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小满升任医务处副处长后,他留下的医务科科长位置自然空了出来。

这个位置虽然级别不算顶高,但在具体事务上权限不小,尤其是在轧钢厂这样的大厂,直接关系到一线医疗资源的调配和日常管理,盯着的人自然不少。

这天,医务处召开了一次内部工作会议,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人事安排是重头戏。

处长主持会议,陈小满,陈倩,西医那边资格较老的两位主治医师,以及几位骨干医生护士代表列席。

会议进行到后半段,处长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小满身上,然后缓缓开口:“小满同志高升,是我们医务处的光荣,但他留下的医务科科长位置不能空悬。

科里日常事务繁多,需要一位熟悉业务、有责任心、能服众的同志尽快顶上。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考虑,”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坐在陈小满下手位置、一直安静记录会议内容的陈倩,“我个人提议,由陈倩同志暂代医务科科长一职,主持日常工作,大家议一议吧。”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陈倩是处里的老人了,业务能力扎实,做事细致,人缘也不错。但

更重要的是,在座稍微有点心思的人都知道,陈倩是处长的外甥女。

这个“提议”的分量,不言而喻。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新任副处长陈小满。

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陈小满面色平静,仿佛早就料到。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迎着处长的目光,又看了看略显紧张的陈倩,沉稳地开口:“我同意处长的提议。

陈倩同志在医务科工作多年,熟悉各项流程,工作认真负责,专业能力也经得起考验。

由她来暂代科长职务,我认为是合适的,能够保证医务科工作的平稳过渡和有效运转。”

陈小满这一票“同意”,像是一锤定音。

他作为前任科长、新晋副处长,他的认可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西医那边的王医生和孙医生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们心里门清陈倩和处长的关系,也明白陈小满这票的分量。

公开反对?

不仅改变不了结果,还会同时得罪处长和新上任、势头正盛的陈副处长,以及未来顶头上司陈倩,绝对是赔本买卖。

两人几乎是立刻表态:

“陈倩同志确实不错,我同意。”

“嗯,我也同意,陈倩同志工作能力有目共睹。”

其他几位代表一看这架势,自然也没有异议,纷纷表示同意或弃权。

处长的提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处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既然大多数同志都同意,那少数保留意见的同志也要服从集体决定,积极支持陈倩同志的工作。

从今天起,陈倩同志就正式代理医务科科长职务,希望大家配合好她的工作,把医务科的事情办好!”

他特意强调了“集体决定”,堵死了任何可能的后续非议。

陈倩站起身,有些激动也有些忐忑地表示了感谢和决心。

会议继续进行。

处长又提到了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人手短缺。

“现在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手!”处长皱着眉头,敲了敲桌子,“小满升职后,他原来负责的一部分诊疗任务暂时由其他医生分担,压力很大。

陈倩代理科长后,行政事务也会占用她相当精力。

最关键的是,护士队伍严重不足!门诊、药房、注射室、病房都反映忙不过来,尤其是夜班和节假日,简直捉襟见肘!

病人意见很大,同志们也累得够呛,长此以往,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

陈小满深有感触地点点头。

他这几天处理任务,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排班表上永远填不满的空白和护士们疲惫不堪的脸色。

“所以,”处长看向负责行政和人事对接的同志,“人事问题刻不容缓!

特别是护士!

马上给厂人事处打报告,说明我们医务处的实际困难和紧迫需求,请求尽快补充人手!

目标很明确:至少再招两名有经验、能立刻上手的护士!

要快!不能拖!告诉他们,这是保障全厂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硬任务!”

“是,处长!会议结束我马上去办!”负责的同志立刻应下。

会议在略显沉重的气氛中结束。

走出会议室,陈倩立刻被几个关系好的同事围住道贺,她脸上带着笑,但眼神里也透着一丝压力。

王医生和孙医生则没什么表情地快步离开,显然对这个结果虽无异议,但也谈不上多高兴。

陈小满走在最后,看着眼前的情景。

他投了陈倩的同意票,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稳定过渡、不得罪顶头上司、陈倩本身能力也够用。

但他心里也清楚,西医那边两位医生只是碍于形势投了票,心里的疙瘩未必解开了。

而最迫切的,还是人手问题。

两名护士只是杯水车薪,但也聊胜于无。

他知道,接下来,如何协调好内部关系,如何顶着人手短缺的压力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如何推动人事处尽快落实招聘,都是他这个新上任的副处长要面对的实实在在的挑战。这“官”,可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