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步话机里,只有一片嘈杂的电流声。
整个东线的通讯,都已经被援朝军强大的电磁干扰和物理摧毁,搅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一个美军中尉连滚带爬地跑了过来,
脸上满是绝望:“上校!我们的反坦克炮阵地……全完了!一炮未发,就被他们的炮火给端掉了!”
汉森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
没有反坦克武器,面对成建制的坦克集群,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
“组织防御!快!用火箭筒!用集束手榴弹!”汉森歇斯底里地咆哮着,试图组织起最后的抵抗。
一些南朝鲜军官和美军顾问,还想负隅顽抗。他们架起了机枪,拿起了火箭筒,躲在废墟后面,准备拼死一搏。
下一秒,一辆t-34坦克,如同一头钢铁巨兽,粗暴地撞开了谷口的障碍物,出现在他们面前。
“开火!打!”一个南朝鲜军官大喊。
一挺机枪率先开火,子弹打在t-34的正面装甲上,迸发出一串串火星,却连一道白印都没能留下。
“轰!”
t-34甚至懒得用主炮,炮塔上的一挺并列机枪发出一阵怒吼,那个机枪阵地瞬间就哑了火。
紧接着,又是十几辆坦克,从谷口鱼贯而入,呈扇形散开,
黑洞洞的炮口,像死神的眼睛,冷漠地注视着山谷里这群最后的抵抗者。
一个拿着m20“巴祖卡”火箭筒的美国兵,刚刚从掩体后探出头,还没来得及瞄准,就被王大奎注意到了。
“炮手!三点钟方向,那个玩筒子的美国佬!给他一发高爆弹!”
“明白!”
“轰!”
一声巨响,那个美国兵连同他身后的掩体,一起消失在一团火光之中。
这种绝对的、不讲道理的火力碾压,彻底击溃了山谷里所有人的心理防线。
刚才还叫嚣着要抵抗的南朝鲜军官们,扔掉武器,跪倒在地,速度比谁都快。
汉森上校看着眼前这幅场景,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所谓的“亚洲第一陆军”,在美国顾问团被全歼之前,自己就先崩溃了。
这简直是军事史上的一个笑话。
王大奎从坦克里钻出来,跳下车,走到那个瘫坐在地的金钟五面前,用缴获来的左轮手枪拍了拍他的脸。
“你就是金钟五?”
金钟五抬起头,呆滞地点了点头。
“你不是要打到平壤去吗?”王大奎咧嘴一笑,
露出一口大白牙,“怎么不走了?没关系,我们可以派车送你一程,不过方向反了,是去战俘营。”
周围的战士们,发出一阵哄笑。
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两个小时。
援朝军坦克团以零伤亡的代价,全歼了南朝鲜首都师的师部,
俘虏了包括师长金钟五少将在内的南韩高级军官十几人,以及美军顾问团成员二十余人。
消息传回第九兵团指挥部, 宋江河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告诉王大奎,别在那儿耽误工夫。把俘虏和缴获的物资交给后续部队。”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向南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红线,
“命令所有部队,不要恋战,不要管那些溃兵。
全线突击,给我以最快的速度,插到南朝鲜第二、第三军团的屁股后面去!我要关门打狗!”
钢铁洪流,没有片刻停歇,越过崩溃的“白马师”阵地,继续向着南朝鲜军的纵深,滚滚而去。
一场彻头彻尾的围歼战,拉开了序幕。
两天。
仅仅四十八个小时。
当第九兵团的穿插部队,在南朝军后方的小城“华川”胜利会师,
完成了对南朝鲜第二、第三军团主力的战略合围时,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死寂。
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在东京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部,李奇微看着沙盘上那片被巨大的红色箭头彻底包围的蓝色区域,一张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身边的将领们,一个个面如死灰。
四十八小时,两个满编的、全美械装备的、号称“精锐”的韩国军团,近十万人的部队,就这么……没了?
不是击溃,是成建制地被全歼。
“报告!根据最新情报,南朝第二军团军团长刘在兴,在突围途中被击毙。
第三军团军团长李钟赞,已率残部投降。”一名情报官颤抖着声音报告。
“俘虏呢?”李奇微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初步……初步统计,超过五万人。”
指挥部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五万!这几乎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单次战役被俘人数的最高纪录。
李奇微闭上了眼睛,无力地挥了挥手。
他知道,这场仗,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龙国人用一场教科书般的、雷霆万钧的歼灭战,向全世界,
尤其是向华盛顿和汉城,展示了他们真正的实力和决心。
之前所有的幻想,所有的侥幸,在这一刻,都被碾得粉碎。
汉城。
总统府里,那个几天前还在对着记者和议员们,慷慨激昂地叫嚣着“不惜赌上国运,
也要单独北进”的李承晚总统,此刻正呆呆地坐着,面如白纸。
办公室里,一片狼藉。被他亲手摔碎的花瓶和文件,散落一地。
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份份从前线传来的、触目惊心的战报。
“第二军团覆没……”
“第三军团投降……”
“华川失守……”
“通往汉城的春川门户洞开……”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
他引以为傲的“亚洲第一陆军”,在援朝军的钢铁洪流面前,脆弱得就像纸糊的一样。
那个曾经被他无数次咒骂和鄙视的对手,用最直接、最残忍的方式,给了他一记响亮到让他耳鸣的耳光。
“总统先生……美国大使求见。”秘书小心翼翼地敲门进来。
李承晚没有反应,他像是瞬间苍老了二十岁,浑浊的眼睛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偏执和疯狂,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茫然。
他知道,美国人是来干什么的。
他们是来“管束”他这个不听话的“盟友”了。
果然,美国大使带来的,是杜鲁门总统措辞严厉的亲笔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如果南朝方面再有任何阻碍停战协议的行为,美方将立刻停止对南朝鲜的一切军事和经济援助。
这是最后的通牒。
被抽掉了脊梁骨的李承晚,再也没有了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本。
他像一具行尸走肉,在美方拟定好的、同意停战的声明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