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有半毛钱关系吗? > 第16章 开工前的玄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盾构机进场之前,工程部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对进场洞口进行打旋喷桩和灌注桩加固工作。而我,则每天都要与监理单位的旁站监理一同前往施工现场,密切监督工人们是否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打桩作业。

为了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我必须对每一种桩的质量要求和参数了如指掌。这其中涵盖了诸多细节,例如水泥的用量、外加剂的使用量、桩径的大小、打桩时的压力以及具体的打桩方式和方法等等。只有对这些关键因素有深入的了解,我才能在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工人进行整改。

这份工作让我感到无比快乐。每天穿梭于施工现场,与工人们交流互动,不仅让我对工程进展有更直观的了解,还能增进与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而当我按时返回办公室后,还需要整理相关资料,并上报给监理签字确认。

通过这样的工作流程,我与监理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彼此之间非常熟悉。此外,由于某些方案需要业主代表签字,我也会不时地前往地铁公司,与他及其领导进行沟通和协调。

地铁总公司建设总公司副总谭总,在业内可是赫赫有名的女中豪杰,人送外号“地铁公司的女强人花木兰”。初次相见,我便被她那独特的气质所吸引。

此后,每次与她相遇,我心中都会不禁感叹:能在如此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闯出一片天地的女人,果真与众不同。

她的大气、干练,以及说话时的井井有条、干脆利落,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为难得的是,她毫无架子,平易近人。

记得有一次,一群领导前来施工现场视察。在现场,谭总向现场监理提出了一个问题,然而,那位监理却未能当场回答出来。

我注意到一同陪同的总监韩总面露尴尬之色,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站在韩总身后,迅速给出了答案。

谭总见状,微笑着对我说道:“这个小姑娘很不错啊!你是广东局的吧,之前来找过我签字,对吧?”

我有些腼腆地看着她,微笑着点了点头。

第二天,阳光明媚,项目经理在项目部的会议室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上,他对我前一天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他特别强调,希望我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去施工现场走动,多向总工请教学习,不要仅仅局限于做资料工作。

听到项目经理的表扬和鼓励,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动力。我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我在项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于是,从那天起,我除了继续担任资料员的工作外,还开始参与到施工员的工作中。这意味着我需要更加频繁地前往施工现场,与工人们密切合作,了解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并协助总工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备,项目中的盾构机终于要正式进场了。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因为盾构机的进场标志着项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盾构机进场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进行吊装。为了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和顺利,我们将盾构机拆分成几个主要部分,然后使用大型吊车将它们从地面上吊起,准确地放置在地下洞口处,以便后续的组装工作。

与此同时,测量组也进行了重新分组,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组长负责。其中,一组负责监测地面沉降情况,组长是周乐;另一组则负责对隧道沿线的房屋进行调查,组长是李祥;而最靠近盾构机的一组则负责盾构机掘进时的姿态牵引,组长是向上。

在这个繁忙的工作环境中,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任务里,忙得不可开交。尽管我们都在同一个项目上工作,但由于工作的繁忙,大家见面的时间并不多。我和周乐虽然说是在一个项目里,但除了晚上下班之后,其他时间我们也都各自忙碌着,很少有机会交流。

时间过得飞快,每一天都像是被压缩了一样,但却又非常充实。每天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感觉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终于,一切都准备就绪了,盾构机的始发也即将到来。在盾构机始发之前,还有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玄学准备,这让我们所有人都大开眼界。

当盾构机安装调试完成后,局副局长冯局、分公司总经理魏总、分公司副总经理冯总(女)、局人事部郑部长以及项目经理林经理等领导们,一同带领着我们项目部经过层层培训选拔出来的机电一体化的16个盾构机机手,一同前往广州一座着名的神山去拜神,祈求神灵保佑我们的开工能够顺利进行。

当天下午,阳光明媚,项目部的领导和盾构机机手们一同回到了始发洞口。他们神情庄重,似乎在进行一场重要的仪式。

在洞口前,摆放着一只活鸡和一些鞭炮。领导们手持香火,对着洞口虔诚地祭拜,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祈求神灵的庇佑。接着,他们将鸡宰杀,鲜血溅落在地上,象征着对神灵的献祭。鞭炮声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给整个仪式增添了几分肃穆的氛围。

与此同时,食堂也忙碌起来,准备了一桌丰盛的祭神素菜套餐。

领导们和机手们一起共进晚餐。

当然我和周乐这种编外人员没资格参与这种祭神的活动,只是站在旁边看稀奇。

在完成第一次祭神仪式后,局领导和公司领导也陆续离开了项目部。然而,林经理并没有就此结束,他带领着项目部的领导和机手们再次来到始发洞口,重新举行了一遍祭神仪式。

我站在一旁,心中充满了好奇,忍不住向项目总工张总发问:“张总,为什么要举行第二次呢?”

张总微笑着解释道:“因为冯总在,她是女的。按照传统习俗,在隧道还没有打通之前,是不允许女性进入隧道的。所以我们需要重新举行一次祭神仪式,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一直被安排负责附属工程,而不是直接参与隧道施工。

接着,我又好奇地问道:“张总,我想问一下,这种情况是只有我们项目才这样,还是所有项目都有这样的规定呢?”

张总思考了片刻,回答说:“应该是大部分项目都有类似的规定吧,我也不敢肯定说所有项目都一样。不过,打隧道确实是一项比较讲究的工程,很多地方都会遵循一些传统习俗。”

我点了点头,对这个答案表示理解。看来,在不同的项目中,虽然具体的规定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对于一些传统习俗的尊重和遵循还是普遍存在的。

充分说明,原来大家都觉得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玄学。

“哈哈,我又学习了不少呢!”我满脸笑容地对张总说道,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就在这时,盾构机如同一头被唤醒的巨兽,缓缓地启动了。它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的力量和决心。

刚开始,盾构机的掘进速度较慢,每天只能推进两三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适应了地下的环境,速度也越来越快,每天能够掘进七八环,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利。

然而,当第二台盾构机开始始发时,情况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第一天掘进第一环时,突然出现了漏水漏沙的情况,这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大家的神经立刻紧绷起来,因为一旦发生喷涌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所有人都毫不犹豫地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地进行封堵工作,并随时监测地面沉降情况。

与此同时,地面上的工作人员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迅速组织起来,抓紧时间进行打桩加固和冻土加固,以确保地面的稳定性。

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奋战,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但大家都咬牙坚持着。在一系列紧张而又有序的技术操作后,终于成功止住了水,盾构机也得以顺利开始掘进。

这一天一夜,项目部里除了坐镇指挥的林经理外,大部分男性员工都毫不犹豫地冲进了井下,扛起沙包,堵住喷涌的水。他们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坚毅,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团队精神。

而我也是跟着地面加固施工的队伍一起加班,也是一天一夜没有休息。

周乐他们测量的小伙伴们,背着仪器每半个小时进行一次地面监测,随时汇报沉降数据,也是一刻都没休息。

搞工程就是这样,当你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稍微放松一点警惕,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这是我们第一次隧道遇到突发情况,所有人精神都特别紧张,只有经验丰富的几个项目领导相对淡定,因为他们已经见过了太多类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