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安隆吞吞吐吐的样子,绾绾横眉一竖道:“有什么问题吗?”
“没,没没有。”
安隆下意识回答完以后,又赶紧说道:“大王,各家经典精深奥妙无比。
常人能看懂其中十之一二已是难得,更何况统合所有,重新校订天魔策。”
阻止的话,他这小身板是阻拦不了了,但这其中的困难还是得提出来的。
不然的话,到时候找他要成果。
结果交上去一坨扯淡玩意儿,受罚怎么办?
这也是他这么快就怂了的原因。
没办法,魔门中人的刑罚,哪怕他是个老魔头都受不了。
或者说正是因为他是老魔头,所以才更了解那些刑罚能把人摧残的有多狠。
生不如死都能算得上是最轻的描述了。
至于重新校定天魔策的难度?
石之轩要是不强行融合补天花间两派的功夫,只练一门的话,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走到精神分裂的地步。
可偏偏他不仅走火入魔,还成了精神分裂的疯子。
就这,石之轩融合的还是从天魔策里面经过历代的掌门级数高手参悟(修订)的完整武功,而非天魔策原本。
而石之轩被这两门武功搞疯了的情景,作为他小弟的安隆比谁都清楚。
所以关于天魔策这玩意儿安隆的确心热,但观看起来他也是慎之又慎。
毕竟论资质,论才情,他跟石之轩属实差的有点远。
所以让他主持重新修订天魔策这种大事儿,是不是有点太看得起他了?
而且黄系武功跟并列的金、古、梁、温几人相比,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黄系武学特别能扯淡。
以及特别唯心。
但凡是高深武功到了最后,都会在思想理论和心灵修持上猛猛使劲。
天魔策这个原始版本不过是一个人读书感悟的东西,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就更是如此。
大唐双龙别看开篇就在说什么双龙练武年纪太晚,练起来很困难,以后的成就会很小。
因为他们根骨已经定型了,但这纯粹是在扯淡。
根骨?
那玩意儿在黄易的世界观里,更多时候像是个门槛。
或者说是用来衡量普通人极限的标尺,而非决定非凡之人成就的天花板。
真正重要的是想象力和理解力,以及心灵上的坚持。
毕竟黄系武学的核心,从来不是筋骨皮,而是心、神、意、气。
长生诀靠的是悟性和机缘,战神图录直接观摩天道运行,慈航剑典修的是生死关的情感和至诚意念,道心种魔大法玩的是精神分裂和道魔转换。
哪一个是正儿八经打熬筋骨、按部就班就能练成的?
就算是石之轩搞得不死印法,他的本质说是什么阴阳二气的生死转换。
但实际上这鬼东西的本质是骗。
骗自己,骗他人。
因为真气在黄的笔下是天然具备两种性质的,即生死二相。
是哪怕不含任何属性的武功练出来的真气都具备这两种性质。
所以真气在自己体内的时候可以延年益寿,但只要经过经脉穴窍的转化打出去,那就是杀人利器。
这也就是不死印法转换他人的死气,为何能够给自己续航的原因。
因为他们的本质都是真气,所谓的生气死气只不过是真气的两面罢了。
石之轩是在通过自己的操作,欺骗对方经过经脉穴窍转化后呈现死之一相的真气转为生气。
以此来实现真气在阴阳生死上的快速转换,好让自己的气血生生不息。
简单做个比喻,关于北冥神功现在给它添加的一个经典限制就是。
每个人的真气上面有着个人的精神烙印,所以越吸越多之下。
洗不掉这个精神烙印,那就等于把自己的武道前途给断了。
嗯,石之轩的不死印法相当于把真气里面的这些精神烙印给骗了。
这也是他为啥越来越疯,为啥一定要拜入佛门,用佛门理论统合他一身武功的原因。
毕竟本来花间派和补天阁的武功,就讲究一个精神理论和心灵上的修持。
然后他还专门玩儿这种骗术,骗的还是有两种鲜明意志的两个人。
具体一点来说,相当于骗两个完全教义相反,一见面就要分生死的狂信徒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而天底下玩儿骗术最好的莫过于各种宗教。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佛门的骗术已经内卷出了新高度。
然后有一句话说得好。
离得远了,看什么东西都神圣,都神奇。
离得近了,那真是什么东西都是丑逼。
石之轩离得近吗?
