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百年古银杏树出现反常现象:本该在秋季金黄的树叶却在盛夏时节转为金黄,更奇怪的是,树周围三丈内的草木都异常茂盛,有重病之人坐在树下竟感觉病痛减轻。
\"徐医生,这棵树最近在夜里会发出淡淡的光,\"守园人老李神秘地告诉师徒二人,\"还有人说听到树在唱歌。\"
徐应德检测古树周围的能量场,读数高得惊人:\"这不是普通植物能量,蕴含着某种生命精华。\"
张天师以罗盘测气,发现树木的灵气如旋涡般流转:\"古树通灵,灵根苏醒。这棵树正在蜕变。\"
调查发现,古树的变化与地铁施工有关:施工时挖断了地下的灵脉,灵气全部涌向了这棵古树。
师徒二人研究发现,古树散发的灵气对多种疾病有疗效:
· 在树下冥想可安神定志
· 落叶煎服可清热解毒
· 树皮研磨外敷可愈合伤口
他们开发出\"灵根疗法\",严格控制取用量,帮助了许多疑难杂症患者。一位卧床多年的老人,在子女推他到树下三天后,竟然能自己站起来了。
但危机也随之而来:古树灵气太过浓郁,体弱者承受不住;有人开始偷砍树枝牟利;更有人想移栽古树到私人庭院。
\"必须保护古树,\"张天师郑重说道,\"灵根若伤,灵气必散。\"
进一步勘探发现,古树下方的灵脉并未完全断裂,而是在自我修复。古树作为灵脉的\"出口\",承担了过多灵气。
\"好比血管破裂,血液都从一个伤口涌出,\"徐应德比喻道,\"必须帮助灵脉恢复循环。\"
师徒二人制定方案:不阻止灵气释放,而是建立辅助通道,将过剩灵气引导到其他需要的地方。
他们在江城选了七处公园,栽种特定树木作为\"灵气接收点\",用特制的地下管道连接成网络。
工程完成那天,古树的灵气明显平稳,而七处公园的树木突然加速生长,形成了一片片\"养生林\"。
就在灵气网络运转良好时,突然发生异常:多处灵气接收点的树木开始枯萎,古树也出现衰败迹象。
调查发现,有人在偷偷抽取灵气!师徒二人连夜蹲守,终于抓住了一伙\"盗灵者\"。
为首的竟是一位着名企业家:\"我得了绝症,现代医学没办法。只有灵气能缓解我的痛苦...\"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使用的抽灵设备极其先进,显然是得到了高人指点。
\"抽灵治病是饮鸩止渴,\"徐应德痛心地说,\"灵气失衡,最终会害人害己。\"
在师徒二人的劝说下,企业家交出设备,说出实情:指导他的是一位隐居的风水大师,据说已经两百多岁了。
师徒二人立即前往拜访,却发现所谓大师只是个利用古法延续生命的可怜人。他因过度抽取灵气,身体已经半灵质化,离不开灵气维持。
\"教我这个方法的人说,这是长生之道,\"大师苦笑,\"却没告诉我最终会变成非人非鬼的存在。\"
张天师叹息道:\"长生不是强求,而是顺其自然。今日我们便帮你解脱吧。\"
师徒二人以银针引导大师体内过剩的灵气,逐步回归自然。过程凶险万分,稍有差池就会灵气爆体。
关键时刻,古树似乎感知到什么,突然散发出柔和的灵气波动,帮助稳定了大师体内的灵气。
三天三夜后,大师恢复了正常人的状态,虽然失去了长生,却找回了人的温度。
\"谢谢你们让我重新做人,\"他流泪道,\"我愿用余生守护灵根,赎清罪过。\"
在他的帮助下,灵气盗取问题彻底解决。更令人惊喜的是,回归的灵气让古树焕发新生,灵气网络也更加稳定。
经历此事后,师徒二人深入研究灵气医疗,开创了\"灵医之道\":
· 根据不同体质调配灵气剂量
· 制作灵气储存器供急用
· 开发灵气导引功法
他们在古树下建立\"灵医馆\",专门研究灵气疗法。许多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慢性病,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希望。
最突破的是\"灵根针灸\",将银针插入特定树木取气,通过灵气传导治疗患者。
灵医之道很快传播开来,但师徒二人严格控制传承:
\"灵气医疗不是迷信,而是科学。必须经过系统学习,持证上岗。\"
他们开办\"灵医培训班\",学员不仅要学医术,更要修心性。任何想用灵气谋私利的人,都被坚决拒绝。
令人欣慰的是,最早一批学员中就有那位企业家。康复后的他捐出大半家产,成立灵医研究基金。
\"是灵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回报这份恩情。\"
就在灵医之道蓬勃发展时,新的发现令人不安:监测显示,全国各地都有古树出现类似现象,似乎是一场全国性的灵根苏醒。
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地方的灵根出现异常波动,灵气中夹杂着不祥的气息。
\"有人在利用灵根做坏事!\"徐应德从灵气监测图中看出了端倪。
师徒二人明白,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他们收拾行装,准备继续探寻灵根之谜。
第四十章 生生不息
临行前,师徒二人将灵医馆交给得意弟子。
\"记住,\"张天师谆谆教导,\"灵医之道,贵在平衡。取之于自然,用之于众生。\"
徐应德指着古树:\"这棵树见证了百年沧桑,依然生生不息。我们医者也要如此,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济世救人。\"
年轻的灵医们郑重承诺,必将这份医道传承下去。
月光下,古树的叶子闪着柔和的光,仿佛在向远行的师徒告别。
灵根永在,医道长存。生生不息,仁心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