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眼前淡黄色的纸锅散发出轻微的果酸香味,伴随着火苗莹莹的蜡烛,摆放在众人的面前。

而纸锅里的沼泽蜣螂、大鼠肉、大龟肉、鸡肉、鱼蛋还有土豆粉,包裹在浓稠的酱汤里,散发着诱人的味道。

众人看着眼前冒着热气的锅子,心中闪过一万个卧槽。

有好奇的人尝试着戳一戳纸锅的边缘,发现并没有软塌漏出的迹象。

也有人尝试着触摸纸锅外壁,外壁温热,并不显得湿润,也没有被烫到。

这是怎么做到的?

很快,有眼尖的人发现了纸锅内部的锡纸!

纸锅烧水,因为水能吸热,所以纸锅不会被点燃。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物理原理。

而纸锅内部的锡纸,一方面促进导热,可以让纸锅当中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

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容器的作用,让这些浓稠的酱汁不至于把纸锅泡烂!

但即使是这样,这纸张中的气味,也有一部分渗透进食物当中,产生了极有意思的风味。

孙老师皱着眉头纳闷道:

“刘笔先生……这纸,会不会含有一些不好的胶水之类的?”

刘笔一听,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便道:

“这是用缓冲区异种,子弹柠檬的外皮,还有姜树枝的纤维做成的纸壳。众所周知,纸壳需要粘连、再压实制作。”

“而粘连、压实这个纸壳用的胶,就是用大家刚刚吃过的雷瓜,它的果皮提炼出来的胶质!这是纯天然且无毒的胶质!”

刘笔站在台上,拿起一片纸,撕成小块,在众目睽睽之下放进嘴里,咀嚼之后就吞了下去!

众人惊呼声中,刘笔只感觉嘴里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味,还有几分青草香味。

果胶的提炼太粗,有点甜味也是没有办法的。

刘笔继续说道:

“古法造纸技术,现在九区应该很少见了!但在墙外的异种身上,我们找到了复刻的可能!”

“雷瓜全身都是好东西!我们有员工发现了,它的瓜皮坚韧、耐磨且富有弹性,甚至可以做成鞋底!这是真正的,可以吃的鞋底!”

古法造纸技术!

而且是这么多的纸!

以前人们不是没有尝试过恢复造纸技术,但无一例外,因为材料的缺乏而失败。

在人类把目光瞄向异种的今天,这个问题,才终于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答案!

有胆大的大众评审,已经直接学着刘笔,把纸锅扯下来一块,放进自己的嘴里嚼吧起来!

“哈哈哈,原来这就是木质纤维!原来这就是纸的味道!”

“好像纯草本的口香糖!带着一股柠檬的香气,还有草木的味道……好神奇!”

五位专家评审倒是没有被带歪,他们还是明白,这纸锅炖的主角,是炖菜,不是纸锅。

和熏烤炸拼盘一样的高度融合。

每一样都是缓冲区带来的礼物。

或许刘笔一开始,确实想要做一盘烤鱼,加上豆芽和各种配菜,加上咸鲜的香料,在锅中美美炖熟后供人食用。

但是戴俊威和钱聪一人拿走了一样最重要的主菜。

一个是鱼,一个是猪肉。

那就逼迫着刘笔寻找着更多样的硬菜,将纸锅炖硬生生地做成了如万花筒一般的什锦烧!

刚刚的喷气草芯在嘴里还剩下一丝甜味,现在煎烤好再炖的沼泽蜣螂就已经放入口中。

相当紧实的肉质,好像在吃非常新鲜的大虾。

破除牙齿间的阻力,鲜味和咸味很快就能贯穿整个喉咙。

纤维丝丝分明的大鼠肉,没有脂肪的软腻感觉,有的只是优质蛋白的召唤。

在和鸡肉同锅熬煮的情况下,完全不落下风。

大龟肉则是充满韧性,带着与众不同的野性味道。

气味上更偏向水产的鲜甜和微腥,但肉质的坚韧分明,却只有陆生异种能够达到。

这就是龟类生物的特点——

虽然它已经过多次迭代,但是锅中诉说的口感,才是最真实的基因表达!

