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金殿的晨光渐盛,铜钟的余韵还绕着梁柱,嬴政扶着赵姬的手臂,两人并肩立在案前的世界地图旁。猫小统从赵姬怀中跳下来,踩着地图上“辽东”的标注,绿眼珠盯着东北方那片标着“卫满朝鲜”的区域,尾巴轻轻扫过墨迹。
“阿母你看,”嬴政用玉圭点向地图,指尖从辽东划到印度河,再西指波斯湾,“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只是开端,这亚洲大陆上,卫满朝鲜占着辽东沃土,却屡次截留我朝流民;孔雀王朝虽分裂,却仍握有南亚铜矿,阻断西去商路;帕提亚帝国雄踞西亚,竟扣下我派往西域的使者——若不将这三地纳入大秦版图,亚洲一日不得安宁,我大秦的旗帜,也算不上真正插遍东方。”
赵姬顺着玉圭的方向望去,玄色凤袍的金线映着地图上的江河,轻声道:“政儿有此雄心,哀家欣慰。只是这三路皆远,卫满朝鲜隔着重山,孔雀王朝远跨高原,帕提亚更是要穿西域、越沙漠,需得让群臣细细商议,莫要因远途生乱。”
嬴政点头,转身朗声道:“传朕旨意,即刻召文武百官再入金殿,议统一亚洲之策!”
不过半刻,群臣再度齐聚,见嬴政与赵姬仍立在地图前,案上还添了三卷标着“朝鲜”“孔雀”“帕提亚”的竹简,皆知今日议题更甚往昔。待众人行礼毕,嬴政拿起玉圭,重重敲在地图中央:“方才定南北两路之策,只是大秦拓土的第一步。今日朕要与诸位议的,是挥师亚洲,将卫满朝鲜、孔雀王朝、帕提亚帝国,尽数纳入大秦疆域!”
金殿内顿时一片吸气声,樊哙先忍不住撸起袖子:“陛下!俺早听说卫满那小子占着辽东,还敢抢我朝的盐铁!俺愿带破穹军去收拾他,三日之内定能踏平他的王城!”
“樊哙休得鲁莽!”蒙恬上前一步,铠甲轻响,“卫满朝鲜虽弱,却扼守鸭绿江,冬季江面冰封,骑兵难行;且其境内多山林,易守难攻,若只凭勇力,恐难速胜。”
王翦也颔首:“蒙将军所言极是。更遑论孔雀王朝与帕提亚——孔雀王朝虽分裂,却仍有十万象兵,南亚湿热,我军若贸然深入,恐再遭瘴气之困;帕提亚帝国擅长骑兵游击,西域沙漠广袤,粮草运输比漠北更难,这两路才是真正的考验。”
萧何捧着账簿出列,眉头微蹙:“臣核算过,若分三路出兵,所需粮草是南北两路的两倍有余。卫满朝鲜一路可走辽西驰道,粮草尚易运输;孔雀王朝一路需经蜀地入滇,再走身毒古道,山路崎岖,漕运难通;帕提亚一路要穿河西走廊,经西域诸国,若诸国不配合,粮草恐被截留。”
韩非扶着朝笏,缓缓道:“粮草之外,律法亦需考量。三地风俗各异,卫满朝鲜沿用商末旧制,孔雀王朝信佛教、行种姓,帕提亚尚游牧、无成文法。若平定后不能速推大秦律法,恐生叛乱。”
殿内又陷入争论,武将们热议战法,文臣们纠结粮草与律法,连冯劫、王绾都低声商议着西域诸国的态度。赵姬坐在一旁,指尖轻轻逗着猫小统,忽然开口:“诸位可还记得,韩小兄弟前日的计策?或许这孩子,还有想法。”
众人目光齐刷刷落在蒙恬身边的韩信身上。七岁的孩童穿着缩小版朝服,小手仍攥着迷你佩剑,见众人看他,不慌不忙上前一步,仰头道:“诸位大人所言的难处,其实都能解。”
嬴政眼中闪过笑意,抬手道:“韩小兄弟但说无妨。”
韩信走到地图前,踮起脚指着卫满朝鲜:“打卫满朝鲜,不用走山林。公输般先生造的蒸汽战船,能从渤海湾绕到朝鲜西海岸,那里多平原,我军登陆后,蒙将军带破穹军正面推进,再让王贲将军领一支骑兵从辽西驰道南下,两路夹击,卫满首尾不能相顾,不出一月便能平定。”
他又指向孔雀王朝:“孔雀王朝虽有象兵,却怕火攻。可让项羽将军带三万破穹军,配上火油弹,走蜀地入滇,再让赵佗将军率蒸汽战船从南海出发,经马六甲海峡(注:此处为符合剧情设定的提前提及,便于海路推进)绕到印度东海岸,两面夹击。夏无且先生的防治疟疾草药,多带十倍,再让当地部落引路,瘴气便不成问题。”
最后,他指向帕提亚:“帕提亚骑兵快,却怕蒸汽炮车。忽兰将军与草原五王熟悉西域地形,可带五万破穹军,配上二十辆蒸汽炮车,走西域商道西进。沿途西域诸国若愿归附,便许他们通商;若敢截留粮草,就用炮车破城。帕提亚的骑兵冲不过炮车阵,只要缠住他们,不出三月便能逼其归降。”
殿内静了片刻,忽兰率先拍腿大笑:“好小子!俺就说蒸汽炮车有用!帕提亚那些骑兵,俺早想会会了,正好用炮车让他们见识见识大秦的厉害!”
