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变蛟坐定,开始仔细讲述冲阵时的场景,将贼军的部署情况都详细还原了。
听完,曹文诏忍不住感慨:“庆贼所部兵卒,果然个个悍不畏死,纵然没有使双锤的勇猛贼将,只怕你也难以跨越那仅剩的五十步!”
庆贼所部兵卒,面对冲锋的骑兵,依然个个勇猛无畏的冲杀上来,前赴后继。
硬生生的以血肉之躯,迟滞了辽骑的冲锋之势,当真是令人敬佩,又令担忧。
而庆贼本营的武器装备更令人吃惊,大半战兵穿戴的竟是鱼鳞甲,火铳配备也是很高。
这也是庆贼本营步战兵,能扛住辽骑冲锋的主要原因。
战死的辽骑,有半数殒命于火铳之下,就连曹变蛟也被火铳多次打中。
好在曹变蛟有多层铁甲护身,否则绝对无法活着回来。
另外,贼军的甲胄坚韧,辽骑的战刀都砍卷刃了,使用钝器的,也都挥的手臂没力了,杀伤力大减。
如此贼军,曹变蛟却能冲到庆贼大纛五十步外,还能成功撤退,可见曹变蛟的本领之强。
而且,辽骑虽然仅仅两百余骑逃回,但对贼军的杀伤,也是非常可观的。
虽未仔细清点,但绝对不下两千贼兵死于辽骑的冲锋之下,受伤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这也是这次兵败后,曹文诏唯一能感到欣慰之处,让庆贼不敢小觑了他们官军。
曹变蛟将一碗酒喝干,气愤的说道:“若身边能再多五百精骑,侄儿必要冒险一试!”
“才说不要再鲁莽!”曹文诏提醒,继而说道:“庆贼所部贼众甲胄精良,又人人不畏死,岂是莽撞能取胜的?”
他这话已经说的够委婉了,曹变蛟他们能活着撤退,完全是贼军将领的临场指挥经验不足。
目前的秦义军,之所以能对抗边军精锐,主要是靠着精良的武器甲胄和悍不畏死的精神,在指挥上仍显不足,尤其是细节方面。
若换做他这样的沙场老将坐镇,曹变蛟别说撤退了,就连冲阵也是不用想的。
就算是成功冲入阵中,也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
而从曹变蛟的描述中,曹文诏发现贼军面对骑兵冲入阵中后,显现出了慌乱与应对失措。
似乎是太过在意大纛所在,以至于阵形混乱,限制了贼军的发挥。
而曹文诏不知道的是,秦义军自成立以来,第一次面对被敌军冲破防线杀入阵中,还是极为厉害的辽骑,且冲击的还是嬴庆本人所在。
因此,秦义军各部为了保护嬴庆,一个劲的向嬴庆那边聚拢,反倒乱了自家阵型,给了辽骑可乘之机。
究其原因,还是秦义军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缺乏应对的经验。
而这次过后,秦义军必然会对其总结,并针对性地安排训练与部署。
下一次若还有类似的情况,只怕十个曹变蛟带队,也冲不到大纛五十步外了。
而且,当时留下的三个游将队伍,将火炮都调去合围尤人龙部了,这才让曹变蛟有了冲阵的机会。
若火炮还在,曹变蛟岂敢、又岂能冲阵?
就曹变蛟率领的那一千余辽骑,火炮只需发射一轮散子,便足以令其溃不成军。
曹变蛟闻言,点头说道:“大伯所言,侄儿记下了!”
答应一声后,他转移话题说道:“大伯,我军伤亡多少?”
提起伤亡,曹文诏神色变得凝重:“伤亡很大,加上你们几部,伤亡近万!”
这一战的折损,达到他们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最为关键的,还是骑兵的损失过半,其中最为精锐的辽骑,折损了一千二百余。
经此一败,全军上下士气萎靡,将士们眼中再难见昔日的锐气,除非大胜一场,否则难以在短时间内重振士气。
然而,他们损兵近万,泽州的宁山卫覆灭,宋统殷部又仅剩六千余溃兵。
整个晋西南、东南已无可战官兵,就更别说大胜一场以振军心了。
曹变蛟闻言,面色也变得凝重,拳头紧紧攥着,若是昨日能诛杀庆贼,形势必然不会如此。
将情绪平复下来,曹变蛟说道:“大伯,如今情况,贼军必然北上劫掠,我们当有尽快做出应对才是!”
曹文诏点头说道:“如今只能增兵了!”
仅靠他们当下的兵力,实在难以围剿秦义军在内的三十几万组盟贼军,必须调集陕西、山西的大量兵力,方能将贼势遏制住。
但调兵不是朝夕可成之事,尤其陕西诸镇兵马分散,又缺钱粮,没有一两个月,连开拔都做不到。
更何况,边镇还要留足兵马防备草原诸部寇关袭扰,如何调度尚需仔细权衡。
曹文诏长叹一声后,立即召集诸将议事。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曹文诏认为贼军必然会分兵阻碍他们过沁水,其余贼众则北上攻掠。
所以,曹文诏立即派人前往太原、大同,让两地严防死守的同时,调兵南下,拦阻贼军。
他又派人联络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让其尽快调度兵马入晋,协助剿贼。
曹文诏还将兵败的事情,如实详细地奏报朝廷,并请罪自罚。
崇祯皇帝看到奏报后,罕见的没有怪罪,反而温言宽慰,言:曹卿如实上报,乃忠君体国;贼众浩大,乃杨鹤等乱臣放纵所致,非卿之过;曹卿当仔细调度各方,徐徐而图,庆贼必有如王贼般授首之日。
同时,崇祯皇帝还嘉奖了曹变蛟,赐其银两、绸缎,并授“忠勇可嘉”。
曹文诏接旨,心中无比感动,他下定决心,若不能剿灭贼寇,便以死报国。
在曹文诏调度各方之时,会盟联军已经开始了北上打粮行动。
会盟联军主要分为左右两路,一路自然是秦义军;另一路则是王自用带领的三十五营。
当然,各营还分别留下了一个千总队,由嬴庆节制。
嬴庆带领秦义军中军、骑营、火器营等,在沁水东岸驻扎,防止曹文诏部明军渡过沁水,阻挠各部打粮。
王自用这一路,从泽州城北上,往沁州方向打粮。
同时,也是要将沁州城内的、先前义军舍弃的粮草辎重夺回。
而秦义军前、后、左、右四军,由军师种光道和军师韩纪共同率领,北上潞安府境内打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