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 第256章 落鹰涧女帝劝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霍去病、狄青、高长恭与李文忠四人领了霍无忌的军令,片刻不敢耽搁,当即点齐八百典卫精骑。这些骑兵人披黑甲,马覆鳞革,是霍无忌麾下最精锐的亲卫力量,此刻如一道黑色旋风,冲出甘州城,直奔狼烟弥漫的前线战场。

马蹄踏碎荒原的寂静,卷起漫天黄沙。霍去病一马当先,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坚毅与急切。狄青沉默地紧随其后,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四周;高长恭的面具在夕阳下反射着冷冽的光,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眸;李文忠则不断催促着队伍,确保八百骑保持着最佳的冲锋阵型。

此时的战场,已如同一盘进行到残局的巨棋,而执棋者韩信,正立于帅帐之中,目光如炬,凝视着沙盘上敌我交错的态势。

项羽及其残部被围于乌江之畔的垓下,已成瓮中之鳖,插翅难飞。韩信唯一所虑的,便是仍在外部活动的杨大眼、英布所部楚军。这些残军若拼死来援,虽未必能扭转战局,但足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变数。

为彻底扼杀所有可能,韩信运筹帷幄,下达了最终的总攻令:

命悍将章邯统率麾下大军,会同最精锐的重甲骑兵“铁浮屠”、疾如闪电的“黑云骑”以及中军主力“铁骑营”,构筑铜墙铁壁,将项羽死死困在垓下核心,不得令一兵一卒走脱。

令卫青与苏定方这两位擅长机动作战的大将,配合猛将常遇春、神射手薛仁贵,全力围剿试图向落鹰涧方向靠拢的杨大眼与史太岁部,务必将其歼灭于运动之中。

同时,遣柴荣、刘裕、赵匡胤与擅长敌后袭扰的彭越,合兵一处,猛攻天水城,拔除楚军最后的据点,断绝所有念想。

三路大军,如同三只巨大的铁拳,同时砸向摇摇欲坠的西楚势力,只待最后合力,便能将项羽这颗心脏彻底击碎。

霍去病一行四人风尘仆仆地闯入韩信帅帐时,正是各路战报如雪片般飞来的关键时刻。帐内将校林立,气氛紧张如绷紧的弓弦。霍去病径直上前,亮出霍无忌的指令,要求韩信立即分兵救援深陷重围的赵括。

韩信闻言,眉头瞬间锁紧,他甚至没有抬头看完手令,便断然拒绝:“不可!天水未下,落鹰涧楚军未灭,此时分兵,若被敌军窥得空隙,前后夹击,全局皆有倾覆之危!本帅需集中全力,先歼楚军有生之力,余者皆不足虑!”

霍去病踏前一步,手按剑柄,声音冷冽:“韩大将军!这是王爷亲口下的命令,必须救出赵括!您是要阵前抗命吗?”帐内空气瞬间凝固,所有将领的目光都聚焦在二人身上。

韩信缓缓站起身,手按在了霍无忌亲赐的龙渊剑柄之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王爷既将前线指挥权全权授予韩信,战场上,一切便由我说了算。战机稍纵即逝,岂能因小失大?”

“你……”霍去病怒目而视,年轻气盛的他没想到韩信竟敢如此强硬,身后狄青、高长恭也面露寒霜,李文忠则紧张地注视着帐内卫兵的动作。

韩信感受到几人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怒意,语气稍缓,但立场依旧坚定:“霍将军,诸位,此战干系天下大势,你们应比旁人更明白。赵将军处尚有章邯将军策应,更有杨再兴、夏鲁奇等猛将在侧,固守待援绝非难事。待我拿下天水,荡平外围,自会立刻回师救赵将军!”

霍去病冷哼一声,眼中满是失望与决绝:“既然如此,不劳烦大将军了!王爷的将令,我去执行!赵括,我去救!”说罢,他猛地转身,黑色披风扬起一道弧线,带着狄青、高长恭、李文忠三人,冷着脸大步流星地冲出帅帐。

韩信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眉头紧锁。他深知霍去病的勇猛,但也知其年轻冲动,仅率八百骑深入险境,无异于羊入虎口。他即刻召来传令兵,沉声道:“速传我将令与章邯将军,命他即刻分派一支精锐,寻机接应霍去病将军,务必助他救出赵括,不得有误!”

