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农村三代人 > 第402章 完成使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快速的朝着爷爷家走去,刘旭这才明白,为什么刚才在学校时,二姨夫总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原来,他早就知道爷爷死了,只是瞒着自己,不想让自己这么早就知道。为什么,刚才下了车,妹妹会在路边等自己,这是二姨夫让妹妹来的,他想让妹妹告诉自己,爷爷的死讯。

爷爷死了,自己还没有来得及,见他最后一面,他就这样死了。刘旭流着泪,心里更是难以相信。待到了爷爷的家门口,他看到爷爷家的两扇大门,门上各自贴了一张纸钱,这是村里的风俗,谁家死了人,都要在门口贴纸钱,爷爷死了,爷爷是真的死了。

“爷爷,爷爷。”刘旭哭喊着,冲进了院子,又冲进了屋子,跪在爷爷的遗体前,嚎啕大哭,泣不成声。

“爷爷,爷爷,你,你怎么不,不等等我,你怎么不等我回来啊?爷爷,你起来啊,起来再看看我。”刘旭哭喊道。

一旁的孝子孝孙,国增,国长,金双等众人,也都披麻戴孝,哭作一团。

“爷爷,爷爷啊。”刘旭的眼泪哗哗流着,像是决了堤的河水,倾泻而下,他无法接受,爷爷这样的突然离去。

“旭啊,起来吧,你回来了,你爷爷能听到。”一个叔伯奶奶,文彬的媳妇孟氏,将刘旭拉了起来。接着,给他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孝帽子。

文信生于1938年的夏天,死于2009年的秋天,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七十一年。倘若他没有得病,倘若他没再犯病,或许,他还可以多活几年,起码能活到,长子长孙刘海旭,高中和大学毕业,活到孙子挣了钱,能好好的孝敬他。

这71年里,文信的一生是不幸的。生下来四天后,生母便去世,文信从小就没了娘,是个真正没娘的孩子。能在出生之后就活下来,对于文信来说,已经实属不易。从小没娘,缺衣少食,没人疼爱,他便自幼体弱多病。一生当中,有好几次,都是在鬼门关外徘徊。

之后,文信渐渐长大,过继给了堂叔会堂。在会堂夫妇的操持下,在大哥文店夫妇的计谋下,文信又在不知情中,以骗婚的形式,娶了春兰。

一场骗局之下,春兰自然是受害者,可文信何尝不是受害者?就连他最后的死,都跟春兰有关。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娶了知书达理的千金,这原本就是一个错误,其双方的命运,也注定是悲惨的。

而这个错误,在春兰父母刘鸣琴夫妇,传统封建的思想下,并没有得到更正,做到及时止损。反而是一错再错,错上加错,终究酿成了一场,影响了三代人的大错。

春兰得知自己受了骗,想要离婚,但父母却不同意。鸣琴夫妇不会考虑,女儿过的好不好,幸福不幸福,他们考虑的,只是自己的颜面,只是那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思想。折腾了几年,春兰在离婚无望后,便疯了,得了精神病。

当然,春兰也自杀过几次,想要一死了之,彻底解脱这两个家庭。但当她把襁褓之中的国增,放在河边,自己则朝着河水深处走去时,国增的啼哭声,还是触动了她母爱的心弦,她才不得不,继续活了下来。继续守着这个令她厌恶,一辈子都没瞧得上的刘文信,继续过日子。

媳妇看不上自己,又得了精神病,每天疯疯癫癫,要死要活的,文信能怎么办?只能将就着过日子。这一将就,就是四十多年。

这四十多年里,自己相继有了国长,金双,这一双儿女,算上长子国增,自己共有三个儿女。而后,国增和国长,也都娶了媳妇,每个人又分别给自己,生了孙子孙女。

想想自己这一辈子,也行啊,算是圆满。婚姻虽然不幸福,但好在,生下了三个儿女,生下了四个孙子孙女,自己这棵大树上,繁衍出的枝枝叶叶,算是都看到了。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文信的丧事,办的中规中矩。两个儿子国增和国长,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只能按照村上的风俗,来办老爹的丧事。既不好,也不差,随大流而已。守孝三天,供亲戚朋友前来吊唁,接着出殡,下葬,送老爹一路走好。

出殡的前一天晚上,刘旭来到了爷爷的灵前,他要再为爷爷,守最后一夜的灵。等到了天亮,爷爷的遗体,将会从冰棺换到棺材里,而后棺材下葬,埋进祖坟的坟地里。从此以后,自己就再也,不能守着爷爷了。

坐在灵棚里,刘旭跟姑姑金双,一起叠纸钱。姑侄俩人情不自禁的,说到了文信之前的往事。聊天中,刘旭才得知,原来今年夏天的时候,自己在唐山打工时,爷爷就病危过一次,也是住进了医院,差点没抢救过来。

姑姑哭着道:“见你爷爷快不行了,我就去外面的寿衣店,买来了寿衣,想在你爷爷临走前,穿上寿衣走,不能光着身子走啊。”

“那爷爷现在穿的这身寿衣,就是你当时买的?”刘旭问。

金双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嗯,我买来了寿衣,他却突然好了,人们都说,这寿衣,是给你爷爷冲喜了。后来就出了院,这身寿衣,就挂在了东屋的墙上。”

刘旭这才想起来,自己从唐山回来后,去爷爷家,看到东屋的墙上,挂着一个大包裹,原来,那是爷爷的寿衣。原来,姑姑买寿衣的时候,自己差点就见不到爷爷了。

“我从唐山回来后,你们怎么不说啊?”刘旭埋怨起了姑姑。

“唉,跟你说这个有什么用,那时候,他不是好了吗?”金双道:“唉,这事啊,也不能怪你奶奶。要怪,也怪我们这些做儿女的,知道你爷爷得了这个病,得吃热乎的,吃软和的,稍微吃不好,就会犯病,一犯病,没准就要了命。我就应该把你爷爷,接到我家,我每天伺候他,我给他做热乎饭。”金双说着,又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夏天的时候,家里自己种的豆角熟了,我还给我爷爷炒豆角了。”刘旭不禁想起了几个月前,自己给爷爷做饭的场景,啜泣着道:“我先是用热水,把豆角焯熟了,再放上油,炒烂糊了给爷爷吃,我现在还记得啊,爷爷坐在我家院子里,吃着炒豆角,吃着热乎的大馒头,吃的那个香啊。”

“唉,你爷爷啊,得你的计了。”金双哭着道:“他活着的时候,总是跟我说,这些孙子孙女,顶数你疼他了,他也是最疼你的。他还说,盼着自己能多活几年,能看到你毕了业,结了婚,再盼着你,给他生个重孙子。”

“是。”刘旭擦了擦眼泪:“我跟爷爷说,让他好好活着,等我上了班,挣了钱,带他吃大席,他,他怎么不等等我啊?”

“没那个命啊,你爷爷从小,命就苦。”金双擦了一把泪:“吃了一辈子的苦,受了一辈子的累,跟你奶奶,拌嘴吵架,稀里糊涂的过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拉扯大了儿孙,他该享福了,却又得了这个病,又这样无声无息的走了。唉,要是你奶奶在做饭上,能随和着他点,没准,他还能再多活几年,唉。”

“这就是命啊,老姑,这就是我爷爷,这一辈子的命。”刘旭道:“他这一辈子,他的使命,就是生下我爸爸,生下你们这三个子女,把你们都养大成人,让你们结婚生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和后代。他完成了他的使命,所以心无牵挂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