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元宵节了啊。”
葛栩走在街上很是感叹道。
苏授笑道:“还在想商税的事?”
葛栩点点头道:“商税不能一成不变,我觉得,每隔三年就要商讨一次。”
苏授也点点头道:“工坊税的话,目前都是二十税一,要不要也像商税那样进行分类?”
葛栩想了想道:“这个暂时没有必要。”
“这样的话,对于那些生产丝绸、瓷器还有首饰的是不是太有利了?”苏授问道。
“苏相,能够开得起这些工坊的,都是什么样的人?”葛栩反问道。
“当然是大富大贵之人。”苏授答道,“不过,就算是大富大贵之人,也开不起太多这样的工坊。因为这些工坊,对匠人的要求太高了,开的工钱那可不是一般高。”
“这不就结了。”葛栩笑道,“这些工坊,一般的豪强都开不起,只有大富大贵的才能开得起。既然这样,那就让这些大富大贵的豪强开这些工坊,而那些只能赚些小钱的工坊,就让朝廷和寒门甚至是普通百姓来开吧。”
苏授顿时明白葛栩的想法了。
丝绸、细瓷器、金银首饰这些都是奢侈品,这些工坊给了那些大富大贵的豪强又何妨。相反,粮食、布匹、食用油这些民生行业,最好是朝廷掌控大部分,其余的给那些小门小户。
这样一来,不管那些大家族怎么赚钱,他们都没有掌控住民生行业。而只要民生行业不被他们掌控,让他们多赚钱又何妨。
真的威胁到了国朝,这些大家族没有掌控民生行业,宰杀起来也很方便。
“糖葫芦诶~~甜甜的糖葫芦~~”
见到有卖糖葫芦的小贩路过,葛栩当即叫住,掏出钱袋,数了几十枚铜钱出来,买了十根糖葫芦。见状,苏授直接掏出一片银叶子,对着小贩道:“其余的都归我了,多余的钱去买点好吃的,过个好好的元宵节。”
“谢谢贵人、谢谢贵人!”小贩忙不迭地赶紧走了。
“走了。”葛栩挥挥手道。
苏授扛着插着糖葫芦的草把子也挥挥手走了。
不料走了一段路,苏授就看到了微服出来的沐津。
“见过……”
还没待苏授见礼,沐津就摆摆手低声道:“苏相,朕就是出来逛逛,皇宫里那群孩子太闹,皇后和贵妃又忙着选秀,朕出来放松放松。”
言罢,沐津从草把子上取下一根糖葫芦,咬了一口点点头道:“嗯,酸甜可口,味道不错。”
“陛下,去臣的的府上喝口茶如何?”苏授邀请道。
“可以,顺便吃顿午饭。”沐津边吃着糖葫芦边道。
很快,两人就到了苏授的府邸。
到了苏授的书房,苏授将草把子给了仆役,让他去分给孙辈们,自己则见礼后道:“陛下微服出巡,恐怕不是为了躲宫里的闹腾吧。”
“朕今日逛街,发现购买东西多有不便,铜钱价值太低,百姓们买东西一多点,铜钱就很不方便了。不仅如此,现在市面上,还有大量的私钱,这对朝廷钱币的信誉,不是很好。”沐津忧愁道。
河北和江南光复,虽然将两地的那些世家给灭了,但他们那海量的私钱也放出来了。尤其是河北那片,户部派到河北的官吏,到现在都没有摸清河北世家到底铸造了多少私钱。
江南那边私钱虽然也严重,但大头被葛栩在宁江的那把火给融了,所以还不是很闹心。朝廷这些年,在江南那边通过赋税还有铜钱兑换,已经从江南那地收回了三百多万贯的私钱。
根据户部估算,按照这个力度下去,再过个两年,江南的私钱应该就收拢的差不多了。
但河北那地的私钱……
沐津估计,要是没有个三五千万贯,他的姓倒起来写!
除此之外,随着商业越来越发达,钱币也确实需要改良了。
沐津已经打算,要将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了,铜钱开始作为辅币了,至于要不要推出纸币,沐津打算再看看。至于白银,府库倒真是不缺。
目前大虞通过贸易,每年从海外获得的白银都在三百万两左右。只不过,以前的大虞都是将白银铸成小银饼使用,并没有规范化。
苏授很快就明白了沐津的意思,当即开口道:“陛下是想将白银也铸通宝钱?”
沐津点头又摇头道:“朕打算铸造银元,不再用两,打算铸造两种银元。”
苏授问道:“陛下打算将银币铸造多重?”
“一两和半两重。”沐津答道。
苏授沉思了一下后问道:“臣明白了,午饭后去找葛相商议。”
沐津点头。
吃完了午饭,沐津就继续去街市上逛了,苏授则是坐了一会儿,细细将脑海里的思路捋了一遍,才出门去找葛栩。
葛栩对于苏授的上门很是意外,听了苏授说明来意后就更意外了。
喝了一口热茶,葛栩思量了一下后道:“陛下的考虑是对的,户部其实已经在讨论要不要将银子作为赋税缴纳的主要物了。铜钱的价值太低,户部每年铜钱出库时,光是清点和搬运,就累死个人。以银子为主要货币的话,确实于国大利。
而且,西南、江中百姓每年也挣钱不少,花销也不少。观风使的公文,苏相也看过了吧?”
苏授点头道:“已经看过了,西南诸州的观风使的公文,里面都提到铜钱携带太不便了。有时候买卖的货物一多,就要带上几麻袋甚至几十麻袋铜钱,那可不是一两百斤重,是七八百斤甚至是两三千斤重。”
“陛下现在打算铸造一两重和半两重的银元是可行的,就是不知道,再过几年,这一两和半两的银元,能不能顶得住!”葛栩笑道。
“那就到时候再看。”苏授道,“我们还是迅速写好条陈,这些天和别的宰相通通气讨论一下,等休沐结束后,在朝会上商议。”
“也好。”葛栩点头。
“那我就告辞了。”苏授起身道。
“苏相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