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弟,果然还是你行,父皇和我都没看错你!”
“九弟,我跟你说句心里话,日后万一我撑不住了,这皇储之位,非你莫属!”
朱标拍了拍朱松的肩膀,语气惊人。
今日与朱松谈论金融之事后,朱标更加确信,朱松比他更适合当这个太子,成为大明朝未来的皇帝。
至少他自己就没有朱松这样的治国之才!
更何况朱松身边还有神仙相助!
这大概就是天选之人吧?
只有像父皇和老九这样,有神仙辅佐的皇帝,才真正配得上奉天承运的称号!
“大哥,你开什么玩笑?”
“我可没那些非分之想!”朱松被朱标这番直白的话吓了一跳,连忙摇头否认。
这要是被其他人听见,还不得引起大乱啊!
“别紧张,我说的是真心话,这也是父皇的意思,你心里明白就好,别有压力。”
“父皇这次来汉中府,其实也是为了此事。
蓝玉他们,还有张紞,名义上是为了汉中而来,但实际上都是为了你。”
“九弟,好好努力,千万别让父皇和我失望!”
朱标一脸认真。
这让朱松一时语塞。
他原本还等着朱元璋来挑明此事,没想到第一个挑明的竟是自己的大哥!
这一点确实让朱松出乎意料。
“今日暂且至此,此事本应由父皇亲自告知于你。
你大可装作一无所知,我亦担忧父皇知晓后,会再次责怪我们。”
朱标主动停下了话语。
朱元璋迟迟未有明确表态,这让朱标今日有些按捺不住。
有些心里话,他真想与朱松说个明白,否则憋在心里实在难受。
“你何必如此矫情?”
“心中明明渴望着那个位置,在兄长面前还要故作姿态!”
此刻,嬴政的声音在朱松脑海中突兀响起。
朱松听后,一脸无奈。
这始皇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储君之位,岂是能轻易表露心迹之事?
若非他对朱标的性格有所了解,若非已确定朱标时日不多,谁敢当面谈论这样的话题?
难道有人敢对朱标说:“这太子之位我看上了,大哥你干脆主动让位吧,我能做得比你更好?”
“对了,怎不见你那皇帝老子?”
朱松尚未开口,嬴政话锋一转问道。
朱松沉默。
他之前并未屏蔽嬴政的帝魂,难道这家伙一直在沉睡?
“你们关于金融之事已谈完?”
嬴政紧接着又问。
先前朱松与朱元璋父子谈论金融时,嬴政听得津津有味,心中暗赞朱松的才能。
但后来三人开始设计纸币细节,他觉得索然无味,便直接沉睡了。
他的帝魂虽已离开始皇陵,但仍需沉睡来恢复精力。
除非听到或看到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否则他通常会选择沉睡来补充精力。
若不及时补充耗损的力量,纵使朱松掌握拘灵遣将之法,其帝魂终将日渐衰弱,直至消逝于天地之间。
正如人类需饮食以维持体能,灵魂亦需沉睡来恢复力量。
这便是嬴政长久以来,多数时光选择沉睡之故。
“言毕,时已不早,本王以为,始皇帝继续休眠更为妥当。”
嬴政默然。
朱松言罢,索性将嬴政帝魂屏蔽。
若非久未闻嬴政动静,他几忘此事。
一旁朱标,见朱松神色异样,心生疑虑。
此景他甚为熟悉,似老爷子与老神仙密谈时,亦常露此等阴晴不定之态。
莫非老九正与身旁神仙沟通?
若朱标知晓与朱松交谈者乃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其表情将如何?
“大哥放心,弟必不负父皇与大哥所望!”
朱松回神,向朱标坚定点头。
既朱标已坦诚,他亦不可怯懦。
如嬴政所言,至此境地,无须过多犹豫,否则反显矫情。
“甚好。
大哥亦先休憩,你也早歇。”
朱标笑而点头,旋即离去。
次日清晨,朱元璋召张紞,与朱松、朱标共商,确立创立大明皇家银行及发行大明龙币之事。
朱松趁夜,手绘纸币版面,其上朱元璋肖像栩栩如生,一望即知。
“老九,此肖像出自你手?”
朱元璋惊问朱松。
“正是,父皇可还满意?”
“既定名大明龙币,纸币边框花纹,便以金龙点缀。”
“左上角显示数字,右下角则是汉字。”
“大明皇家银行六个大字,位于纸币正面的顶端。”
“头像置于左侧,而右侧,依您所言,绘制了一套陶瓷器图案。”
“纸币背面,则是皇宫全景。”
朱松边指设计图边向朱元璋解释。
“那这右下角的小圆点是何用意?”
朱元璋注意到右下角有些突兀的圆点,好奇地问道。
“那是为盲人设计的,圆点的排列代表不同的数值。”
“制造纸币时,这些圆点会做得有立体感,盲人用手指就能感知,从而辨别面额。”
朱松笑着解释。
“连这样的细节你都考虑周全了?”
