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雪刚接过剑,殿外忽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进来的是个锦衣卫,单膝跪地后直接说道:
“陛下,北境急报。”
李睿眼神微动,北境可是大夏最重要的防线,那边驻扎着二十万精兵。
“鞑靼可汗派人送来战书,说三日后亲率五十万大军南下。”
满殿官员脸色都变了,鞑靼是北方草原上最强的部族,骑兵天下无敌。
孔长瑞当即开口:
“陛下,北境守军虽多,但对付五十万鞑靼骑兵恐怕…”
他话没说完,因为谁都知道草原骑兵的可怕,来去如风,一个骑兵能抵三个步兵。
王守义也皱起眉头:
“鞑靼怎么会突然南下,以前每年给他们岁币,他们都很安分。”
岁币这事是先帝定下的规矩,每年给鞑靼十万两白银,换取边境安宁。
李睿却笑了:
“五十万大军?鞑靼可汗还真敢吹。”
众人不解,鞑靼确实有这个实力,整个草原的部族加起来,凑五十万人不难。
锦衣卫继续禀报:
“可汗还说,要大夏割让雁门关以北三州之地,每年岁币增加到一百万两。”
这个条件太过分了,雁门关以北三州可是大夏的粮仓,每年产粮千万石。
法藏和尚这时抬起头,他翻译佛经翻到一半,听到这消息也坐不住了。
北条雪更是握紧了手里的剑,她知道鞑靼的厉害,当年东瀛也想染指大陆,结果被鞑靼骑兵打得全军覆没。
李睿站起身,走到殿中央:
“诸位是不是觉得朕该议和?”
没人敢说话,但大家心里确实这么想的,鞑靼不是安南那种小国,真打起来代价太大。
“陈烈,把人带进来。”
陈烈应声出去,不一会儿押进来一个人,四十多岁的草原汉子,穿着鞑靼贵族的皮袍。
此人一进殿就跪下了:
“罪臣拖雷,拜见陛下。”
拖雷这个名字一出,所有人都愣了,这可是鞑靼可汗的亲弟弟,掌管着东部十万骑兵。
“拖雷,告诉他们,你哥哥现在有多少兵。”
拖雷低着头:
“回陛下,能战之兵不过十五万。”
十五万,这个数字让众人都松了口气,但还是不少。
李睿继续问:
“这十五万里,有多少是你的人?”
拖雷沉默了片刻:
“五万。”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明白了,鞑靼内部不和,可汗的亲弟弟居然投靠了大夏。
“你哥哥为什么要南下?”
“因为今年草原大旱,牛羊死了大半,不南下抢粮,部族撑不过冬天。”
原来如此,不是鞑靼想打仗,而是活不下去了。
李睿转身对众人说:
“看到了吗,所谓的五十万大军,其实是十五万饿得半死的牧民。”
孔长瑞还是担心:
“可就算只有十五万,鞑靼骑兵的战力…”
话没说完,殿外又进来一个人,这次更让人意外。
来人五十多岁,一身鞑靼装束,但气质明显不同,眼神深邃,一看就是汉人。
“草民韩德让,拜见陛下。”
韩德让,这个名字让王守义都吃了一惊:
“你不是二十年前被鞑靼掳走的那个举人吗?”
韩德让苦笑:
“正是在下,当年赴京赶考,路过边境被掳。”
他顿了顿:
“这二十年,在下一直在鞑靼可汗身边做谋士。”
做谋士,说白了就是当狗头军师,帮鞑靼出谋划策对付大夏。
众人都用鄙夷的眼神看他,一个读书人投靠蛮族,简直是斯文扫地。
韩德让却不在意,继续说道:
“诸位大人有所不知,在下虽在鞑靼,但从未忘记自己是汉人。”
李睿淡淡道:
“所以这二十年,你一直在给朕传递情报。”
这话让所有人都震惊了,韩德让居然是大夏的暗探。
“陛下说得对,在下这些年看似帮鞑靼出谋划策,实际上每个计策都留了后门。”
韩德让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
“这是鞑靼所有部族的兵力分布,粮草储备,还有各部族首领的弱点。”
王守义接过册子翻看,越看越心惊,这情报太详细了。
不光记录了每个部族有多少人马,连他们的马匹优劣,兵器新旧都写得清清楚楚。
李睿继续道:
“韩德让,告诉他们,可汗的五个儿子现在什么情况。”
韩德让点头:
“大王子术赤,手握三万精骑,但跟可汗不和,因为他想提前继位。”
“二王子察合台,掌管西部草场,一直想吞并其他兄弟的地盘。”
“三王子窝阔台,最得可汗宠爱,但能力平庸,其他兄弟都不服他。”
“四王子托雷,表面忠心,暗地里跟汉商勾结,私卖战马给大夏。”
“五王子阿里不哥,年纪最小,但野心最大,已经在暗中拉拢各部族长老。”
五个儿子各怀鬼胎,这样的鞑靼哪有什么战斗力。
法藏和尚忍不住问道:
“既然内部如此混乱,可汗为何还敢发战书?”
李睿冷笑:
“因为有人在背后撺掇。”
说着,他看向韩德让:
“说说那个西域商人的事。”
韩德让脸色一沉:
“半月前,有个自称来自西域的商人见了可汗。”
“他说大夏国内空虚,皇帝年轻无能,正是南下的好时机。”
“还许诺事成之后,给鞑靼提供一千万两白银的援助。”
一千万两,这个数字太大了,难怪可汗会动心。
北条雪突然开口:
“西域商人?莫非是…”
李睿点头:
“没错,是波斯人。”
波斯,西方的大国,一直想东进扩张,但被大夏挡住了。
现在想利用鞑靼来消耗大夏的实力,自己好坐收渔利。
孔长瑞明白了:
“原来鞑靼只是波斯的棋子。”
“不止是棋子,还是炮灰。”
李睿的声音很冷:
“波斯人的算盘打得很精,让鞑靼和大夏两败俱伤,他们再来捡便宜。”
“可惜他们不知道,朕早就在波斯布了局。”
又是布局,在场的人已经麻木了,这个皇帝到底在多少地方布了局。
这时徐阳插话道:
“陛下,那个西域商人现在还在鞑靼王庭吧?”
“在,而且他不是商人,是波斯的王子。”
波斯王子亲自来当说客,看来波斯对这次计划很重视。
“韩德让,波斯王子许诺的一千万两银子,在哪?”
韩德让回道:
“他说银子在西域,只要鞑靼攻下雁门关,立刻送来。”
“撒谎。”
李睿断然道:
“银子根本不在西域,在海上。”
“波斯派了一支船队,载着银子往东瀛去了。”
往东瀛?众人都愣了,这是什么操作。
北条雪脸色大变:
“难道波斯要资助东瀛?”
“聪明。”
李睿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波斯的计划是,用鞑靼牵制大夏北方,用东瀛骚扰大夏东方。”
“南边再煽动安南余孽造反,西边自己亲自出兵。”
“四面开花,让大夏疲于应付。”
这个计划太毒了,要真成了,大夏确实危险。
王守义急道:
“陛下,那我们得赶紧调兵防守。”
“防守?为什么要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