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 第52章 深夜之门(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六点四十五分,江州市郊,一座老旧的砖瓦院落静静矗立在小路旁。

东侧棚屋的烟囱刚冒出淡白炊烟,袅袅升腾在空中,与晨雾渐渐交融。浓郁的腌菜味顺着晨风飘散,弥漫在整个院落周围。院外的小路上,杂草丛生,路边的泥土有些潮湿,带着清晨的露水。几只麻雀在院墙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诉说着这里的宁静与平凡,却不知一场正义的抓捕行动即将打破这份平静。

程望站在院外小路上,左手夹着纸质通话记录表,右手搭在腰间。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那个正在院中劈柴的青年男子,眼神锐利而专注,仿佛要将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收入眼底,洞察他内心的每一丝想法。

“目标确认,代号‘赤狐’,本名赵栋,22岁,曾因盗窃入狱,2021年释放后一直以打零工为生,无固定职业。”江州市刑侦支队副队长魏强压低声音,在他耳边说道。

程望点了点头,目光依旧紧紧锁定赵栋,说道:“从我们开始调查王磊的社交网络,发现‘小兵’这个关键线索后,就顺着这条线深挖。通过对过往案底的排查,以及对周边相关人员的走访,已经能把他和受害者之间建立起至少三条可闭环的路径。”

他话音未落,耳麦中传来队员的报告声:“目标院落已完成外围封控,无其他通行人员。后院通道有一女性老年人,未察觉异常。正门准备就位。”

“开始。”程望冷声道,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五秒钟后,三名特勤队员以迅雷之势推门冲入。赵栋刚听到声响转身,柴刀还没落地,就被狠狠按倒在地。他耳后冷汗直冒,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下意识看向左后方的棚屋,像是在寻找某种支撑或退路。他拼命挣扎了两秒,然而在特勤队员强有力的压制下,很快就被手铐锁住。

“干什么!我犯什么法了你们抓我!”赵栋强装镇定,脸色却已微微泛白,大声叫嚷着,声音中带着一丝故作的强硬,但仔细听,仍能察觉出那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程望缓步走近,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他的眼睛,像是要将他内心的想法看穿。他语气平稳却寒意森然:“我们不急着说你犯什么法。你先说说,2月26日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三点,你在哪儿?”说话间,他微微眯起眼睛,像老鹰盯着猎物一般,观察着赵栋的每一个细微反应。

赵栋瞳孔微微一缩,嘴唇微微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听到程望的质问,他强装镇定:“不是我,我没钱,我也没去过那地方。”

“你走路左肩高出右肩三公分,有个陈年旧伤,这在你初中打架案底上写得清清楚楚。”程望目光如刀,紧紧盯着赵栋,眼神仿佛能穿透他的伪装。

赵栋被这句话击中,呼吸陡然一顿,肩膀开始微微下垂,像是所有的力气都被抽走了一般。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还有你手机,凌晨1点42分定位出现在北环路街角Atm机,恰好和案发时间重合。我们通过技术手段追踪到你的手机信号,这个定位信息非常关键,它显示了你在案发时间段的位置,与王磊银行卡取现的地点和时间高度吻合,证明你与案件有着紧密的联系。”程望继续说道,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砸向赵栋。

“我就……那天我只是陪朋友喝了点酒,走错了地方。”赵栋的声音明显弱了下去,带着一丝颤抖,眼神开始游移不定,不敢再与程望对视。

程望冷笑一声,向前一步,逼视着赵栋:“你们是不是四个人?你是不是负责看风?”

