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中家那场令人窒息的打骂风波,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在四合院邻里间荡起几圈涟漪后,便渐渐平息了。
陈小满家的日子,也重新回到了上班、顾家的平静轨道上。
陈中华似乎忘记了那日的惊吓,又恢复了活泼好动的天性。
然而,这份平静没过多久,就被轧钢厂里一件更大的事情打破了。
这天上午,陈小满正在医务处处理一个工人不小心被铁屑划伤手臂的伤口,廖佳佳在一旁麻利地递着消毒纱布和药水。
诊室的门被敲响,进来的是厂办的一个年轻干事,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
“陈科长,”干事的声音压得有点低,“杨厂长让我通知您一声,上面,有大领导下来检查工作!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他们都在大门口候着呢!
厂长特意交代,如果领导问起医务处或者……
或者药圃相关的事情,请您务必做好准备,可能随时需要您过去汇报!”
“大领导?”陈小满手上的动作没停,熟练地给工人包扎好,但心里也是一凛。
能让杨为民厂长亲自在大门口恭候,还特意派人来通知他的,这级别绝对不低。
“知道了,谢谢,我们随时待命。”陈小满沉稳地应道,示意廖佳佳送那位工人出去。
干事匆匆走了。
诊室里,陈倩和廖佳佳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带着点紧张和好奇。
“看来动静不小啊。”陈倩低声说。
陈小满点点头,走到窗边,望向厂区主干道的方向。
果然,远远地能看到厂门口停着几辆黑色的轿车,虽然看不清车牌,但那沉稳的气派和周围簇拥的人群,都彰显着来人的身份。
厂长杨为民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正微微躬身和一位从轿车上下来的、同样穿着干部服、气度不凡的中年人握手寒暄。
旁边,副厂长李怀德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热情又不失恭敬的笑容,正侧身引路。
陈小满认得那位领导,是在市里工业系统会议上见过的人物,姓王,职位很高,主管的就是生产安全和后勤保障这一块。
他这次下来,显然是带着任务,对轧钢厂进行全面的视察。
“药圃……”陈小满心里默念着这两个字。
自从被纳入国家计划后,那里就不再是他能随意进出的地方了。
但作为最初的开拓者和技术顾问,他的名字和成果,显然已经被汇报到了相当高的层面。
王领导此行,会不会特意关注这个点?
杨厂长特意派人来通知他,恐怕不是无的放矢。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通了药圃那边新设立的直通管理办公室的号码。
接电话的是那位派驻的专家组长,姓张。
陈小满简明扼要地说了领导可能视察的情况。
“陈顾问放心,”张组长的声音很沉稳,“这边一切按最高标准运行,数据记录完整,现场整洁有序。
领导如果来,我们有充分的准备做汇报。
当然,也需要您这位‘创始人’从技术角度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明白,我这边随叫随到。”陈小满放下电话,心里稍微踏实了些。
国家接管后,药圃的管理确实规范多了。
接下来的时间,医务处的工作照常进行,但空气里似乎弥漫着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息。
厂区的广播里不时播放着激昂的音乐和鼓舞士气的口号。
工人们干活似乎都格外卖力,车间里机器轰鸣的声音似乎也比往日更整齐有力一些。
陈小满处理完几个陆续来看病的工人,刚想静下心来整理一份材料,桌上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陈科长!我是厂办!领导现在要去参观三车间和动力车间,之后行程安排是……
视察医务处和了解药圃项目!
请立刻做好准备!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陪同领导,大概十五分钟后到医务处!”电话那头的声音又快又急。
“好,收到!”陈小满放下电话,立刻对陈倩和廖佳佳道:“快!把诊室再整理一遍,所有物品归位!
资料柜锁好!
保持安静有序!”
陈倩和廖佳佳立刻行动起来,动作麻利而紧张。
诊室很快被打理得更加整洁明亮,空气中消毒水的味道似乎都淡了些。
果然,不到十五分钟,一阵由远及近的、带着寒暄和介绍的说笑声就从走廊传来。
诊室的门被推开,厂长杨为民率先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侧身引着那位王领导。
王领导身材不算高大,但步履沉稳,目光锐利而平和,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气度。
他穿着深灰色的呢子大衣,里面是笔挺的中山装。
副厂长李怀德紧随其后,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神却飞快地扫视着医务处的环境,似乎在评估是否够格。
“王主任,这就是我们轧钢厂的医务处了。”杨为民介绍道,“虽然条件有限,但在保障全厂职工健康、处理突发工伤方面,一直尽职尽责。
这位是我们医务处的负责人,陈小满科长。”
陈小满立刻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微微躬身:“王主任好,杨厂长好,李副厂长好,欢迎领导莅临指导。”
王主任的目光落在陈小满身上,带着一丝审视,随即露出温和的笑意,主动伸出手:“陈科长,你好。你的名字,我可是听说过的。”
他握手的力度适中,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感。
“不敢当,都是分内工作。”陈小满谦虚道。
王主任环顾了一下整洁的诊室,又询问了日常接诊量、常见病处理、药品储备以及应对突发工伤的预案。
陈小满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回答得简明扼要。
王主任听得认真,不时点头。
李怀德在一旁适时地补充道:“王主任您放心,我们厂领导一直非常重视职工健康保障工作,对医务处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的!
小满科长能力也很强,把这里管理得井井有条。”
王主任点了点头,目光转向陈倩和廖佳佳:“这两位是?”
“这是我们医务处的陈倩医生,”陈小满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护士廖佳佳同志。
目前护理工作主要由廖佳佳同志承担,她一个人承担了非常多的工作,非常辛苦,也非常尽责。”
王主任看向廖佳佳,和蔼地问道:“廖佳佳同志,一个人负责全厂的护理工作,压力很大吧?
有什么困难吗?”
廖佳佳没想到领导会直接问她,脸一下子红了,但很快镇定下来,站得笔直,声音清晰地说:“报告领导!
压力是有,但这是我的职责!
困难……
就是有时候忙起来确实有点顾头不顾尾,但陈科长和陈医生都很照顾我,尽量帮我分担!
我……我能克服!”
她的回答朴实无华,带着基层工作者特有的韧劲儿。
王主任赞许地点点头:“嗯,很好,爱岗敬业,克服困难,精神可嘉。
厂里也要多关心一线同志的实际困难。”
后面这句话,他是对着杨为民和李怀德说的。
两人连忙点头称是。
在医务处停留的时间不长,但王主任显然对这里高效、有序的运行状态和人员的精神面貌表示满意。
接着,他话锋一转,看向陈小满,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重视和期待:
“陈科长,我这次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实地了解一下你们那个药圃的情况。
那个被纳入国家急需药材保障计划的药圃,是你一手搞起来的吧?
解决了大问题啊!走,带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