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丰物流起家,虽然这十年主要靠房地产在赚钱,但物流依然是他们家的大板块。
目前在全国有七万多辆的三米二和四米二小型货车做同城运输。
司机是拿工资干活,车都是自己家的。
光是这点车做固定资产也将近五十个亿。
不过因为许姥爷做这行做得早,可是有一批车比许书澜在瑞丰的工龄还要长。
换是得换,但一想到这么一大笔开支,脑袋疼是应该的。
这回宁川说搞增程式动力实验,许书澜在这东西还是幅画的时候就支持了三百辆的订单。
虽然听着家里七万辆车,大手一挥扔出的订单就三百辆,实在是有点寒酸。
但账也不是那么算的,正常一辆三米二的小型厢式货车9万块钱,他们做增程,许书澜给出的限价是22万一辆,多花的十多万足够额外再买一辆四米二了。
就算数据敢说每车每月能节省6000块的柴油费,但实际节省效果没人能保证。
另外,作为一种新模式动力车辆,没跑够公里数,安全性能没人敢打包票。
司机能不能适应,能不能操作,谁也说不准。
说白了给宁川的六千万完全就是扔赌场了,现在能不能赚回来都没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最好这车没问题,要不因为任何安全隐患导致的事故都够他们两个公司喝一壶的。
宁川倒还好,他知道这东西能经过市场考验。
但对于李云皓和许书澜来说,这完全是国内外没人敢大规模尝试的一种新技术,宁川还把它用到了货车上。
虽然他当初只是觉得货车的经济效益更高,但难度也是更大啊。
这下子他是信了李云皓那句他舅经营一点都不保守的话了。
宁川把手里的装配图放到桌子上。
大言不惭道:“送我一个防爆阀。”
黄之之他们几个研究材料、电化学确实没问题,机械类跟他们这个又查的太远了。
都是研究材料,但跟宁川还不一样,他最开始做金属材料,后来做成型,跟机械是交叉学科。
到底还是宁川交的学杂费更值,学的老杂了。
唐冰只是挑眉,“你是想得美,我就说三十万,在这等着我呢。”
虽然说都是同一个电池组内的东西,但之前说机壳设计就是这个电池组整体的外观设计,稍稍带点功能,符合国标就可以了。
其中的电芯,也就是他们手里这个,这是尺寸参数,只是一个模型配件组,在他们的设计里处了代替一个物件,没有实际应用意义。
而防爆阀是这个配件组里的又一个零件。
就像装修买电视,人们只要决定电视装哪里就好了,谁还要知道电视里有什么配件啊。
宁川现在这行为就好像跟他说电视机里的主板坏了,让他买块空板自己焊零件。
唉?
这事宁川是不是在旺子村的时候就干过一回?
不管了。
反正宁川这一句话,一个活儿直接变两个活了。
这得加钱!
但一想到学校那破流程,唐冰又偃旗息鼓了。
好麻烦啊,早知道就不逗宁川给自己找事儿干了。
“别这样嘛,我跟你一块做。”
宁川露了一个不好意思地笑,两眼炯炯地看着他。
眼睛亮也不管用,他是不会同意的。
“好吧,咱俩一人一半,你还是弄机壳,我来做防爆阀。”
自动带入甲方乙方的角色了,宁川竟是忘了自己也是个生产力。
唐冰犹豫了。
这倒是听起来很合理,如果宁川并进了做的话,虽然会花掉一些项目资金,但本身那个钱也是宁川出的。
得让宁川并进来,材料那边没有相应设备。
而且成果也是算他们材料学院的。
嗯,应该是赚了。
“那我还可以给你发一万的劳务哦。”
宁川嗤笑一声,还别说,唐冰挺大方,一万块说发就发。
幸亏他没有研究生,要不这属于扰乱市场了。
宁川点头,“没意见了?那咱就这样安排吧。”
“等等。”
“嗯?”
“你这是不是套公司资金呢?”
宁川:……
就套一万块钱,他有点出息行不行。
………………
防爆阀设计难度不是很大,市面上现在在用的两款。
老款弹簧式,电池内只要产生气体推动弹簧板就会形成一个泄气口,同时断开电路连接。
有些高级些的,比如唐冰现在设计的机壳,会另外安装一个传感器连接系统,一旦发生防爆阀启动就会通知程序,并报告是那个电池出现故障。
这种装置本身很精巧,但不太经用,金属材质弹簧有可能会因为环境变化而失去弹性或者发生形变,防爆阀失效后,该炸还是炸。
后来材料技术上来了,又放防爆片,这方法挺先进,目前有很多新型电池都在使用。
但误触率太高了,一个不注意,电池还没反应过来呢,防爆片自己先炸了。
结合这两种技术,宁川是想用电磁性能的磁性代替弹簧做一个同生共死型的防爆阀。
通电时,磁力产生,阀门和阀体相连,压力超过阈值,阀门和阀体弹开,打开第二流道从而防爆。
而不通电时,阀体没有磁力,在密闭环境下不发生任何反应,大大延长了空置情况下的电池寿命。
啧,天才。
他宁小川简直就是个天才。
宁川动手速度很快,这小东西甚至不用到外面去弄,自己拿块板材裁裁剪剪就出来了。
额定电压下运行良好,虽然是用电能换磁能了,但在正常导线中也是会有磁能损耗,额外支出的那部分就在定值的时候多做出来一部分就可以了。
从出厂配置来看,这是没有影响的。
“看看,我最终还是在开学前把这东西研究出来了。”
整整折腾四天,宁川在给黄之之几人展示过后,就拿到唐冰面前炫耀。
唐冰面无表情地拍了拍他身边的壳体。
他都调试好定型了,稿纸都出完了,要不要?
宁川:……
坏了,上当了。
他说怎么大中午刚吃完饭,把他往实验室叫呢,特意给他炫耀是吧。
那宁川只能暗骂一句毫无技术含量,一点创新没有。
退钱!
哈,先不闹了,给唐冰的钱就是进了黄鼠狼窝里的鸡,毛都剩不下了。
他也就是开玩笑,唐院长把他的事当事还不好吗。
不光是他们两个,黄之之三人速度也挺快的,四套电池都出了初代设计,现在进入调试阶段了。
结果比较喜人的是,当初不抱希望的1+1已经有雏形了。
他们有希望做出一款循环充放电7000次,容量4200毫安的高性能磷酸铁锂电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