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太阳威力减弱后,涩度才外出劳作。
回到家,尽管涩度体质强健,仍热得汗流浃背。
他用井水从头淋到脚,才感到些许凉爽。
下午三时多,众人重返田地继续劳作。
但棒梗两人明显没了干劲,劳作时懒散。
他们干一分钟歇十分钟,一下午下来进度几乎未动。
而涩度这边,仅凭蛮力已耕了三亩地,完成了十分之一的工程。
照此速度,他很快能完成所有任务,剩余时间可自由安排。
张雨真也未闲着,协助涩度,主要是帮他捡树根,在一旁为他加油打气。
临近收工时,黑子出现,对涩度的进度惊叹不已,称赞他比村里的老黄牛还厉害。
涩度谦逊表示这只是开始,若全力以赴,三百亩地也不在话下,但这话他并未说出,以免被人当作苦力。
涩度转而问黑子来此缘由,黑子答说是老支书派来查看进度和质量的。
但一看涩度的开荒成果,他认为已无需检查,涩度做得比他父亲还好,按此速度,很快能完成任务。
涩度笑骂黑子别乱认亲戚。
被开玩笑后,黑子并未动怒,只是笑着去检查其他两人的工作进度。
不久,黑子脸色阴沉地返回,对涩度抱怨道:“叶哥,那两人真是和你一起来的知青?效率差太多了!”
“他们忙了一整天,连一亩地的三分之一都没完成,还不到你的十分之一。”
“我提醒他们,他们还不理我,真是让人无语。”
“以前听说有差距,我还不太明白,现在算是见识了真正的差距。”
“和你相比,他们简直就是累赘。”
“这事我得跟老支书反映,这样的工作态度怎么行?”
“照这个速度,别说秋收前完成,一半都悬。”
“到时候土地冻结,还耽误明年春播呢。”
涩度对此并未多言,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们消极怠工,与自己无关。
这时,张雨真走来,先与黑子打招呼,然后对涩度说工具已帮他收拾好,提醒他走时带上,并表示自己先回去,明早再来找他。
涩度答应,两人约定明日相见。
望着张雨真远去的身影,黑子露出古怪的表情,问涩度是否与张雨真有特别关系。
涩度连忙否认,并警告黑子不要乱说,以免影响张雨真的名声。
黑子神色急切,劝涩度不要与张雨真走得太近,称她家里是个“大坑”,容易栽跟头。
涩度好奇,追问详情。
黑子表示,张雨真在周围地区小有名气,但家里情况特殊。
涩度追问特殊在哪里,黑子卖关子后,开始讲述张雨真家的情况。
想娶张雨真的小伙子众多,几乎排满整个村子。
有人甚至愿出五张狼皮作彩礼。
但张雨真不是不想嫁,而是有个无人愿答应的条件。
正因如此,她至今未婚。
黑子讲述后,涩度终于明白一切。
张雨真的故事得从她父亲讲起。
他父亲是个有名的猎人,每次 ** 几乎满载而归,家境殷实。
也因此,他娶到了当年的村花,张雨真的母亲。
婚后,他们很快有了双胞胎女儿,长得漂亮可爱,令人羡慕。
若一切顺利,他们虽不能大富大贵,但过上小康生活绰绰有余。
然而,意外总是难以预料。
张雨真的母亲生产双胞胎时准备不足,虽保住性命,却元气大伤,落下病根。
张雨真的父亲为给妻子治病,尝试各种方法,但效果不佳。
后来得到一个偏方,需用即将冬眠的野熊熊胆作药引。
这熊胆非同寻常,必须是即将冬眠但未冬眠的熊的胆。
因为此时熊为了冬眠积攒大量营养,熊胆效用最高。
张雨真的父亲深信,此时猎熊取胆能治愈他母亲的疾病。
然而,即将冬眠的熊胆虽珍贵,取胆的风险也极高。
老练的猎人通常会等到熊冬眠后,在仓库中将其捕获。
无人敢于正面挑战这种皮厚力大的生物,因为即便 ** ,也可能只造成轻伤。
而且,别看熊体型庞大,奔跑速度却远超人类。
一旦被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熊掌巨大,轻轻一拍就能致人骨折。
夏日里,猎人遇见熊大多选择逃避,正面交锋九死一生。
冬眠前的熊最为强壮,脂肪积累一年,力量爆发增至平时的15倍,危险性大增。
普通时期猎熊已属危险,冬眠前更是几乎无生还可能。
张雨真的父亲起初犹豫,深知此时猎熊的风险,但看到妻子憔悴的面容,他下定了决心。
他不惧危险,为妻子健康愿意冒险。
不顾家人劝阻,他带上工具上了山。
多年的 ** 经验让他有信心,即便不敌也能逃生。
他知道熊通常在10月底至11月初冬眠,不愿让妻子再受一年病痛折磨。
林中寻熊不易,遇见是缘分也是考验。
那天,张雨真的父亲上山不久便遭遇了正在捕食的老熊,准备冬眠前的最后一餐。
遗憾的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老熊此时的凶猛。