而柔嫩的鱼蛋,则是另外的美食。

鱼蛋吸饱了柠檬汁、朝菌、酱油、豆豉、盐、雷瓜、复眼浮萍等菜品的滋味。

加上自身那犹如烤到脆弹的鸡蛋黄一般的香味。

和鱼籽特有的齿尖的厚实感。

带来连黄老这位老饕,都闻所未闻,尝所未尝的体验!

更绝的还不是单吃,而是把这些炖煮的食物,放在杂粮饭之上。

让那滴滴点点的汤汁,从杂粮饭的缝隙中浸入,一直浸透到碗底去。

这时候,再把杂粮饭拿来吃,大口食用,就能感受到超过猪油拌饭的香味。

普通的杂粮饭是特色的缓冲区主食。

而加了纸锅炖酱汁和配菜的杂粮拌饭,本身也能成为一道好菜!

但最绝的,也不是这杂粮拌饭,而是在纸锅炖中,丝毫不逊色的各种配菜。

煮熟后变得柔软多汁的雷瓜,脆生生的姜片,鲜美的豆芽和爽脆的复眼浮萍。

雪落菌、烧葱……

大蒜、姜树果……

虽然姜和土豆很像,蒜和姜树果很像。但这都丝毫不能抑制吃饭时候的欢喜。

有人甚至拿了上一道拼盘中的苹果糊来搭配。

却意外发现,没有丝毫的违和!

刘笔看在眼里,只是心中暗暗得意。

这些都是荒野饭店身经百战的组合,怎么可能会有搭不上的情况?

在众人的期待中,第三道大菜出场,却是清新的咸鱼豆腐煲!

豆腐之下是鲜味的配菜,豆腐之上是带着咸味的咸鱼。

在风化和发酵的作用下,寄生鱼肉中的蛋白质逐渐溶解,变成了人们可以尝出的氨基酸的鲜味。

而这咸鱼看似主菜,实则配菜。

咸鱼下的豆腐,则看似配菜,实则主菜。

两者相互渗透,就像是一对缠绵的夫妻,互相吸纳着对方的味道。

最后豆腐的得到了咸味和鲜美,而咸鱼褪去了浓重的味道,完全融入了整锅煲的节奏调和之中。

就好像是一笔过渡,一笔留白。

口味从浓重和热烈,渐渐转向清芳淡雅。

这种淡雅,在汤点上,来到了极致。

“最后一汤,鲜蔬菌菇汤!”

和钱聪类似的手法,也是用蔬菜切碎,加上淀粉勾芡。

只是刘笔这汤相比于钱聪,没有雕花的豆腐,却有深浅两色!

“这汤中两色构成的图案,莫不是……”孙老师的手,微微颤抖。

“是的,就是太极图案。”

刘笔回答道。

汤中自有太极乾坤!

太极阴鱼面的绿汤,是用的深色的复眼浮萍。

太极阳鱼面的白汤,用的则是蛋清、雪落菌和飞蚕肉勾出的羹汤!

搅拌在一起,蔬菜带来的清新口感和雪落菌的爽滑自不必提。

最令人惊喜的,却是这口感如同螺肉一样的飞蚕肉!

刘笔从前吃到过一道好汤,名曰苦螺羹。

在缓冲区物产丰富之后,偶尔也在寻找能够做出类似味道的替代品。

终于有一天,乳白色的飞蚕肉做到了。

清香,鲜甜,明明是柔软的,入口即溶的汤点,却又在其中散入颗粒,平添嚼劲!

“太完美了……”

黄老摇着头。

这几样菜气势勾连,口味上也是无可挑剔。

看似大开大合不拘小节。

实际上无微不至制作精良。

只是意境……刘笔要诉说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众人吃着吃着,竟沉默下来,等待着刘笔的发言。

就好像在等待着一个完美电影的结尾。

“这个套餐的主题,我认为是……万里河山。”

“菜盘上建筑着我们的天下,汤品里流动着,是天地的乾坤。”

“从豆芽到雷瓜,从鸡肉到龟肉,从蜣螂到飞蚕,从盐笋到犬兽……”

“天穹、地下城、盐湖、红山、死区、沼泽、稀树草原……到处都有我们的记忆。这些记忆不只是味觉,而我揭开的,也只能是味觉罢了。”

“我们向往的不是这些菜品。”刘笔说道,“我们要的……是墙外面的那些万里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