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外的墨家工坊里,木锯与铁器碰撞的声响日夜不绝。公输般挽着袖口,额角沁着汗珠,正蹲在蒸汽炮车旁调试机关,墨家弟子们围着车架忙前忙后,手里的铜锤敲得“叮当”响。
“先生,这炮车的转向轴还是有些涩,怕是影响战场上调整角度。”一个弟子捧着沾了机油的棉布,语气焦急。
公输般直起身,用手背擦了擦汗,接过棉布蹲下去,指尖在轴缝里蹭了蹭:“是润滑脂凝了,换些西域来的羊脂膏,再烧温水烫一烫。记住,每辆炮车出发前,都要检查三遍转向轴,西路军要在漠北作战,风沙大,可不能出半点儿差错。”
“弟子明白!”
这时,蒙毅提着食盒走进来,掀开盖子,热气裹着肉香飘散开:“公输先生,陛下让御膳房做了些肉饼,您和弟子们先垫垫肚子。西路军明日一早就得出发,这炮车今日必须清点完毕。”
公输般拿起一块肉饼,咬了一大口,含糊道:“放心,五十辆炮车,三十艘蒸汽战船,今夜子时前准能交割。倒是你,蒙将军,军械清单可得收好了,南路军的战船要走长江,水路颠簸,每艘船的炮位都得标记清楚,别到了百越才发现漏了零件。”
蒙毅点头,从怀中掏出账本:“都记着呢,每辆炮车配多少炮弹,每艘船带多少维修工具,都一一核对过。对了,陛下还让我问您,这蒸汽炮在潮湿环境里会不会生锈?南路军要去百越,雨水多。”
“早想到了!”公输般拍了拍炮身,“炮管里都涂了三层防锈漆,还带了备用的漆料,让他们每月刷一次。只要别让炮管泡在水里,撑到平定百越没问题。”
与此同时,咸阳宫的药庐里,虞姬正将晒干的青蒿、薄荷按比例混合,吕雉坐在一旁帮忙分拣草药,夏无且则拿着小秤仔细称重。
“虞姬姑娘,这青蒿真能治疟疾?”吕雉捏起一撮青蒿,凑近闻了闻,“我在沛县时,见有人得了疟疾,烧得糊涂,最后都没救过来。”
虞姬将混合好的草药装进布包,笑着解释:“这青蒿得用烈酒浸泡,取汁服用,再配上薄荷清热,每日一次,连服三日就能见效。上次在东海岛,有个士兵被蚊虫咬了,开始发热,我就是用这个方子治好的。”
夏无且放下秤,点头附和:“我查验过,这方子确实有效。百越的瘴气多由蚊虫引发,只要让士兵提前服用这草药,再点燃艾草驱虫,就能大大减少疟疾的发生。不过,还得提醒南路军,遇到死水潭要绕着走,那些地方蚊虫最多。”
“我都写在纸条上了,每队士兵都发一份。”虞姬拿起一叠写好的纸条,“还有些治外伤的金疮药,我也按人数分好了,项羽将军性子急,打仗爱冲锋,得多给他带些。”
吕雉忍不住笑:“你倒了解他。不过项将军虽猛,却听王翦将军的话,有王将军在,定能管住他,不让他冒进。”
次日清晨,北境的云州城外,忽兰正牵着一匹黑马,跟草原五王中的月氏王乌苏说话。乌苏穿着大秦的玄色铠甲,腰间挂着弯刀,身后是五千草原骑兵,个个精神抖擞。
“忽兰,匈奴的主力现在在狼居胥山附近,他们以为咱们还跟以前一样,只会骑马冲锋,不知道咱们带了蒸汽炮车。”乌苏指着远处的草原,语气里满是不屑,“咱们可以让我的人先假装败退,把匈奴引到咱们设好的炮位附近,到时候一声令下,炮车齐发,保管让他们有来无回!”