朱元璋听后,满脸惊讶。
“陛下,汉王朱松的想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臣认为这新式纸币确实可行!”
张紞此时也表明了态度,支持朱松的金融改革。
“好,那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配合老九,把大明皇家银行和纸币的事情办好!”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
“臣遵旨!”
张紞连忙答应。
很快,汉中即将成立大明皇家银行并发行大明龙币的消息传开了。
蓝玉等人听闻后,第一时间找张紞求证。
如今,蓝玉等淮西勋贵与张紞关系密切,昔日井水不犯河水的双方,因汉王朱松而紧紧相连。
蓝玉和张紞都明白,朱标之后,汉王极有可能是下一位储君。
否则,如此重要之事,老爷子怎会直接交给汉王,还让户部尚书张紞全力配合?
这显然是在为汉王朱松上位铺路。
蓝玉等淮西勋贵对新式纸币兴趣浓厚,皆因传闻纸币上将印有勋贵与重臣之肖像。
若能借此机会留名纸币,岂不荣耀家族?
“尔等贪利之徒,有好处便蜂拥而至!”
“我正为此事烦忧,关于肖像人选,你等不如直接询问汉王殿下!”张紞干脆推脱,将问题抛给朱松。
他心中暗笑,这群粗人不过是想借机炫耀。
但转念一想,蓝玉、冯胜、傅有德三人功勋卓着,确有资格登上纸币。
蓝玉等人无奈,只得再求朱松。
一日,朱松至王卫学院,被蓝玉等人围住,纷纷询问纸币之事。
“本王确有发行新纸币之意。”朱松道,“至于肖像,暂定八位有功于大明者。”
“谁能入选,全凭功勋大小。
已故中山王徐达、王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及健在的汤和、沐英必在其列。
至于尔等,则需看各自功绩。”
朱松略带无奈地对蓝玉等人说。
他心中认定,唯有蓝玉、冯胜、傅有德三人有望入选。
然尚有如长兴侯耿炳文等开国老将未在此列。
加之秦武、耿青、杨赫等将领,虽名声未显,但朱松自信能助他们建功立业,媲美徐达、常遇春。
故此,肖像之争,异常激烈。
“才八个名额?”淮西勋贵闻言愕然。
“暂定八人,小面值纸币亦会考虑其他功勋,众人皆有机会。”朱松补充道。
朱松苦笑解释,这些勋贵极为看重颜面。
若他人头像上了纸币而他们未能上榜,那将比杀他们还难受。
得知他人亦有机会,那些自知无望前十者,再度兴奋起来。
蓝玉好奇询问:“藩王头像也会印上纸币吗?”
“的确,最大面额纸币专印头像,次之为藩王,但也仅选八人,视其功勋而定。”朱松正色道,“本王将在汉中城与应天府选万民随机投票,票数最高者,无论藩王还是勋贵,方有机会头像上纸币。
功绩需得朝廷与百姓双重认可,百姓心中有杆秤。”
“让百姓来选择?”蓝玉等人愕然。
以他们往日行径,百姓能有好感?部分勋贵面露难色。
朱松见状提醒:“纸币多用之于百姓,若不想百姓见你们头像便咒骂,平日需与百姓和睦相处,收敛骄横。
想想后世伟人,头像为何能登最大面额纸币?因得百姓认可。
百姓不认可你,你怎敢将头像印上纸币?试想每日被人咒骂,谁能舒心?欲得此荣耀,须德行配位,否则只会落得骂名。”
“汉王之言,尔等皆需铭记,日后收敛行为,勿再欺压百姓!”
蓝玉心中一惊,连忙向众勋贵表明态度:
“诸位若自认有资格登上纸币,待评选开启时,皆可亲自前往户部报名。”
“唯有票选胜出者,方能荣幸地将头像印于其上。”
“本王言尽于此,余下便看你们各自造化了。”
其实,除头像需投票外,纸币取景亦需民众抉择。
需先甄选出意义非凡之地,诸如哈密卫城池、北平城、泰山、应天府皇宫等,皆为大明之象征。
再由百姓投票决定其排名。
纸币印制尚需时日,或许届时狼居胥山亦能成为纸币上的风景之一。
“诸位以为,将狼居胥山置于大明纸币上如何?”朱松忽而询问蓝玉等人。
狼居胥山?那不是北元心中的圣地吗?若印于大明纸币,北元之人岂能乐意?
一时间,众勋贵面露惊愕。
“此议可行!狼居胥山而已,实在不行,直接攻下便是!”蓝玉率先表态,他曾征服狼居胥山,对北元毫不在意。
“天水关城墙亦不失为佳选!”耿青亦提出见解,西北之地,天水关城墙最高,最具代表性。
“后生,长城岂不更佳?朕的万里长城,难道不配登上你的纸币?”此时,朱松脑海中竟响起嬴政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