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的,我看得很仔细。”王教授很肯定地说,“这些字画要么是现代仿制品,要么就是无名之辈的作品,毫无收藏价值。”
李明抬起头,“局长,我倒是觉得这里面有几件东西值得留意。”
“哦?”张局长来了兴趣,“李师傅请讲。”
李明拿起那幅山水画,“这幅画虽然品相不太好,但笔法很有特色。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清代某位名家的作品。”
“胡说八道!”王教授冷笑一声,“这明显是现代人的仿制品,用的纸张和墨迹都能看出来。”
“王教授,您再仔细看看。”李明指着画的一个角落,“这里有个不太明显的印章,还有这个装裱的方式…”
王教授不耐烦地摆摆手,“我研究古代书画二十多年了,什么没见过?这些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假的。”
李明不再争辩,而是对张局长说:“局长,您知道这些东西的来源吗?”
“这个…”张局长想了想,“好像是很多年前从图书馆那边移过来的,当时博物馆和图书馆在一栋楼里。”
“对了!”李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当年博物馆和图书馆确实在一起,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分开了。在搬迁过程中,很多书画和图书混在了一起。所以这里面有一两件真迹也不奇怪。”
王教授听到这话,脸色有些不好看。“即使是从图书馆来的,也不代表就是真迹。”
“王教授说得对。”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三人转过头,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进来。张局长连忙迎上去:“刘老,您怎么来了?”
“听说在整理旧书画,我过来看看。”刘老走到箱子前,仔细查看起来。
“刘老,这位是…”李明有些疑惑。
“这是我们博物馆的老馆长,刘老。”张局长介绍道。
刘老点点头,然后拿起李明刚才看的那幅山水画。他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了很久。
“这幅画…”刘老的声音有些激动,“这确实是清代名家的作品!我记得当年图书馆搬迁时,确实有一批古籍字画混在了一起。”
王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刘老,您确定吗?”
“当然确定!”刘老指着画上的印章,“这个印章我见过,还有这个装裱风格,都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刘老又看了看其他几幅画,“这里面还有两幅也是真迹,虽然不是名家作品,但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王教授的脸红得像猪肝,他刚才信誓旦旦地说这些都是破烂,现在被老馆长当场打脸,颜面尽失。
“既然是真迹,那就不能随便处理了。”张局长看向李明,“李师傅,这次多亏了您。”
“应该的。”李明谦虚地说。
王教授恶狠狠地看了李明一眼,然后匆匆离开了。临走前,他对李明说:“我们走着瞧。”
李明知道,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但他并不在意,做古玩这一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包括那些嫉妒心强的所谓专家。
“李师傅,这次真是多亏了您。”张局长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您提醒,我们可能就把这些宝贝当破烂处理了。”
“举手之劳。”李明笑着说,“这些东西确实应该好好保存。”
刘老拉着李明的手,“年轻人,你的眼力很不错。有时间常来博物馆坐坐,我们可以多交流交流。”
“一定,一定。”李明点点头。
离开博物馆时,李明心情很不错。虽然这次没有收到什么好东西,但能够帮助博物馆发现这些珍贵的字画,也算是做了件好事。而且,通过这次机会,他和文化局建立了联系,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至于那个王教授,李明也没太放在心上。在古玩圈子里,这种人见多了,无非是想通过贬低东西的价值来捡漏。今天被当场揭穿,确实有些难堪,但也是咎由自取。
不过,李明心里也清楚,这个王教授不会善罢甘休。以后在这个圈子里,可能还会有交集。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也不怕什么。
李明回到家中,将文化局和老教授赠送的书籍一一摆放在书桌上。夕阳西下,橘黄的光线透过窗棂洒在这些古旧的书本上,散发着岁月的沉香。
“这些书虽然品相不算完美,但毕竟是前人的心血。”李明轻抚着书页,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逐本翻阅,大多是些明清时期的诗词集和地方志,虽有收藏价值,但算不上珍品。然而当他拿起倒数第二本书时,整个人愣住了。
封面虽然泛黄破损,但那种独特的纸质和装帧工艺,分明是宋版书的特征。李明小心翼翼地翻开,果然在扉页上看到了“咸淳七年刊”的字样。
“竟然是《诗经注疏》宋版本!”李明的手微微颤抖。这可是真正的古籍珍品,市场价值至少在百万以上。
更令人惊喜的是,当他翻阅最后一本《唐诗三百首》时,从书页间掉出了几张邮票。李明俯身拾起,仔细一看,整个人如遭雷击。
那是一张“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品相完好,色彩鲜艳。另外几张中,还有一套“庚申年”猴票,同样保存完整。
“这…这怎么可能?”李明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这些邮票的价值,每张都在数十万甚至更高。
妻子王芳这时端着茶水走了进来:“怎么了?看你这表情,像是见了鬼似的。”
李明将邮票小心地放在桌上:“芳芳,你看看这些。”
王芳凑近一看,虽然不太懂邮票,但也知道这些东西年代久远:“这些邮票很值钱吗?”
“何止值钱,简直是天价!”李明深吸一口气,“这张'全国山河一片红',市场价至少五十万。这套猴票,也要二十多万。”
王芳差点把茶杯掉在地上:“这么贵?那文化局的人知道吗?”
“肯定不知道,否则不会随便夹在书里送人。”李明摇摇头,“这些书估计在他们那里放了很多年,没人仔细翻过。”
“那我们要不要…还回去?”王芳有些犹豫。
李明想了想:“书是他们正式赠送的,里面的东西自然也算是赠品。况且,这些邮票放在他们那里也是浪费,不如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