忽兰咧嘴一笑,拍了拍身边的蒸汽炮车:“好主意!俺们破穹军的骑兵也不是吃素的,等炮车轰乱他们的阵脚,俺就带骑兵冲上去,砍了他们的头领!对了,陛下说了,愿意归降的匈奴百姓,不能杀,要给他们分土地,教他们种庄稼,让他们知道跟着大秦有饭吃。”
乌苏点头:“这个俺知道,上次陛下在草原开了农庄,那些以前靠劫掠为生的匈奴人,现在都跟着种麦子了,比抢来抢去安稳多了。这次咱们打完仗,就把狼居胥山附近的草原划给他们,让他们好好过日子。”
正说着,蒙恬骑着马赶来,身后跟着几个校尉。他翻身下马,对忽兰和乌苏道:“陛下的旨意,西路军明日卯时出发,一路向西,先扫清狼居胥山的匈奴主力,再沿着河西走廊往西域走。沿途遇到的西域小国,先派人去通传,愿意归顺大秦的,就跟他们通商;不愿意的,再用武力解决。”
“放心吧蒙将军!”忽兰拍着胸脯,“俺们定不辱使命,等打通了西域,就给陛下送西域的葡萄和良马回来!”
同一时间,江南的九江港,江面上停泊着数十艘蒸汽战船,船上插着大秦的玄色旗帜,随风飘扬。王翦站在江边,身边是赵佗、项羽,三人看着水师士兵们搬运粮草和军械。
“王将军,这九江到百越的河道,我派人探查过了,有些地方水浅,战船得减些载重才能通过。”赵佗指着江面的地图,“还有,百越的不少部落都住在山上,山寨建得又高又陡,咱们的战船开不到山脚下,得派陆军上去。”
项羽握着剑柄,语气急切:“怕什么!再陡的山寨,俺也能带着士兵爬上去!上次在东海岛,那么高的悬崖,俺们不也爬上去了?”
王翦摇头,笑着劝道:“项将军勇猛,老夫佩服,可百越的山寨多有陷阱,冒然攀爬会伤亡惨重。咱们还是先派人去劝降,告诉他们大秦会免他们三年赋税,还会派农师教他们种新稻种。若是他们不肯,再用蒸汽炮轰开山寨大门,这样既能减少伤亡,又能让其他部落看到大秦的仁政。”
赵佗点头附和:“王将军说得对,陛下特意叮嘱,平定百越不是要征服,是要让那里的百姓归顺。我已经让士兵们准备了些农具,若是哪个部落愿意归降,就先给他们送些农具过去,让他们知道跟着大秦有好处。”
项羽补充道:“我还找了几个懂百越话的商人,让他们当翻译,跟部落首领沟通。百越人大多淳朴,只要让他们看到实惠,应该会愿意归降的。”
第三日清晨,咸阳城外的十里长亭,嬴政和赵姬站在高台上,看着两路大军分别出发。西路军的玄色旗帜朝着北境的方向移动,南路军的战船则顺着渭水往长江驶去,士兵们的脚步声和战船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震得空气都在颤抖。
嬴政举起手中的酒爵,对着两路大军高声道:“诸位将士!此次出征,你们不仅是为大秦开拓疆域,更是为天下百姓带来安稳!西路军要扫清匈奴,护北境平安;南路军要平定百越,让那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朕在咸阳等着你们凯旋!”
“陛下万岁!大秦万年!”两路将士齐声呐喊,声音传遍了十里长亭。
赵姬走到蒙恬身边,递给他一个锦盒:“蒙将军,这里面是些防治风寒的草药,北境天冷,你和士兵们多注意身体。还有,遇到匈奴的老弱妇孺,一定要善待,别让他们流离失所。”
蒙恬接过锦盒,躬身道:“谢太后关怀!末将定不负陛下和太后所托,善待百姓,早日平定匈奴!”