尽管他凭借多年经验与之周旋,但仍不敌老熊的强大力量。
张雨真的母亲预感此行凶险,未能劝阻丈夫,只能求助于同村村民,希望追回丈夫,但为时已晚。
当村民们找到他时,他已失去大半身躯,未留遗言,家中留下孤儿寡母痛哭不已。
这正如俗话所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找苦命人”。
老张家的支柱倒塌,生活已足够悲惨,但命运似乎仍不满足,继续给予打击。
张家有两个女儿,双胞胎姐妹,张雨真和张雨初,她们几乎长得一模一样,天生丽质。
父亲去世后,张母因悲伤过度而病倒,本就虚弱的身体几乎难以支撑。
幸运的是,张父生前积攒的家底和村民们的热心帮助,让张母在求医问药数月后得以保命,但也耗尽了家中最后的积蓄。
那时,张家姐妹才七八岁,面对家庭变故,她们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务。
家中失去经济来源,两姐妹在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要照顾病母。
眼看家中粮食将尽,两姐妹心急如焚。
恰逢开春,春雨过后,山中长出野菜,这在当时是重要的口粮。
家家户户纷纷出动,进山采摘,张家姐妹也不例外。
两姐妹见那活计,自信也能胜任。
家中粮食匮乏,上山挖野菜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于是,她们尾随众人进了山,打算挖些野菜给母亲补补身子。
山民挖野菜,犹如扫荡,所过之处,能见的可食之物皆被搜刮一空。
两姐妹年幼体弱,落在队伍后面,忙活半日,一无所获,还累得筋疲力尽。
正当她们心灰意冷之际,姐姐眼尖,发现了一处野菜。
走近一看,那地方却坡陡路滑,村民们因惧怕危险而放弃。
但两姐妹年少无畏,见野菜丰盛,便不顾危险,爬上了陡坡。
起初,她们挖得颇为顺利,篮子很快就装满了。
姐姐提议回家,妹妹却贪心,想挖更多。
姐姐拗不过,只得继续。
春雨过后,山路泥泞,坡上更是滑不溜手。
姐姐在挖菜时,不慎滑倒,从坡上滚下,当场昏迷。
村民们下午归途,听见张雨真的哭声,才找到她们,将姐妹俩送回家。
姐姐张雨初因滚落山坡,摔断了腰骨,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张家因此遭难,日渐衰落。
幸得老支书及时相助,村民们也心善,时常接济,张家才得以度日。
尽管如此,张家也只是勉强支撑。
张家此时一贫如洗。
张雨真长大后,成为了附近最美的大姑娘,许多男子的心仪对象。
媒婆们络绎不绝地上门提亲,彩礼一次比一次高,都希望能赢得这位佳人的芳心。
然而,尽管求亲者众多,却始终无人成功。
原因并非他们不够优秀,而是张雨真提出了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让所有人都犹豫不决。
其实,条件很简单:想娶她,就得连她的家人一起接纳。
她可以不要彩礼,但娶她的人必须承担照顾她母亲和姐姐的责任。
简而言之,娶张雨真一人,却要带上两个负担。
一个是长期生病的母亲,一个是瘫痪的姐姐。
娶一个妻子,却要承担三人的开销。
这样亏本的买卖,自然无人问津。
这年头,谁家也不富裕。
即便有些富裕人家,也不敢轻易涉足,因为这关系到一生的责任。
张雨真虽美,但美貌不能当饭吃。
自从她提出这个条件,张家便门庭冷落。
媒婆们不再上门,求亲者也望而却步。
在人们心中,娶妻是为了生子过日子,而不是添负担。
张雨真让人望而却步,没有谁愿意承担这份重任。
自此,张家成了众人避之不及的“大坑”。
那些曾经的追求者,也都自觉地远离,生怕被张家拖累。
听完黑子的叙述,涩度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张家这种情况,确实是个“坑”。
一家三口都是女子,其中两个还是重病缠身的累赘。
难怪黑子谈及此事会面露惧色。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张家确实是个不好惹的麻烦。
张雨真是个重情重义的女子。
面对那样的家庭环境,她本可借由婚姻逃离困境。
凭她的容貌,即便不能大富大贵,过小康生活也是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