佛魔两道,他哪一家挨得不近?
魔门身肩两派传承,在佛门里面也是净找那些高深理论看。
再加上他本身在朝中当官的时候,玩儿的还是纵横骗人那一套。
骗同僚、骗皇帝、骗敌人、骗天下人。
后来的精神分裂维持几个身份,以及收徒等事,同样是在骗。
骗徒弟,骗自己。
骗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也骗了,石之轩轻易的达成了这个境界。
但很不幸的一点在于,石之轩骗自己的时候,搞得人设有点过于多了。
所以。
“大王明鉴,不是安隆胆敢推托。
而是为我圣门千百年计,此事当另找一个有能之人主管。”
感应到绾绾停留在身上的目光,安隆语速极快,一脸狂热的诚恳道:“大王重新校订天魔策,乃是我圣门开天辟地的大事业。
也是足以流传后世,光耀万古的伟业。”
自古以来彰显统治者功绩的无非就是砍人、修奇观、修书这几种操作。
修书又分为修史、立典、定规等等。
安隆几乎是吼出来的,唾沫星子横飞。
试图用宏大叙事和绝对忠诚来掩盖内心的恐惧。
“修史以正名,立典以传道。
大王您如今要重校《天魔策》,是立典、定规的无上伟业。
也是奠定我圣门万世不易之基石。”
越说越顺,安隆仿佛真的被自己勾勒出的宏伟蓝图所感染。
但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惊惶却出卖了他:“这等功业,当由我圣门共主。
也就是大王您,以无上神通和智慧。
亲自裁定乾坤,一锤定音,方能彰显其至高无上的权威与正确。
微臣……微臣何德何能,岂敢僭越,行此代主立言之事?
此非人臣之道啊。”
这活儿太重要了,重要到只有您亲自来干才名正言顺。
我安隆要是干了,那就是不知尊卑、心怀叵测。
重重叩首,那声音大的都传出屋外,但地板却是连灰尘都没有溅起来。
足可以见得安隆现在有多么的小心翼翼,生怕一点点的“突出表现”就让自己去干这要命的活。
嗯,让安隆去校订《天魔策》。
就等于让一个普通的现代心理医生去整理弗洛伊德、荣格、拉康,以及一堆邪教头子的未经过滤的笔记手稿。
还要融会贯通,写出一本能让普通人安全修炼《终极潜意识操控术》的教科书。
“这等大业,微臣能做些整理典籍、跑腿传讯、端茶递水之事。
已经是三生修来的福分,哪里敢妄自担任主官职责。”
声音带着无比的诚挚与敬畏。
只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跟石之轩这个演技派混的久了,安隆的演技也不是盖的。
定定的看了两眼安隆以后,绾绾把桌上食物炫了个精光,才开口道:“以后在我面前说话不必这么弯弯绕绕。”
这话一出,安隆的头低的更低了。
“你是圣门之中难得的人才,又是为我考虑,我岂会不听你之言。
难不成你以为我是桀纣之君吗?”
魔门的两派六道最开始虽然是小团体,但到底还是正属于正常人。
而经过这么久的时间磋磨下,现在哪怕安隆这个官商勾结、低买高卖、囤积居奇。
有的时候商业竞争不过,还出盘外招杀人的所谓商人也是显得那样眉清目秀。
不过这话安隆可不敢接,赶紧回道:“大王之圣明,犹如日月当空,烛照万里。
微臣愚钝,惶恐不能及万一,唯有竭尽驽钝,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这些事情你们去办,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面。”
上面已经决定了,就由你去重修天魔策。
至于军事?
