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七百一十九章 组建东海商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一十九章 组建东海商盟

老钱呵呵一笑,花白的眉毛舒展开来,透着几分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自信:\"这还用问?此番若不是咱们商会牵头打垮了海盗,拿出真金白银抚恤伤亡,又拿出这等让大家都有利可图的章程,谁肯服气?”

“所以......这盟主之位,非我牧云商会莫属!”

“其余几家最大的海商,如锦华轩苏家,隆昌号李家,都已经私下表态,全力支持。”

“往后,这东海商道上的规矩,该由咱们来立一立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长安东宫内,李承乾也在为这\"东海商盟\"的合法性与政策支持积极奔走。

他在一次向李世民详细禀报海疆肃清事宜及未来长治久安之策时,顺势提出了鼓励海商联合自治,共保海疆的构想。

\"父皇,此番海盗肃清,牧云商会等民间力量功不可没,亦证明其有能力协助朝廷维护海疆。然,朝廷水师不可常驻远海,耗费亦巨。若能因势利导,鼓励海商自组联盟,订立规章,互助联防,则朝廷可收以民制海之效,省却无数钱粮心力,更能使海贸繁荣,税赋充盈。此乃寓管理于服务,化民力为国力之良策。\"

李承乾言辞恳切,引经据典,将商盟的意义提升到了国家战略与财政的高度。

李世民听着太子的陈述,目光深邃如古井。

他岂能不知这\"东海商盟\"背后是谁在推动?

牧云商会借此战余威,整合海商势力,看似民间行为,实则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和潜在的权力。

他既乐见其成......这确实能极大减轻朝廷负担,稳定海疆,增加收入。

但身为皇帝,李世民却还是多少有点心存警惕......

毕竟这股日益庞大,且与太子关系密切的力量,未来是否会尾大不掉,甚至干预朝政?

沉思了许久,李二却又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道:\"太子此议,老成谋国,思虑甚远,朕......准奏!”

“着户部,市舶司酌情给予便利,核准其盟约,然需明定章程,不得逾越法度,盟内重大事务,需报当地官府及市舶司备案,接受监察。\"

李二想到了赵牧的存在,最终还是决定给出了有限度的支持。

但也划下了清晰的红线,强调了朝廷的最终监管权。

其实这些,也是他这些日子,学自家儿子隔三岔五的跑去天上人间勾栏听曲儿的时候,跟赵牧那小子学来的......

有了皇帝的默许和官方背书,东海商盟的成立便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消息传回登州,老钱和阿依娜立刻行动起来,广发英雄帖,定于腊月在登州召开商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盟主推举会议。

龙首原山庄内,赵牧听着夜枭关于商盟筹备进展,各方反应以及朝廷态度的汇报,神色平静,无悲无喜。

\"陛下圣明。\"不过最终,赵牧却只是淡淡评价了一句,听不出具体情绪,随后便直接吩咐道,“告诉老钱和阿依娜,严格按照章程办事,规矩立起来就要守,尤其是我们自己。”

“商盟不是咱们牧云商会的一言堂,要让大家都有利可图,感到公平,这联盟才能长久,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助力,而非负担。\"

\"是。\"夜枭应道,随即又呈上一份密信,\"先生,高句丽方面有新动向。”

“泉盖苏文在海上接连受挫后,似乎将主要精力重新转向了陆路方向。

“近月以来,高句丽在与新罗接壤的边境地带,特别是浿水一线,频繁调动兵马,增筑山城,斥候越境侦查,挑起小规模摩擦的次数也大大增加。”

“新罗王已连续三次派遣使者向大唐泣血求援,言词悲切。\"

赵牧展开密报,快速浏览,目光在那句增筑山城上略微停留。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东北亚舆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了高句丽与新罗交界处,沿着浿水缓缓移动,这不就是大同江那里么?

\"陆上......\"低声自语,赵牧嘴角泛起一丝冷意道,\"海上吃了亏,损兵折将,就想在陆上找回场子,拿软柿子捏?”

“还是觉得我大唐刚刚经略海上,无力同时顾及陆路辽东?”

“抑或是......想以此牵制朝廷,让我等无法全力经营海上?\"

沉思片刻,赵牧又对夜枭吩咐道:“小小,你回头便让我们在辽东那边的人加倍留意并搜集情报,重点是泉盖苏文的真实意图,兵力具体部署,粮草囤积地点,以及......高句丽内部,尤其是荣留王与泉盖苏文之间,是否有可趁之机。”

“另外,找个合适的机会,让太子偶然从其他渠道获悉这些动向,不必经由我们直接上报。\"

\"明白。\"夜枭点点头,轻手轻脚退了下去。

几日后的一个下午。

流云轩内,茶香依旧,却似乎比往日多了几分凝滞。

因为\"秦老爷\"李世民,再次轻车简从来到了天上人间......

\"赵小友,听说登州那边要搞个什么东海商盟?”

“动静不小啊,据说连太子殿下,都亲自在朝堂上为之鼓吹。\"

李世民捧着茶杯,似随口一提,目光却状若无意地扫过赵牧的脸,

\"看来这海上的生意,是越发兴旺了,都快自成一体了。\"

赵牧为他续上水,热气氤氲中笑容温和:\"这不也是托当今圣上的洪福?”

“而且,如今商会得朝廷关照,在海上总算太平了些。”

“我等商贾也是想有个章程,互相帮衬,少些纷争,也好安心经营,多为朝廷缴纳赋税。自成一体可不敢当,不过是这大唐治下的一群安分商人,求个活路罢了。\"

\"嗯,是好事。\"李世民点点头,如今他在赵牧面前,是越来月不藏着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了,话里话外,都透着他自己便能代表朝廷一般。

不过,这老家伙却是一直都为曾向赵牧透漏过自己的身份。

想了想,他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如同钝刀切肉般说道:\"不过,这生意做得太大,难免招风,毕竟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根据老夫在朝中朋友听说的消息......”

“北边的高句丽,近来也又开始不甚安分了!”

“尤其在新罗边上,那叫一个舞刀弄枪的,动静闹得不小。”

“这陆上要是不太平,烽烟一起,漕运,边市必然大受影响,会不会......波及到你们海上的生意?”

“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