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孔藂很惊讶。在与韩婴谈论海事的时候,他就很惊讶。他虽然略知海事,但似乎比不上韩婴。韩婴随口一言,就让他叹为观止。

现在韩婴忽然问起徐福!!!!

不过他倒是不担心韩婴相信神仙之说,如嬴政一样几乎癫狂,为此耗尽了秦国最后一滴血。

童男童女。修建直道,巡视海边,建造战船,消耗的国力何止千万?

韩婴没有这个毛病。就像韩婴有做皇帝的志向一样,韩婴排斥方士、神仙也是人尽皆知。韩婴在六郡,六郡的方士都逃走回到了齐国。

韩婴攻占燕赵。燕赵的方士也逃走了。

韩婴的军队到达哪里,哪里的方士都逃走了。

直到韩婴攻占了齐地。齐地是方士的大营,他们逃无可逃。

更何况刚才韩婴也说了,徐福从秦王的钱袋子里掏了两次钱,语气颇为讥讽。

韩婴想找徐福,定不是为了神仙、不死药。

孔藂平静下来,直爽道:“徐福在什么地方,臣也不知。但琅邪方士中定有人知道。大王派人去探查,便一清二楚了。”

韩婴有些失望,但也燃烧起了希望。欣然点头道:“孤正要巡视三齐,以安定人心。而齐地即墨、莒县最后归降。莒县又在琅邪郡。琅邪,孤必去之地。”

想了一下后,他转头对郎中令昭勋道:“勋。你派遣稳重的郎中前往琅邪,暗中调查一番。”

“是。”昭勋躬身应是。

其实在座其他人也好奇韩婴为什么找徐福,但孔藂都相信韩婴,更别说他们了。

韩婴结束了徐福这个话题,又与孔藂谈论海事。等到了傍晚,才离开房间与诸儒一起酒食。

诸儒被韩婴的话给镇住了,不再聒噪,看着乖巧顺眼了许多。

诸儒尽管被反驳了,但对韩婴仍然很尊敬。儒家的核心就是德。

君有德,臣有节。

韩婴的思想虽然与儒家冲突,但仍是有德之君,讲德之君,很合乎儒家的口味。更何况韩婴才兼文武,击败项羽,让齐鲁安定。

又是保境安民之主。

他们还是很支持韩婴,酒食之间很是恭敬有礼。

韩婴虽然反驳了他们,但对他们也很客气。韩婴当夜就安置在孔家庄园。

孔氏与众儒都很是荣耀。

韩婴在孔家逗留了一日夜,便进入了鲁县,抚恤鲁县臣民。

而韩婴与儒者说的那些话也传扬了出去。

鲁县的士人不是都学儒,但无论士人学什么,或倾向于哪家学派。

德很重要。

是传统的善道。

鲁地君子又多。韩婴的一番话,很符合鲁人的胃口。父老来拜谒君王的不计其数,还有人向韩婴进献书籍。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小人,向韩婴进献美人、珍宝。

韩婴把书籍留下了,也把道德之士留下,派人送去巨鹿做官。但谢绝了美人、珍宝。

反正向韩婴进献什么的都有,但唯独没有方士来跟韩婴说神仙,吹不死药的。

韩婴攻占齐鲁,所有方士都瑟瑟发抖,贪生怕死。

韩婴好笑语,善于谈论,尊重道德之士,又有礼节。凡与他见面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如此一传十,十传百。韩婴在鲁地的声望大增。

鲁人君子都赞许韩婴为:“圣王”。

韩婴也完成了自己的目的,巩固自己在齐鲁的统治。他相信如果项羽再一次发兵来攻打鲁地。别说壮士、庶民,哪怕衣冠儒者,都愿意为他拔剑奋战。

抵抗楚国的侵略。

韩婴在鲁县呆了半月,这才率领队伍离开鲁县,向东途经泰山,到达琅邪。

如果说齐地是神仙学说的大本营,那么琅邪就是齐地神仙学说的大本营,是核心中的核心。

在琅邪郡,学习神仙学说,炼制丹药,寻找不死药的人不计其数。

有人闭门造车,参悟丹药的变化。

试图夺天之力,长生不死。

有人打造可以抗衡风暴波涛的大船出海,寻找不死神仙,跪求不死药。

这一郡之中,到处都是牛鬼蛇神。

他们皆畏惧韩王。

当时跟着二田在莒县起兵的人,其中就有畏惧韩王的方士。他们听闻韩婴来了,顿时潜龙在渊。

或逃到海上避其锋芒,或安静待在自己家中,不再出门活动,仿佛陷入冬眠的熊。

但他们的嘴与思想不闲着。

大骂韩婴的人有。

讥讽韩婴的人有。

说什么的都有。

“自古以来,齐地都有神仙之说。海外有山,山上有神仙,神仙有不死药。秦王没有找到,却不能说明没有。只是秦王德薄,无法见到神仙,也就无法食用不死药。韩王有德行,绝对比秦王更有资格见神仙,食不死药。他却不信有神仙。真暴殄天物。”

“秦王在时,我等风光又日进斗金。都说秦王残暴,他分明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现在韩王君临齐地,我们都要饿死了。韩王才是暴君。”

“韩王厌恶神仙之说,现在郑而重之的到达琅邪。莫非是要杀光我们?”

“大有可能!韩王虽然宽厚仁爱,但也杀伐决断。这世上怎么有这样的君王。君王要么残暴多疑,杀伐决断。要么仁爱宽厚,优柔寡断。怎么韩王杀伐决断,勇猛善战,又仁爱宽厚?”

“怪王也!”

说什么的都有,怎么想的都有。但无论他们怎么想,怎么说,都不敢公开说,只敢关起门说,或是逃到海上说。

方士们不傻。秦王喜欢他们,他们风光无限。说什么都行。

韩王不喜欢他们,他们过街老鼠,要是说的话被韩王记住了,全家被杀都是小事。

没准宗族肝脑涂地,血流成河。

就在这种氛围之中,韩王的车驾到达了莒县。

上午。

风和日丽。

莒县虽然靠近海,但不在海边。空气中没有大海的味道。

莒县城门敞开,但没有百姓出入。只有兵丁把守。城门上“韩”字旌旗垂落下来,有点蔫巴。

但没有人敢说它蔫巴。

如今韩氏,真是雄壮威武。

城中县令躬率重要官吏,县内豪骏站在城门口,准备迎接王驾。

队伍到达城门口,王驾也随之停下。太监打开车门,韩婴走了下来,看着前方来迎接的衣冠,自语道:“就算一个地方多牛鬼蛇神,但也有正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