落鹰涧。此处关隘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卫青与苏定方用兵神速,早已抢先一步,占据了地利。

杨大眼与史太岁虽号称有十万之众,但经历连番苦战,部下多是伤兵疲卒,老弱相杂,战力早已十不存五。

前日与林冲、卢俊义的两场遭遇战更是损兵折将,锐气尽失。如今前有雄关阻路,后无粮草援兵,军心涣散,士气低迷到了极点。

杨、史二将无奈,只得商议先行撤退,前往天水城与英布汇合,再图后计。

然而,他们的动向早已被卫青洞察。察觉到楚军意图撤退,卫青立刻下令:命林冲、卢俊义为先锋,率精锐骑兵衔尾追击,缠住敌军;同时飞骑传令给正在侧翼迂回的常遇春与薛仁贵,命其迅速包抄,完成合围。

卫青麾下的士兵皆是久经沙场的夏国边军精锐,战斗力极强。林冲、卢俊义如猛虎下山,率先冲入楚军后阵。楚军本就斗志全无,此刻遭此猛击,瞬间溃不成军,被夏军一路掩杀,死伤惨重,尸横遍野。残部慌不择路,恰好撞入常遇春与薛仁贵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

楚军顿时陷入绝境,伤亡急剧增加。杨大眼与史太岁见状,目眦欲裂,知已无路可退,遂拼死力战,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混战之中,二人正遇上前来截杀的夏将单雄信与罗成。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四将顿时捉对厮杀起来。刀光剑影,马蹄纷乱,直战了六十余回合,难分高下。周围楚军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

正当四人激战正酣,林冲与卢俊义已率部扫清外围,赶至核心战团。杨大眼、史太岁见大势已去,虚晃一招,拼着受伤,终于率领少数亲卫杀出重围,丢下大部溃兵,狼狈不堪地向西逃窜。

林冲、卢俊义、单雄信、罗成四人合兵一处,正要纵马追击,彻底了结此二人,忽闻一道清亮却带着急切的女声自不远处响起:“住手!别打啦!”

卢俊义等人一愣,循声望去,只见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被一群夏军团团围在中间,声音正是从车内传出。士兵们似乎有些不知所措,只是围着,并未动粗。

车帘被一只纤纤玉手掀开,露出一张倾国倾城、却带着悲戚与疲惫的绝美面容——正是西楚女帝,张佛儿。

卢俊义、林冲、单雄信、罗成四人一见是她,心中皆是一惊,慌忙滚鞍下马,快步上前,喝退周围士兵:“退下!不得无礼!”

卢俊义抱拳,语气带着几分尴尬与恭敬:“呃……佛儿姑娘受惊了!”他们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论身份,她是敌国君主;但论及她与摄政王霍无忌那复杂难言的关系,却又无人敢真正怠慢于她。

张佛儿眸光扫过战场,映入眼帘的是遍地楚军将士的尸体,残破的旗帜浸泡在血泊中,她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其中打转,声音哽咽:“卢将军,此地……如今谁是主帅?”

“回姑娘,是卫青将军主持大局。”卢俊义恭敬回道。

张佛儿深吸一口气,强忍悲痛,坚定地说道:“请卢将军即刻通传卫将军,我愿以楚帝的身份,劝降剩余楚军将士——请他暂缓刀兵,予我片刻时间。”

很快,消息传到了中军。卫青与薛仁贵闻讯,亲自策马前来。他们二人与林冲、卢俊义等纯武将不同,身份更为特殊——卫青是霍无忌的小舅子,薛仁贵是霍无忌的姐夫,对于如何处理这位身份敏感的“女帝”,他们需要考虑更多的政治因素。

重视张佛儿,与其说是因她可能与霍无忌有旧情,不如说更看重她“西楚女帝”身份所带来的政治价值。

卫青勒住战马,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张佛儿,沉声问道:“劝降楚军?我等如何能信你?你又如何能保证他们肯听你号令?”

