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三年,十月初九。

北地寒风呼啸,卷起黄沙,视线不能及远。

天空乌云罩顶,昏昏沉沉,有着一种压抑感。

府谷大边(外长城)一线,每隔半个时辰便有人登上墩台远眺,希望看到熟悉的身影出现。

先前出塞的队伍,比原预计返回的时间,已经晚了四五天时间,这不免让人担忧。

当下在墩台驻守的人,并非守边的明军,而是义军盟的义军士兵。

在控制清水堡等三大边堡后,义军盟便派遣将士驻守各处墩台,以防草原人犯边。

守边卫国,人人有责!

这守土可不单单是明军的事情,关内每一个人都有守土之责。

义军虽然是造大明的反,但外敌却是关内百姓共同的敌人。

因此,他们赶走或收降了原本驻守边堡的明军,自然也就要承担守边之事。

墩台上,一名年轻的义军士兵,用手挡着吹向眼睛的风沙,眯起视线朝北面张望。

就在他准备收回视线走下墩台之时,忽见北面风沙之中,隐隐现出了几骑。

当即,他站在墩台边缘仔细眺望,想要看清楚具体情况。

而当那几骑逐渐逼近,背后插着的旌旗也愈发清晰可辨。

当彻底看清旌旗上的标志后,这名年轻士兵立即通过墩台的上下窗口,对着墩堡内大喊了几声。

墩堡内的人,立即顺着梯子爬上墩台,向着北方眺望。

大边外的几骑来到墩堡下,通报了身份,利用吊篮校验了信物,并告知出塞的队伍即将抵关。

而果然没过多久,大队的人马开始出现从风沙中显现出来,驱赶着大量的牛羊马匹,缓缓地向长城而来。

城关被打开,牛羊马匹被连绵不断的赶入关内。

义军士兵们脸上满是欢喜之色,纷纷上前帮忙驱赶牲畜。

这么多牲畜被带回,今晚义军上下都能吃上肉食了。

上万的牛羊马匹入关墙,那可是整整用了一个多时辰,又用了半天时间,才将这些牲畜安置妥当。

然后各部杀牛宰羊,犒劳将士,整片营地充满了欢声笑语。

嬴庆回到秦义军营地,已经是傍晚时分,种光道等人在辕门外相迎。

众人进入大帐,江瑶领着几人端来热水,好让嬴庆等人清洗一番身上的沙尘。

嬴庆一边清洗着手脸,一边向种光道等人询问:“这段时间,孤山堡和府谷那边可有什么情况?”

闻言,种光道率先开口:“洪承畴与杜文焕进驻孤山堡后,并未有大的动作,只沿着孤山川一线建了几座军寨,当时为了防止饥民难民进入府谷,减少义军盟的兵力来源!”

“其他各镇的明军,可以什么动作?”嬴庆再问。

种光道再度回道:“根据横营哨探的情报,固原、宁夏两镇明军,都有三千左右的兵马调动,早有风声传出是来府谷围剿我们的,似乎是粮饷原因停留在盐池、定边一带!”

在之前义军盟安排三大边堡驻防时,为了不浪费哨探、斥候的力量,秦义军、闯营、横营各自的情报队伍各有分工,然后情报共享。

横营负责对边镇一线进行侦查;闯营负责对陕西境内各府县的情报侦查;秦义军则负责对跨黄河入对吕梁山以西地区进行情报收集。

嬴庆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陕西各地的义军,现在是什么情况?”

“回大帅,根据闯营送回的情报,规模大些的义军,都在往黄河方向靠,但速度并不快;而小股义军,却是遇到了麻烦!”嬴安回道,这段时间是他在与闯营方面对接情报。

略微停顿,他继续说道:“那陕西巡抚刘广生返回西安后,从几处分巡道挑选出了两千多士卒,对小股义军、山匪强盗等展开围剿,缴获物资后,就地招募降兵、饥民、难民、流民等人入伍,然后继续采取行动以获取物资,如今已有四千多可用之兵!”

嬴庆闻言,洗漱的动作顿了顿:“以战养战,以战练兵?刘广生竟能想出这等办法,还敢想敢做!”

刘广生采取的方法,一看就是从义军身上得到启发的,简直就是官方版的“义军”。

但这种办法,确实是行之有效,既能一步步围剿义军和匪患,又不用朝廷调拨太多粮饷,还能壮大官军,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民饥民等不稳定因素。

此一举多得,堪称天才的想法!

“大帅,这未必是刘广生想出来的,很可能是其幕僚!”蒙宪开口。

见嬴庆示意他继续讲,他便仔细道出:“刘广生有一幕僚,名韩纪,之前刘广生率宁夏镇明军折返商洛围剿高迎祥,期间一系列安排,都是韩纪在背后给刘广生出谋划策!”

他能知道这些,也是从龙驹寨劝降的宁夏边军口中听来,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嬴庆一听,不免对韩纪此人产生了好奇,进而问道:“可有韩纪的更多消息?”

蒙宪回道:“听说韩纪此人没有功名在身,但通晓天官、风角之术,深谙兵法,极善筹谋,因天灾而破家,后趁刘广生上任途中自荐而被刘广生赏识!”

“看来是有些本事的!”嬴庆随口说了一句。

种光道连忙开口:“大帅,刘广生的做法若成,那明将必然纷纷效仿,长此以往,对我们可不是好事!”

他们的根基,正是那些穷苦百姓、饥民难民,而刘广生此法就是在刨他们的根。

嬴庆点头,反问道:“横营那边如何看待此事?”

陈大嘲弄的语气说道:“那王嘉胤正忙着娶妻,哪会管这些事情?”

“娶妻?哪里的!”嬴庆皱眉。

“尧峁村望族之女张氏!”陈大回答。

闻言,嬴庆无奈的摇了摇头。

身为盟主,放着正经事不管,岂不是是荒唐?

放下手中的巾帕,嬴庆对众人说道:“都坐下说话!”

众人依言在帐中左右落座。

身体才摆脱瘦弱不久的李定国,也走向帐中角落的齐眉案,开始了练字。

嬴庆走了过去,见其字写得愈发漂亮,便抬手摸了摸其脑袋,以示鼓励。

回到主位坐下,嬴庆对兄长说道:“闯营那边还打探到了什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