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宋青书带着杨逍和韦一笑走在集庆城中,看一看战后重建情况。
原本宋青书说要出来走一圈,大家是极力反对的。
称战事刚刚平静,谁也无法保证城中还有没有残留的元兵,万一宋青书遇到袭击怎么办?
“你们是说怕敌人偷袭我?”
宋青书用手指着自己,环顾四周,疑惑的看着众人。
所有人想了想,对呀!谁特么还能偷袭的了宋青书?
就算把宋青书直接扔到战场之上,他都不一定有事。
不过为免出现意外,还是派杨逍和韦一笑跟随。
看着井然有序的街道,还有往来巡逻的士兵。
宋青书很是满意又有些失落。
满意的是士兵的确按照自己所说,没有骚扰城中百姓。
失落也是这个原因,没办法杀鸡儆猴。
不过这样也好,起码证明了明军真的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看来朱重八和陈友谅二人将军队治理的很不错,宋青书为自己想出让这两个人做搭档点个赞。
远远的看见张无忌正带着士兵巡逻,宋青书正想上前搭话。
“为福寿将军报仇!”
一伙从民房跑出的元兵突然冲向张无忌几人。
这伙元兵已经知道明军携带厉害的火器,唯有接近作战才能让他们无法释放。
张无忌又是擒获集庆主将福寿之人,自然被元兵记恨上,想要除之后快。
张无忌冷静的看着敌人冲过来,指挥士兵结阵,自己则是抽出佩剑,准备将这些元兵解决掉,却见这些元兵突然一个个的在自己面前爆体而亡。
张无忌连忙向四周查看,想知道是谁出的手,远远看见宋青书正用手指指着这边。
原来是宋青书用‘一阳炮’远程轰杀了这股元兵。
“这下你们相信了吧,没有人能偷袭的了我!”
就连宋青书都在想,以自己如今的实力,除了张三丰出手,谁还是他的威胁?
除非对面拿着哒哒哒冒蓝火的加特林,否则无论是近身还是远程,就算是下毒,都无法给自己造成威胁。
哪怕是辛然研究的新式火炮都打不中宋青书!
别看辛然已经研究出了开花炮弹,但宋青书完全可以凭借高超的身法,提前远离。
“对对对,教主神功盖世,是我们多虑了。”
杨逍赶忙夸赞道,他也没有见过谁抬一下手,对面整个人就炸了的功夫。
你要说招招手,引道天雷下来,杨逍还能解释宋青书出身道家,可能会些道法。但你这抬下手指头,人就炸了,这只能是妖术了!
“师……教主,您没事吧!”
这时张无忌也走了过来,询问宋青书有没有危险。
“无忌师弟多虑了,我能有什么危险?倒是你,平常需要多加小心。还有,咱们私下的时候还是以师兄弟相称,这里也没有外人,不用那么拘谨。”
宋青书笑着摆摆手,让张无忌不用总称自己为教主。
“城中没有什么事情吧,若是有趁火打劫的,你不要客气,该杀就杀,乱适当用重典。”
知道张无忌这人心软,害怕他碰到罪犯下不去手,宋青书特意提醒他。
“师兄放心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我清楚,如今身在军中,自当服从军法。既然已经接到命令,我自会执行。”
张无忌让宋青书不用担心自己,他知道该怎么做,这么一座大城,若不尽快恢复安定,其后果是很危险的。所以他也没有心慈手软,真碰上有趁火打劫者,一律当街问斩。
吩咐张无忌等人继续巡逻之后,宋青书带着杨逍与韦一笑来到一处酒家坐下。
“教主,看来这集庆城已经平稳,咱们以后就以此地为大本营了?”
韦一笑边喝酒边询问宋青书,想确认宋青书的想法,然后安排人去改造城池。
“金陵龙盘虎踞,控江带淮,进可图中原,退可受江南,地理位置占尽优势!同时江南鱼米丰饶,外加运河漕运,正是逐鹿天下的基础!教主选择攻占此处,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问鼎天下指日可待。”
杨逍是懂一些兵法地理,给韦一笑分析起集庆之地的重要,别看东面接临张士诚的部队,虽楼船蔽江,号甲士数十万,其实手中根本没有厉害的战将,明教根本不惧张士诚。
西面又有彭莹玉做后盾,北面虽有元将八思尔不花扼守要道,但有刘福通挡在那里。
此时只要明军守护好集庆,低调发展,积攒实力,将来可从容平定江南。
“我决定将集庆改名,唤作‘应天’,取应天顺人之意,得天意庇佑,两位觉得可行?”
宋青书想要效仿老朱的办法,将集庆改名为应天,这就是在明着彰显自己是为‘天命’,强调是天选之子,旨在通过天命思想,合法化自己的统治。
“应天?好名字!顺应天意,光复河山!教主,不如顺势称帝,与元廷南北对抗吧!”
杨逍鼓掌,觉得宋青书改的好,又顺势建议宋青书在应天府称帝,以安天下民心。
“还不是时候,如今天下未稳,我早早称帝,徒增笑料,等将江南全部平定之后,再称不迟。”
宋青书是想称帝,但觉得有些高调,起码得将张士诚、刘福通等人的地盘抢过来后,再顺应民意,称帝与元廷对抗。
“既然教主不愿,那我等必当努力早日平定江南,再推举教主称帝!”
知道了宋青书的野心,杨逍也不再劝说。
用完酒菜之后,三人继续在城中逛了一阵,见百姓安稳,市集买卖正常,就不再多走,返回府衙处理事务。
其实真正需要宋青书做的没有什么,只要保证好大方向,其余均有手下人处理。
宋青书则是关心火器研发,特意跑去辛然和庄铮之处,让他们看好新收编的工匠,并让烈火旗和锐金旗合并,统称为火器营,以后专门负责火器研发与制造。
第二日士兵四处张贴告示,宣传城池改名,从今以后集庆府换名为应天府,让百姓们知道,明军部队是天选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