐说的是这个理,只是我总怕选得不好,委屈了胤佑。”
兆佳氏在一旁适时开口劝慰:“这有什么可委屈的?我倒觉得姐姐说得在理。眼下选的不过是大婚前通人事的格格罢了,日后有的是机会再赐人。妹妹可别忘了,毓庆宫那位,还有三福晋、四福晋,她们的处境可算不上好,还得顾忌着那些早早就伺候阿哥的格格们?偏那些格格们十分得宠,前些日子我们不还瞧了不少笑话么。”
格兰珠也忙跟着附和:“是啊,妹妹也别太忧心了,不管怎么说,姐姐都不会亏待胤佑的。”
戴佳氏听了,脸上顿时露出几分惶恐,连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
董佳佳见状,无奈地扶了扶额,不想让她们再这么争下去,便开口打圆场:“好了好了,咱们在这儿为胤佑费神,倒不如问问他自己的意思。他若是就想要个出挑的,便随他去,只要是他真心喜欢的就好。”
董佳佳说着,便挥了挥手,唤来白霜,让她派人去乾五所问问胤佑,对选格格这事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不多时,前去问话的人便回来了。据底下人禀报,胤佑倒是通透,明白董佳佳的一片良苦用心,只说让她们挑些过得去的便好。
于是四人各自选定了一人,容貌秀丽且性格稳重文静的陈氏;身姿绰约、容貌虽平平,笑起来却格外讨喜的吴氏;略通琴棋书画,气质淡雅、透着几分书卷气的刘氏;
还有戴佳氏特意挑中的伊拉里氏,这位身姿婀娜,性子大方爽朗,容貌在方才传唤的人里不算惹眼,在她们选定的四人中却稍显出众。尤其她那双仿佛会说话的眼睛,无形中添了几分灵动魅惑的气质,但凡与她对视,便极易被那眼波勾住心神。
人事格格就此定下。待这四人学完规矩,过些时日,便会被送到乾西所胤佑的住处,侍奉左右。
此事刚尘埃落定,三年一度的大选便接踵而至。各地秀女已陆续抵京,初选前些日也已结束,董佳佳此前便得到了康熙的旨意,可参与复选。一同前往的还有惠妃,有她们二人在,位分较低的戴佳氏与觉禅氏便没资格参与了。
二月十五这日,是满八旗秀女复选的首日。董佳佳与惠妃也只参与这三日的满八旗复选,按照康熙的意思,阿哥们选福晋,一般是从满洲旗中择取,若无意外,不大可能是其他旗籍的秀女。
瞧着底下那些青春靓丽的世家格格,坐在太后和康熙下首的董佳佳与身旁的惠妃目光扫过,见着颇为合心意的格格,便低声闲聊了几句。
“惠妃姐姐,这已是第十拨人了,姐姐心中可有合意的人选?”董佳佳压着声儿问道。
惠妃侧过身,目光带着几分深意望向她,缓缓应道:“勉强有两三个入了眼,妹妹呢?”
“我瞧着,第三拨里的辉发那拉氏、哈达那位氏,第五拨里的西林觉罗氏、舒舒觉罗氏,还有第八拨里的舒穆禄氏、巴雅拉氏,倒都还算可圈可点。”董佳佳一五一十数着几个家世出众、让她印象颇深的格格。只是另还有五六位,虽说家世更显赫些,眉宇间却带着一股子倨傲,瞧着便是气性大的,她心里头并不中意,也就没提。
“都是些出众的格格,看来妹妹这是挑得眼花缭乱了。”惠妃唇边漾开一抹笑意。
“那方才妹妹提的这几位,可有入了姐姐眼的?”董佳佳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问道。
惠妃微一点头,语气听似随意,眼底却藏着几分思量:“哈达那位氏与舒舒觉罗氏,倒也算合我心意。瞧着样貌,与胤禩很是相配。”
“那两位确是不错,看来姐姐得好好斟酌了。”董佳佳语气淡淡,听不出太多波澜。惠妃既看上了这两人,她便不争了,左右还有几位不错的格格,少了这两位也不算什么。
董佳佳这般退让,是有两层原因。一来,她曾看过的小说里,关于胤佑福晋的记载少得可怜,实在不清楚史上胤佑的福晋究竟是谁。但她却记得,那被不少小说写成妒妇的八福晋郭络罗氏,而这人就在今日第二拨秀女中,也早已被她排除在外。
二来,惠妃看中的那两位格格,家世在她提及的几人中最为显赫。
一位是正红旗副都统的嫡女哈达那拉氏:生父位高权重,生母虽只是爵位较低的县君,但哈达那拉一族向来低调,常与宗室联姻,根基深厚,颇受康熙重视。
另一位舒舒觉罗氏则更不一般,生母也是有爵宗室女,比哈达那拉氏之母爵位稍高,为郡君;生父是世袭二等侯爵,虽资质平平,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不过是坐享祖宗基业,但名头终究响亮,家族根基也同样深厚,算得上出身高贵。
她心里本就不倾向给胤佑选家世太过出众的福晋,这般人家的格格底气太足,难保不会打心底里瞧不上身有残疾的胤佑。毕竟,胤佑的缺憾是明摆着的,她断不能选个轻视他的人来,那样只会害了他们二人。所以把这两人让给惠妃,倒也没什么遗憾。
“可不是,是该好好挑挑了。”惠妃应着,目光状似不经意地扫过上首的皇上与太后,尾音里藏着几分耐人寻味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