也就是伐山破庙,搜罗一切能搜罗的东西。
南方作为当年北方的逃难之地,可是涌进来了不少好东西。
再加上南面虽乱,但比起北面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以及当年隋朝快速一统的原因。
这些好东西可没有彻底失传,顺藤摸瓜之下,绾绾才知道大隋天下是何等的富庶。
不顾安隆煞白的脸色,绾绾继续讲了下去。
“这件事情是拖不得的,师妃暄那小娘们儿,靠着那一套理论和武功不知道拉了多少人心。
甚至连向雨田都做了叛徒。”
特么的,堂堂的魔门邪帝成天跟着佛门的人玩,简直是不把她这个大王放在眼里。
面对这话,安隆赶紧把自己当成木头人。
有些人不要说投靠佛门,哪怕是走的近一点。
甚至不过是心里面念两句阿弥陀佛,在魔门里面也是妥妥的叛徒。
但有些人跟佛门的高僧交好,说佛门的好话。
甚至直接替佛门做事,那也是不能叫人家叛徒的。
谁敢说谁就是找死。
不过这一次说的人安隆打不过,所以他只好做一个木头人了。
“当今天下,乃是大争之世,强者存,弱者亡,一丝一毫的时间都不能浪费。
不过你也说的也有道理,这种大事儿的确是要找一个有能力的人管。”
本来已经心死的安隆等绾绾话音一落,当即再叩首道:“大王圣明。”
“恰好国师也快来了,此事就由国师主管,你从旁辅佐。”
“微臣遵命。”
虽然不知道哪儿又蹦出来了个国师,但安隆还是赶紧领命。
无论如何,总算摆脱了这跟火山口没区别的位置。
而且看绾绾如此自信国师能力的样子,说不定他还真能靠着在一旁打杂,多参悟出一些天魔策上的武学道理。
说曹操曹操到,无声无息之间,两个声音响起。
“微臣参见大王。”
安隆虽然还不知道所来之人是谁,但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事儿稳了。
嗯,魔门中人也是颜值动物,或者说魔门放纵欲望之下。
对于音色这些外相的追求,他们比起常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魔功修炼到高深之处,本就能淬炼形体,优化气质,更不乏专门惑人心神的媚功、幻术。
因此魔门之中,俊男美女的比例远高于外界。
毕竟音、色对于魔门中人来说是一种上佳的资源,而且他们对这种资源的利用也是毫不吝啬。
所以声音动听、容貌出众,在魔门内部几乎可算是一种硬通货和实力的侧面证明。
两个声音同时响起,重叠之下,非但不显杂乱,反而是音色、语调分明。
一个声音清越,另一个声音沉稳。
而且这两个声音他好像都听过,有着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这岂不是说来的人跟他还有旧?
魔门中人的交情虽然不值钱,但人情社会嘛。
只要想办法走动走动,关系那不就近了吗?更何况他们还是旧相识。
“好了,安隆起来见过朕的左右国师。”
得了绾绾的允许,安隆也是赶紧起身向未来一段日子自己的顶头上司行礼问好。
站队这种事儿在魔门里面可比其他地方更重要,毕竟魔门里面的穿小鞋大部分都是以杀人为起手操作。
“安隆见过两位……”
郑重行礼,看到两位旧人面目的安隆话实在是说不出口了。
毕竟旧人的确是旧人,但跟他的交情有还不如没有。
一位峨冠博带,留着五缕长须,面容古雅朴实,身穿宽厚锦袍。
身形比常人高挺不少,颇有出尘飘逸的隐士味儿的老人。
看安隆这副呆滞的样子,首先开口道:“贫道宁道奇,见过安总管。”
安隆是财政大臣,所以平常大多数时候尊称他为安总管,算是人情世故的一部分。
旁边一副慈眉善目,与世无争的和尚也是同样开口道:“老衲了空,见过安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