张佛儿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卫将军应当知晓,我与王爷早有约定。他助我铲除项羽,稳坐帝位;我则助他安定楚地。如今项羽败亡在即,其余楚军群龙无首,若见我在此,或可听我号令归降,免去更多无谓的死伤。此乃双全之策,将军何必疑虑?”

卫青与薛仁贵交换了一个眼神,迅速权衡利弊。若真能兵不血刃收服这批楚军,无疑能大大减少己方损失,加速平定进程。二人微微点头,卫青开口道:“好!便依你所言。但若其中有诈……”

“若有异动,将军可随时收回成命,格杀勿论。”张佛儿斩钉截铁。

协议达成,夏军阵中很快竖起了代表西楚女帝的旗帜,士兵们高声呼喊,告知被困的楚军残部女帝在此,令其放弃抵抗。

张佛儿则单人独骑,在夏军小队的“护送”下,寻到了正在收拢残兵、狼狈不堪的杨大眼与史太岁。她望着两位浑身浴血、甲胄破损的将军,心中酸楚,却仍保持着帝王的威仪,陈明利害:“项羽刚愎自用,已陷死地,败亡只在旦夕。两位将军乃楚国栋梁,何必为他殉葬?我乃先楚正统,若二位愿效忠于我,非但可保全身家性命,他日安定楚地,二位仍是高官厚禄,荣华不尽。”

杨大眼与史太岁早已山穷水尽,身心俱疲。项羽败局已定,继续抵抗只有死路一条。如今有张佛儿这位名正言顺的女帝出面劝降,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台阶,卸下了“背主求荣”的道德枷锁。二人对视一眼,长叹一声,终于抛下兵器,在阵前对着张佛儿单膝跪地,宣誓效忠:“臣等……愿奉女帝陛下号令!”

与此同时,天水城下的战斗已进入白热化。夏军重兵围城,却故意网开一面,留出北门方向,意图诱使守军出逃,以便在野战中歼灭。然而守城主将英布并非庸才,他深知天水城一旦失守,楚军将彻底失去最后的立足之地,因此拒不中计,下令死守到底。

城内的赵云与马超已接到了诸葛亮要求全军撤回蜀中的命令。二人深知大局已不可为,曾试图劝说英布一同突围。但英布感念项羽知遇之恩,执意要在此地与城共存亡,以待项羽可能发生的奇迹。无奈之下,赵云与马超只能带着自己的亲卫从北门强行突围。

突围过程惨烈异常。甫出城门,便遭遇了夏军将领秦明、史文恭、高欢、陈霸先、史进等人的层层拦截。赵云银枪如龙,马超金枪似虎,二人联手,左冲右突,悍勇无比,接连击退数将。城头上的英布见情况危急,也下令弓弩齐发,出城冲杀一阵,拼死为他们暂时撕开了一道缺口。赵云、马超趁机率领残部,奋力杀出重围,向西疾驰而去。英布则且战且退,再次退回城中,继续他的绝望坚守。

刘裕与赵匡胤得知赵云、马超逃脱,当即请命率轻骑追击,却被韩信制止了。

“穷寇莫追,更何况是赵云、马超这等万人敌?让他们回去给诸葛亮报信吧!”韩信站在指挥车上,目光依旧聚焦于天水城墙,“当务之急,是拿下此城!传令各部,加紧攻城!日落之前,我要站在城头上!”

军令如山,夏军对天水城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击。投石机日夜不停地咆哮,箭矢如蝗虫般飞上城头,冲车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已是千疮百孔的城门。整整一日的激战,城墙上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双方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就在韩信考虑是否要采用水攻之策,筑堤掘河以淹天水之际,一骑快马飞驰而来,带来了意外的消息——薛仁贵将军正护送西楚女帝张佛儿,已抵达大营之外。

韩信的眼中,瞬间闪过一道惊喜的光芒。他知道,破城的钥匙,或许已经送到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