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从外面进来,正好听见这话,接口道:“陛下,韩丞相说得对!上次北巡,臣发现边境的路太窄,骑兵并排走都难。要是能加宽到六丈,再筑上矮墙,咱们的蒸汽汽车和骑兵就能快速调动,匈奴再想偷袭,咱们也能及时应对。”
嬴阴曼抱着本《孙子兵法》走过来,正好听见蒙恬的话,好奇地问:“蒙将军,那修路时要不要在路边设烽火台?就像书里写的,一旦有敌情,马上点火报信。”
蒙恬笑着点头:“阴曼公主说得好!烽火台和驰道一起修,路通了,消息也能传得更快。比如从匈奴边境到咸阳,以前要走十天,路修好了,再加上烽火台,三天就能把消息传到,比以前快多了。”
嬴高凑过来,指着蒙恬腰间的佩剑:“蒙将军,要是路修好了,咱们的蒸汽汽车能拉着霹雳弹跑吗?上次在御花园试的热气球扔霹雳弹,要是再用蒸汽汽车拉着热气球,岂不是能更快到前线?”
“当然能!”公输般拍着大腿,“蒸汽汽车能拉三辆马车的重量,拉霹雳弹和热气球绰绰有余。到时候,路平车快,咱们的兵器和粮草能及时送到前线,将士们就能安心打仗了。”
赵姬怀里的猫小统忽然“喵”了一声,绿眼珠盯着桌上的地图。赵姬低头摸了摸它的头,轻声问:“怎么了?是不是发现哪里资源没标注?”
猫小统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检测到蜀地有大片竹林,可用于修路时的脚手架和排水槽,比木材轻便且耐腐。另外,百越地区多藤蔓,可制成绳索,用于固定石板。”
“蜀地的竹子?”赵姬抬头对众人道,“公输般,你刚才说修路需要脚手架,蜀地的竹子又多又结实,比木材轻便,运起来也省力,不如用竹子做脚手架?还有百越的藤蔓,能当绳索用,省得再专门造麻绳。”
公输般眼睛一亮:“太后说得是!竹子轻便,搭脚手架快;藤蔓韧性好,固定石板还不容易断。这都是现成的资源,能省不少成本!臣回头就让墨家子弟去蜀地和百越采购。”
驿丞站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太后和各位大人想得真周到!要是能用竹子和藤蔓,咱们会稽的路也能修得更快了。小驿愿意出人力,帮着运竹子!”
嬴政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忽然笑道:“看来这修路的章程,不用朕操心了。你们你一言我一语,连材料、人力、防御都想到了,比朕单独跟大臣议要周全多了。”
“这都是托陛下和太后的福。”韩非躬身道,“以前六国时,各国只修自己的路,哪会管别人的死活?如今大秦一统,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连百姓都愿意出力。”
樊哙啃着手里的猪肉,含糊不清地说:“俺觉得,修路不光是为了走车,更是为了让天下人觉得,咱们都是大秦人。以前俺去邻县,得绕好远的路,还得换三次船;将来路修好了,俺从沛县坐蒸汽汽车,几天就能到咸阳,还能去琅琊看海,多好!”
嬴诗曼掏出小本本,认真地写下:“大秦驰道,用石板、煤渣、碎石,借竹子、藤蔓、蒸汽压路机,聚天下人力,通四方之路,连万民之心。”
夕阳透过驿站的窗户,洒在众人身上,暖烘烘的。玄钺趴在门外,三只小老虎蜷在它怀里打盹,小娥在一旁给它梳理毛发。刘季和樊哙凑在一起,商量着修路时要去帮忙运材料,吕雉则和萧何核对各地的资源清单,公输般还在地上画着蒸汽压路机的改进图。
赵姬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新茶,对嬴政道:“你看,这就是一统的好处。以前各顾各的,现在大家围着一件事议,有问题一起解决,有好主意一起分享。这路修好了,不仅是路通了,人心也通了。”
嬴政点头,望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语气里带着憧憬:“等路修好了,朕要带着玄钺,坐着蒸汽汽车,从咸阳出发,走遍大秦的每一个郡县。看看韩信那个小不点是不是把《孙子兵法》看懂了,看看琅琊的铁矿是不是能炼出最好的钢,看看会稽的稻田是不是能产出更多的粮食。”
“到时候,咱们还得带着孩子们上天看看。”赵姬笑着补充,“让他们从热气球上看看,这大秦的驰道像一条条银带子,把天下的土地连在一起,把天下的人连在一起。”
驿站外的蝉鸣声渐渐响起,混着玄钺低沉的呼噜声,还有众人的笑声,像一首温馨的歌。桌上的地图摊开着,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采石场、煤矿、竹林、藤蔓产地,还有一条条即将铺开的驰道路线,每一条线都通向远方,通向一个更加强盛、更加团结的大秦。
公输般忽然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陛下、太后,臣现在就想回咸阳,把蒸汽压路机的样机做出来!等明年开春,咱们就从咸阳的驰道开始修,让天下人都看看,大秦的路有多平,大秦的日子有多好!”
“好!”嬴政朗声大笑,“朕准了!”
夜色渐渐漫上来,驿站里点起了烛火,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这一夜,没人再提路途的颠簸,没人再愁材料的短缺,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条通往好日子的路,即将在他们的手中,一点点铺展开来,通向大秦的每一个角落,通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