王翦也走上前,赵姬递给她一个账本:“王将军,这是萧何大人整理的百越物产清单,上面记着哪些地方有铜矿,哪些地方适合种水稻,你们平定之后,可以按这个清单安排农桑和采矿,让百越尽快融入大秦。”
王翦双手接过账本:“臣记下了,定让百越之地早日成为大秦的粮仓和宝库。”
这时,韩信抱着一个布包跑过来,拉住蒙恬的衣角:“蒙将军,我画了张百越山道的图,上面标了哪些地方容易有陷阱,你带着吧!还有,遇到下雨天,山路滑,让士兵们多绑些草绳在鞋上,不容易摔跤。”
蒙恬蹲下身子,摸了摸韩信的头,接过布包:“好,韩小兄弟的心意,将军收下了。等我回来,给你带百越的水果吃。”
韩信笑着点头,看着蒙恬转身跟上队伍,才跑回嬴政身边,拉着嬴政的手:“陛下,蒙将军他们一定会打赢的,对不对?”
嬴政抱起韩信,指着远方的大军:“对,他们都是大秦最勇敢的将士,一定会带着胜利回来的。”
十日后,咸阳宫的书房里,嬴政正看着萧何送来的战报,赵姬坐在一旁,手里拿着针线,却没心思缝补,目光落在嬴政手中的战报上。
“西路军打赢了!”嬴政忽然笑起来,把战报递给赵姬,“忽兰和草原五王按计划诱敌深入,蒸汽炮车轰乱了匈奴的阵脚,破穹军和草原骑兵趁机冲锋,斩杀了匈奴的左贤王,还俘虏了三千匈奴士兵。现在他们已经占领了狼居胥山,正往河西走廊走,西域的小国已经派人来表示愿意归顺大秦了!”
赵姬接过战报,仔细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北境总算能安稳些了。那南路军呢?有没有消息?”
嬴政拿起另一封战报:“南路军也不错,王翦将军先派人劝降了九江附近的三个百越部落,给他们送了农具和草药,那些部落首领不仅愿意归降,还主动带南路军去攻打其他反抗的部落。不过,他们在苍梧遇到了瘴气,幸好虞姬姑娘的草药管用,士兵们没有大面积生病,现在正在围攻苍梧的一个大部落。”
“那就好。”赵姬松了口气,“我之前还担心百越的瘴气会让士兵们吃亏,现在看来,虞姬的草药起了大作用。对了,萧何那边的粮草还够吗?两路军同时作战,可不能断了粮草。”
正说着,萧何推门进来,手里拿着账本:“陛下,太后,臣正要来汇报粮草情况。西路军的粮草从北境粮仓调运,足够支撑到打通西域;南路军的粮草通过漕运从江南调运,苍梧附近的部落归降后,还主动给军队送了粮食,粮草充足,您二位放心。”
嬴政点头:“好,你做得好。告诉两路军,不用急着推进,一定要稳扎稳打,善待百姓,让他们知道大秦的好处。等平定了匈奴和百越,咱们还要修驰道,把北境和百越跟咸阳连起来,让那里的百姓也能用上大秦的铁器,吃到大秦的粮食。”
萧何躬身应道:“臣遵旨!”
赵姬看着窗外,阳光正好,庭院里的小虎正在追逐嬉戏,玄钺趴在一旁打盹。她转头对嬴政笑道:“政儿,你看,咱们的大秦,正在一点点变得更强大。将来,这些孩子们长大了,就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乱、没有隐患的大秦了。”
嬴政走到赵姬身边,看着窗外的景象,眼中满是憧憬:“是啊,阿母。等打通了西域,平定了百越,咱们还要去东边的海岛,西边的陌生大陆,让大秦的旗帜插遍每一个角落,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秦是最强大的国家,大秦的百姓,是最幸福的百姓。”
书房里的烛火轻轻跳动,映照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上,西路军的箭头已经延伸到了河西走廊,南路军的箭头也在苍梧附近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