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月光沉溺于星野 > 第210章 燕尾之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熹微,沈星晚再次站在了那张巨大的斗拱图纸前。经过昨日顾言精准的点拨,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线条和符号,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开始在她脑海中构建出清晰而立体的结构。但她也深知,看懂图纸与亲手实现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

她的目光没有停留在那些宏大繁复的整体结构上,而是聚焦在了图纸一角,一个相对独立却极其精妙的构件——一组用于连接垂直与水平构件的燕尾榫。

这种榫卯,形似燕尾,头大尾小,利用巧妙的斜面结构,一旦结合,木材自身的胀缩只会让它咬合得越来越紧,极难拉开,是堪称榫卯技艺中“牢不可破”的典范。其制作难度,在于那多角度的斜面和极其精确的尺寸控制,稍有偏差,便无法实现那“愈拉愈紧”的神奇效果。

就是它了。沈星晚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她要从这个最考验基本功和精准度的榫卯开始,真正挑战顾言开放给她的那些珍贵老料。

她走到那堆平日里只能远观的木料前,手指拂过光滑微凉的木面,最终挑选出一块质地细密、硬度适中的老榆木。这块料子色泽温润,纹理流畅,透着岁月的沉稳。

没有立刻下刀。她先是依照图纸上的尺寸,在纸上反复演算推敲燕尾榫的角度和比例,每一个数字都核对再三。然后,她才用最细的炭笔,在榆木料上落下极其精细的线条,每一笔都凝神静气,仿佛不是在木头上画线,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仪式。

顾言从外面进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沈星晚伏案工作台,侧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专注,指尖的炭笔移动缓慢而稳定,周身散发着一种沉静而强大的气场。他的目光在她笔下的燕尾榫线稿上停留了一瞬,没有出声,无声地走到自己的工作区域,开始忙碌。

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流淌。工棚里只剩下笔尖划过木面的细微沙沙声,以及偶尔顾言处理木料时发出的沉稳声响。

线稿完成,沈星晚拿起锯子。这一次,她感觉手中的工具仿佛成了身体的延伸。昨日反复练习的“稳”与“准”,以及顾言引导她感受到的发力方式与呼吸节奏,已然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她的动作之中。锯条行走的轨迹稳定而笔直,精准地沿着墨线外侧毫厘之处行进,为后续的精细修整留下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余地。

大形锯出,接下来是最考验心性和刀工的雕刻阶段。燕尾榫的斜面角度必须绝对一致,内部光洁度要求极高,任何一点毛刺或不平整都会影响最终的紧密咬合。

她换上了更小巧锋利的刻刀和凿子,屏息凝神,手腕悬空,完全依靠指尖的细微控制,一点点地剔凿修形。她的眼睛锐利如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丝微小的误差;她的指尖敏锐如探针,感受着刀刃与木纤维之间最细微的抵抗与顺从。

汗水再次浸湿了她的鬓角,手臂的酸痛如潮水般阵阵袭来,但她完全沉浸其中,世界只剩下刀尖与木头接触的那一个点。

顾言偶尔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目光掠过她的动作。他看到她的专注,看到她下刀的果断与精准,也看到她遇到阻力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和随即进行的细微调整。他的眼神深邃,看不出明显的赞许,却也没有丝毫打断的意思,只是那么看着,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观察者。

时间在刀尖悄然流逝。

当一个燕尾榫头和一个对应的卯眼在她手下逐渐显现出清晰精准的形态时,沈星晚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最关键的试结合时刻到来。

她小心地拿起榫头部件,对准卯眼,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凭着感觉缓缓送入。

“沙……”

极其顺滑的摩擦声响起,榫头沿着引导斜面流畅地滑入,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阻力!

她的心脏狂跳起来!

然而,就在榫头即将完全到位,只剩最后一丝距离时,一股清晰而顽固的阻滞感猛地传来!

卡住了!

在最后关头,卡住了!