蒙恬也点头:“韩小兄弟的计策可行!渤海湾海路已勘察,蒸汽战船能载千兵,登陆后与辽西骑兵夹击,卫满必败。”
萧何立刻核算:“海路运粮比陆路省四成,蜀地粮仓可供应孔雀一路,西域商道若通,帕提亚一路粮草也能补充。臣再调二十万石粮,足够三路军需。”
项羽按剑上前,声如洪钟:“末将愿领命打孔雀王朝!那象兵再厉害,也挡不住火油弹!定要让南亚诸国知道大秦的威名!”
王贲也躬身:“末将请战卫满朝鲜!愿与蒙将军配合,踏平辽东!”
忽兰拽着草原五王的代表,高声道:“俺们草原部落也愿随陛下出征帕提亚!西域商道通了,草原的牛羊也能卖到西亚,是双赢!”
韩非抚须赞叹:“韩小兄弟此计,既解了地形、粮草之困,又兼顾了战后通商,实乃妙计。臣可即刻制定三路军的律法章程,要求将士不得滥杀百姓,平定后即刻推行大秦农法与文字。”
淳于越也道:“《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秦统一亚洲,正是顺应天意,造福万民之举。老臣愿随帕提亚一路,向西域诸国宣讲大秦仁德,助忽兰将军招抚诸国。”
嬴政见群臣达成共识,目光扫过殿内,威严更甚:“好!既然诸位皆认可,朕便定三路之策!”
他拿起玉圭,逐一部署:
“第一路,北伐卫满朝鲜!以蒙恬为帅,王贲为副,率三万破穹军、两万水师,乘蒸汽战船从渤海湾登陆,王贲领两万骑兵从辽西驰道南下,半月内务必突破鸭绿江,平定辽东!”
“蒙恬(王贲)遵旨!”两人齐声应道,铠甲碰撞声清脆。
“第二路,南征孔雀王朝!以项羽为帅,赵佗为副,率三万破穹军、五万水师,项羽从蜀地入滇,赵佗乘蒸汽战船走海路,两路汇合后直捣孔雀王朝核心!夏无且携防治疟疾草药随行,吕雉协助安抚当地百姓!”
“项羽(赵佗\/夏无且\/吕雉)遵旨!”四人躬身领命,眼中满是斗志。
“第三路,西征帕提亚帝国!以忽兰为帅,草原五王为副,率五万破穹军、二十辆蒸汽炮车,走西域商道西进!淳于越随行招抚西域诸国,公输般再赶制十辆蒸汽炮车,半月内交付军中!”
“忽兰(淳于越\/公输般)遵旨!”忽兰拍着胸脯,声音响亮。
嬴政最后看向韩非与萧何:“韩非,你总领三路律法与战后治理;萧何,你统筹粮草运输与军械补给,不得有误!”
“臣遵旨!”两人齐声应道。
赵姬抱着走到脚边的猫小统,轻声道:“政儿,哀家还有一事——三路大军出征前,可在咸阳城外举行誓师大典,让百姓知晓大秦出征并非为了征服,而是为了亚洲大陆的安宁与通商。再将大秦的丝绸、瓷器随军队带去,让诸国见识大秦的文明,而非仅见武力。”
嬴政点头:“阿母所言极是!誓师大典三日后举行,朕要亲自主持!让全天下知道,大秦不仅要统一亚洲,更要让亚洲百姓共享太平!”
群臣闻言,纷纷举起案上的青铜酒爵:“陛下英明!大秦万年!亚洲太平!”
欢呼声震得殿外的铜铃叮当作响,阳光洒在地图上,三道箭头分别指向东北、西南、西北,如同大秦伸展的臂膀,将亚洲大陆揽入怀中。猫小统从赵姬怀中跳下,踩在“亚洲”二字的墨迹上,尾巴高高翘起,像是在为即将出征的大军喝彩。
小翠走到赵姬身边,轻声道:“太后,您看这金殿内外,满是意气风发的模样,大秦定能顺遂。”
赵姬望着嬴政挺拔的背影,嘴角漾起柔和的笑意:“是啊,有政儿这样的君主,有这般多的忠臣良将,还有韩小兄弟这样的奇才,大秦的旗帜,定会插遍亚洲的每一寸土地。”
嬴政转过身,与赵姬对视一眼,眼中满是信心。他知道,这三路出征,不仅是疆域的拓展,更是文明的传播——从辽东到南亚,从西域到西亚,大秦的律法、农法、文字,将随着大军的脚步,在亚洲大陆上生根发芽,终有一日,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