赵栋的身体猛地一震,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情,终于意识到自己已无处可逃。他的肩膀彻底垮了下来,双肩瘫软在地,浑身止不住地颤。

“我只看风,我没杀人。”他终于开口,声音带着哭腔,“我不想动手的,是老彪他们干的。”

这句突如其来的供述让在场所有人心头一震。

“老彪是谁?”程望语气不变,像是在等一枚早就会落下的棋子,眼神紧紧锁住赵栋,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变化。

赵栋喉结滚动,眼中第一次显出恐惧:“……我们进屋后,王磊说他没钱,还想报警。老彪就冲上去把他敲了。那时候我真的没动手,我当时还想劝……但他们不听,李齐还打了女人。”

“总共几人?”程望追问,声音急促而有力。

“四个我……我、老彪、李齐、小磊。”赵栋低着头,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魏强迅速记录着每个名字,耳麦中随即传来数据库匹配反馈:“已比对,老彪真名彭建武,29岁,曾参与抢劫被判缓刑,现居郊区安宁村;李齐,24岁,无业;小磊,年仅17岁,职业培训学校辍学,曾因聚众斗殴被行政处罚。”

“看来,你们不是第一次这么干。”程望目光如刀,“你最好明白,现在坦白,是你唯一的退路。”

当晚七点,专案组分三路出击:

第一组迅速向安宁村彭建武出租屋包抄而去。队员们脚步轻盈却又坚定,如同黑夜中的猎豹,悄无声息地靠近目标。

到达出租屋附近后,他们迅速分散,占据各个有利位置,等待行动指令。彭建武十分警惕,在出租屋周围设置了简易的警报装置,一根细线连着门和窗户,只要稍有动静,就会触发。

随着一声令下,队员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房门。就在靠近房门的瞬间,触发了警报,屋内的彭建武听到声响,脸色大变,意识到情况不妙,转身就往窗边跑去,试图从后窗跳楼逃跑。然而,一名眼疾手快的队员迅速冲上前,飞起一脚,将彭建武踹回屋内,随后几人一拥而上,将他制服。彭建武被按在地上,还在挣扎着叫骂:“你们凭什么抓我,我什么都没干!”

第二组则锁定了李齐在旧城区的一栋群租楼藏身之处。群租楼里环境复杂,人员众多,鱼龙混杂。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摸进楼内,逐层排查。

当来到李齐所在楼层时,他们发现房门紧闭。一名队员轻轻靠近房门,侧耳倾听屋内动静,隐约听到里面有轻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走动。队员们相互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突然,门被猛地撞开,队员们冲进屋内。李齐正坐在床边,看到警察的瞬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恐,下意识地伸手去抓抽屉里的长刀和一叠手机卡。但他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队员们迅速上前,将他死死按住,长刀和手机卡也被缴获。李齐一边挣扎,一边喊道:“你们搞错了,这不是我的东西!”

第三组朝着城东工地小磊的活动板房突袭而去。工地一片寂静,只有活动板房里透出一丝微弱的灯光。队员们悄悄靠近,听到屋内传来均匀的呼吸声,小磊正在屋中沉睡。

队员们轻轻推开门,看到小磊床边仍留着案发夜穿的鞋,鞋底花纹与案发现场鞋印一模一样。一名队员上前,轻轻拍了拍小磊的肩膀,小磊从睡梦中惊醒,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周围的警察,顿时吓得脸色惨白,不知所措。小磊愣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带着哭腔说道:“我不想的,是他们叫我去的……”

三人落网,连夜审讯。

整个专案历时十七天,从案发追踪到团伙瓦解,全部闭环。

深夜,江州市刑警支队灯火依旧。

程望站在案件信息白板前,最后一次审阅嫌疑人供述。

三名成年人将责任互相推脱,而未成年人小磊在审讯中反复说的一句话让他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没想杀人……就是想抢点钱,谁知道那男的还敢叫警察?”

小磊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疏于管教。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社会上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逐渐走上了犯罪道路。在这个犯罪团伙中,他年纪最小,只是跟着其他人混,想弄点钱花,却没想到最终酿成了命案。

无知,冷漠,贪婪,三样东西混在一起,足以酿出人命。

程望低头,看着王磊和林静的遗像。那对平凡的夫妻,只因一笔货款被盯上,便被摧毁了生活。

他在心中默默记下那几个名字——不是嫌疑人,而是这城市无声角落里的“苦命人”,既没有厚积的财富,也没有保护自己的资源。他们只是想过一点正常日子,却被风暴撞穿屋顶。

正义来得不算晚,但从未早到。

程望轻声道:“我们不为愤怒伸张正义,而是为沉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