沈星晚的心瞬间从云端跌落谷底。她不敢用力硬压,小心地退出来,仔细检查。问题很快找到了——榫头尾部的一个微小斜面,角度似乎比她计算的偏差了极其细微的一丝,就是这一丝之差,导致了最后的“锁死”前功尽弃。

挫败感如同冰水浇头。一天的心血,几乎完美的过程,却败在了最后毫厘之间。

她看着那几乎就要成功的燕尾榫,咬紧了嘴唇,眼眶有些发酸。难道她的极限就在这里了吗?

就在这时,一只大手从旁边伸了过来,拿走了她手中的榫头部件。

是顾言。

他没有看她脸上沮丧的表情,只是就着光,极其仔细地查看着那个微小的误差点。他的手指在那处反复摩挲感受着。

“角度,”他低沉的声音响起,没有责备,只有冷静的分析,“算对了,手抖了。”

一针见血。沈星晚猛地一怔。是的,她计算没有问题,但在最后雕刻那个关键斜面时,因为长时间的专注和手臂的酸痛,她的手下意识极其轻微地抖动了那一下,就是那一下,造成了这毫厘之差。

“差多少,能看出吗?”顾言忽然问,目光依旧盯着那误差点。

沈星晚努力集中精神,仔细观察估算着:“大概……半根发丝?”

“嗯。”顾言应了一声,然后将榫头递还给她,同时递过来的,还有一把极其小巧、刃口几乎像纸一样薄的金刚砂锉刀。

“修掉它。”他的指令简单直接,“用感觉修。觉得对了,就停。”

用感觉修?觉得对了就停?这比用测量工具更难!完全依靠指尖的触感和内心的判断!

沈星晚接过工具,手指因为紧张和之前的疲惫而有些微微颤抖。她看着那细微的误差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闭上眼睛,回想昨日顾言引导她感受发力、感受木材呼吸时的状态,回想那个完美契合的斗拱构件带来的“劲”对了的感觉。

然后,她睁开眼,目光变得沉静。她拿起那把小锉刀,手腕稳定悬空,屏住呼吸,将全部的感知都凝聚在锉刀与木料接触的那一个极小极小的点上。

滋滋——

极其细微几乎听不见的摩擦声。她全神贯注,用心去“听”这声音的变化,去“感受”锉刀反馈回来的阻力感。

一下,两下……

她不敢多锉,每一下都极其谨慎,锉几下就停下来,用手指轻轻抚摸修正过的地方,感受其平滑度和角度的变化,再与旁边的原有斜面进行对比。

这是一个极其磨人性子的过程,是对心性和感知力的极致考验。

顾言就站在一旁,沉默地看着,没有催促,也没有再指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忽然,沈星晚的动作停住了。她感觉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感”——就是这里!再多一分就过了,少一分则不足!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她:就是这里!

她猛地停手,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榫头,尝试着向卯眼送去。

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沙……

顺滑无比!

没有丝毫阻滞!

“咔!”

一声低沉、坚实、充满力量感的完美契合声,清晰无比地响起!

燕尾榫头严丝合缝地嵌入了卯眼之中,结合得无比紧密,仿佛它们天生就是一体!

成功了!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如同火山喷发,瞬间冲垮了所有的疲惫和沮丧!她甚至能感觉到木材自身那强大的咬合力,真的如记载中所说,愈拉愈紧!

她兴奋地抬起头,脸颊因激动而泛红,眼睛亮得惊人,下意识地就想向顾言分享这份狂喜:“顾老师!成了!您听这声……”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她看到,顾言正看着她。不是看着那完美的燕尾榫,而是看着她的脸。

他的目光深沉如夜,里面翻涌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毫不掩饰的赞赏,有看到珍稀良材般的惊叹,还有一种……更深沉的,沈星晚一时无法完全读懂的、近乎灼热的光芒。

那目光如此直接,如此专注,仿佛要透过她的眼睛,一直看到她的灵魂深处去。

沈星晚的心脏猛地一缩,后面的话全都卡在了喉咙里,脸颊上的红晕迅速蔓延开来,甚至烧到了耳根。

工棚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两人之间无声流动的、有些滚烫的空气。

许久,顾言才缓缓移开目光,重新落在那完美结合的燕尾榫上。他伸出手指,在那结合处轻轻抚摸了一下,感受着那无懈可击的紧密。

然后,他极其低沉地、仿佛自言自语般说了一句:

“声音,是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