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李林他们回来报信的当日。
中军帐内,火盆里的炭火还没熄,映得帐内暖融融的。
马全福端上炖好的羊肉,香气瞬间漫开。
李林拿起碗,喝了口热汤,才把临安的具体经过细细说来 —— 从紫宸殿的争论,到虞允文的书信,再到临安百姓的喝彩,连小贩编的小调都学了一遍。
“。。。虞大人说,让您若有急难,就遣人去找他,他必定会在朝堂上为您力争。” 李林说着,把虞允文的书信递过去,“还有临安的百姓,都夸您是好将军,说盼着您早日打向北方,收复失地。”
辛弃疾接过书信,展开看了看,虞允文的字迹遒劲,字里行间满是对他的欣赏和惋惜。
“辛帅麾下:
闻君单骑闯金营,诓敌歼灭两万金军主力,斩完颜文于帐中,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某在朝闻之,亦抚掌称快。某去岁采石矶拒金,知胡骑之悍,然君以孤军破强敌,其勇谋远超同侪。
朝廷暂未遣援,非不愿也,实因淮西流民待抚,粮草需统筹调度,望君体察朝堂难处。某已在紫宸殿为君力争,若山东遇急,可遣心腹至临安见某,某必以私驿传信,助君筹措军备。
愿君暂守济州,练兵屯田,待秋成粮足,某必再奏陛下,共图北伐之业。君护民抗金之心,某与天下忠义之士共记之。
虞允文顿首。”
他把书信折好,放进怀里,对众人道:“虞大人的心意,某心领了。至于朝廷。。。咱们也不必怨恨。朝堂之上,对于我等南归之士,叫做‘归正人’,朝廷对咱们这些‘归正人’向来提防,能给个官职,已是难得啦。”
“归正人?” 王世隆愣了愣,没明白这话的意思,却见辛弃疾不愿多提,便没再追问。
只是皱着眉道:“可没有援军,咱们怎么向北打?金军在黄河沿岸还有数座城池,硬拼怕是要吃亏的。”
“硬拼自然不行。” 辛弃疾笑着指了指帐外的田地。
“咱们可以先练强兵、多屯田。你看,今年老天作美,新麦长势正好,秋收后粮草想必丰盈足够支撑北伐;铁匠铺的农具也快赶制完了,流民垦田还能再扩三千亩;咱们的骑兵,有了这两批缴获的战马,再练一个月,定能跟金军的铁骑抗衡。”
李铁枪这时拍着胸脯走进来,手里提着那柄刚磨好枪尖的铁枪,枪尖泛着冷光:
“元帅说得对!没有援军,咱们就自己练!俺这就去演武场,把弟兄们分成两队,日夜操练‘凿穿阵’,下次再遇到金军,定能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马全福也跟着点头:“俺这就去粮库,把朝廷赏的黄金换成粟米,再从外地买些种子回来,今年秋收,咱们的粮草定能再翻一倍!”
“还有那些女真俘虏!” 贾瑞抱着账册走进来,眼睛亮起来,“他们中有不少是铁匠和农夫,俺跟他们说,要是愿意帮咱们打造农具、教弟兄们养马,就给他们分田地,不少人都愿意!有他们帮忙,咱们的屯田和练兵都能快些!”
辛弃疾看着众人振奋的模样,心里暖得像火盆里的炭火。
他想起耿京的灵堂,想起故帅在山神庙里说的 “咱们要让金人知道,汉人不好欺” —— 真正的抗金,不是靠朝廷的援军,而是靠弟兄们的同心,靠百姓的支持。
“好!” 辛弃疾站起身,拔出横刀,刀光在帐内闪过一道冷弧,“从今日起,咱们分三路行事:李铁枪带骑兵操练,魏胜带步兵练‘撒星阵’,王世隆负责巡查防务;马全福管粮草和屯田,贾瑞管俘虏和工匠还有联络各地义军;李林、王义、赵六等人,继续安抚流民,教他们种地、识字。咱们不争一时之快,等兵强粮足,再开始北伐!”
“遵令!” 众人齐声应诺,声音震得帐内的火盆火星四溅。
接下来的几天,济州的义军大营热闹得像开了锅。
演武场上,李铁枪带着骑兵操练 “凿穿阵”,战马的嘶鸣、铁枪的碰撞声此起彼伏;田埂上,马全福带着流民垦田,新翻的黑土映着晨光,像一片希望的海;铁匠铺里,女真俘虏和义军工匠一起打造农具,火花从门缝里窜出来,把 “大宋” 的字样锻打在犁刃上。
辛弃疾常去田埂上看看,教流民用曲辕犁,跟他们聊家常。
有个从东平逃来的老农,握着他的手说:“辛元帅,俺们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将军,不仅护着俺们,还教俺们种地。等秋收了,俺们也跟着您打金军!”
辛弃疾笑着点头,从怀里掏出粒稻种,递给老农:“这是我们刚买回来的新种,亩产比旧种多两石。等咱们打回老家,就把这些稻种撒在东平的田地里,让那里的百姓也能吃饱饭。”
老农接过稻种,像捧着珍宝,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俺记住了!俺一定等着那一天!”
傍晚时分,辛弃疾常去老槐树下的灵堂,对着耿京的画像,把每日的进展说给故帅听:“元帅,今日骑兵又练会了新的阵法,屯田扩了五百亩,百姓们都盼着秋收。。。 您放心,咱们的抗金之路,会一直走下去。”
灵堂外的风带着新麦的清香,吹得帐幔轻轻晃动,像故帅的回应。
辛弃疾望着远处的演武场,夕阳把义军士兵的身影拉得很长,他们还在操练,铁枪的寒光在暮色中格外耀眼。
虽然没有朝廷的援军,抗金之路会很难走。
但只要弟兄们同心,百姓们支持,只要田地里的新麦还在生长,只要心里的抗金信念还在,总有一天,他们能把金军赶出中原,完成耿京的遗愿,也完成自己上一世未竟的梦想。
夜风渐起,吹得营内的 “宋” 字旗猎猎作响。
辛弃疾握紧了腰间的横刀,刀背的旧痕在月光下格外清晰。
他望着济州的夜色,望着那些亮着灯火的帐篷,心里忽然无比坚定 —— 这抗金的路,他们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把金狗赶出中原,直到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战火,只有金黄的麦浪和百姓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