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这一天,众人清早就起来,紧张得早膳都没心情吃。
林衍依旧是最为淡定的一个,眼看时间差不多,大家便乘坐马车到贡院门口。
贡院门口早已经站满了人,比起院试,这一次乡试更多人关注。
林衍来到贡院大门口,便见到江俞瑾几人站在一旁的人少之处,便领着大家和江俞瑾会合。
各自都已经派遣了小厮在照壁前等候贴榜。
很快,锣鼓声响起,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中了,中了。”
“我家公子也中了。”
听到这些声音,众人心中更是焦急万分。
过了好一会,一小厮跑了过来,兴奋地对着江俞瑾道:“恭喜公子高中乡试,位列第六。”
随后小厮看到林衍,亦是兴奋地道,“恭喜林公子高中解元。”
小厮话语刚落,林衍都还未来得及说话,周围瞬间围上不少人前来恭贺。
眼看身边的宋瑶枝就要被人挤开,林衍眼疾手快抓住宋瑶枝的手,将她拉至身旁。
人太多,林衍将手放在宋瑶枝腰间,以防她被人挤开。
而后,平静地对着恭贺之人道谢。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林衍一边道谢一边拉着宋瑶枝向马车走去,上车后便让车夫先送他们回周家宅子。
车离开贡院后,两人才松了一口气,看了被人拥挤得有些狼狈的彼此,相视而笑。
“恭喜相公高中解元。”宋瑶枝笑道。
林衍唇角扬起,伸手将宋瑶枝有些凌乱的发丝理了理,“也恭喜娘子成为解元夫人。”
“扑哧”宋瑶枝被林衍逗笑了,“确实是得恭喜我成为解元夫人,咱们得好好庆祝一番。”
两人回到周家没多久,宋祁安等人也回来了。
林衍和宋瑶枝刚刚走得急,不知道宋祁安和何文宇的情况,等他们回来后才知道。
这一次,宋祁安和何文宇都中举了,宋祁安比何文宇考得还要好一些,考到63名,何文宇考到79名。
无论如何,能高中便是可喜可贺之事。
很快,外面便响起了敲锣打鼓之声,官差上门报喜了。
跟着官差一起来的还有很多学子和看热闹的百姓。
这一次提前和周彤璎商量过报喜时的安排,一众仆人热情地招呼了众人。
为林衍报喜的官差还未走,给宋祁安和何文宇报喜的官差也来了,只是相比起来少了不少人。
这次是在周家报喜,周家准姑爷宋祁安也中举了,周彤璎让仆从抬了几箩筐铜钱在家门口撒给百姓,看得众人瞠目结舌。
接下来几天周家的门房收帖子收到手软,几乎都是林衍的帖子。
林衍不想浪费时间,又不想被人认为孤高清傲,挑选了两场比较大的学子聚会后,其余的便借口要回去临潼推拒了。
放榜后第六天,大伙儿便一并回去临潼。
江俞瑾、罗亭朝和叶辰意三人也跟着一起回去,这次他们六人都中举了,罗亭朝名次也不差,在第二十名,叶辰意三十五名。
毕竟罗亭朝和叶辰意自小接受的家族的培养,入读青篱书院的时间也比宋祁安他们早两年,他们考到这样的名字实属正常。
这一次乡试高中有105人,宋祁安和何文宇这一年若不是跟着林衍且在青篱书院读书,这一次的乡试几乎不可能通过。
回到临潼后,上门道喜的人也不少。
有不少地方的乡绅带了一车一车的礼过来,还有人也带了妙龄女子过来。
这一次林衍学乖了,回来当天就在大院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写明不收礼,不纳妾,不接待妙龄女子。
看到这告示,来拜访的人站在大院门口面面相觑。
只是大家是来结交林衍,不是来结仇的,自然不好违背主人家的意愿。
有人认为林衍是怕收礼留下话柄,便偷偷送银票给林衍,但依旧被林衍推拒了。
众人也知道临潼的几家生意极好的铺子是林衍的夫人开的,便也明白林衍不是缺钱的主。
又知道林衍和刘知府之间关系匪浅,也没人不长眼敢刁难林衍。
只是,那些想要巴结林衍的人,见从林衍这无从下手,便想着从林衍身边人下手。
宋瑶枝和林衍一早就交代过众人不许收外人的礼,若被发现,永不雇用。
如此一番折腾下来,大家也摸清林衍的习性,不少人都歇了心思。
此番得了解元,林衍和宋瑶枝商议了一番,在大院里宴请了关系较好的同窗和亲朋好友,以及学院的夫子。
近几届的乡试解元都是出自青篱书院,陆山长对此并没有多大的惊喜,但架不住何世清的炫耀。
“老陆啊,你别不稀罕,我这学生可跟你以往的学生不一样,你且看看明年的春闺。”何世清满脸红光地拉着陆山长道。
陆山长见他一副不值钱的样子,就忍不住想要刺刺他,“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咱们南边的学子比起北边的学子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陆山长这一番话也不只是为了刺何世清,而事实也是如此。
青篱书院这十来年有好几个学子夺得乡试解元,可从未出过状元,前三甲也仅出过一人。
这是陆山长这么多年来的遗憾,也是青篱书院的名声始终比不过北方的三大书院的原因。
何世清丝毫不在意陆山长的这一番话,摸了摸胡子,笑呵呵地道:
“我这学生不敢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但却是老夫至今见过最为出色的孩子,你们青篱书院往年出的解元可有过寒门学子的?”
“以往青篱书院出的解元都是世家子弟,他们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寒门学子如何能比得过。
但是阿衍就不同,就算没有我,他一样能在青篱书院独占鳌头,他所欠缺的官场和地方的政策之道,这一年来我已经替他补全,不出意外,春闺绝对会让你有意外之喜。”
陆山长听了何世清这一番话,心中的期冀放大,脸上的笑意亦是逐渐放大。
“承蒙世清兄的贵言,吾且待阿衍春闺捷报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