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这番话,这次荀子没有拒绝。
“此事容我先考虑考虑。”
“没问题,反正也不急于一时,前辈可以抽时间去秦国看看。”
嬴霄淡淡一笑。
他也没想着一次就能说服荀子,这种事记不得。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他也就没有多做停留。
将杯中茶水饮下,拱手告辞。
等嬴霄离开后不久,伏念再次登门。
“拜见师叔。”
荀子目光一扫:“你来何事?”
“师叔,我不理解您刚才为何要同意他提出的要求,从我们小圣贤庄内抽调出五十名学子前往秦国任教,这未免有些太多了吧。”
伏念眉头紧皱。
刚才如若不是接到荀子传音,他肯定还要与嬴霄争论一阵。
“你心中不服气?”荀子轻声问道。
伏念一滞。
“没有不服气,只是觉得有些可惜,这些学子都是我们小圣贤庄辛辛苦苦培养起来。”
“他一下子调走五十人不说,听口气以后似乎还要从小圣贤庄内调动。”
“我们辛苦了这么多年,到头来竟然为别人做了嫁衣!”
荀子笑了笑。
“伏念,你有没有想过这五十名学子代表的是儒家颜面。”
“如若学宫发扬光大,那么从学宫走出来的学子就会感恩他们的老师。”
“同样,儒家也会被天下人所知。”
“当初孔圣创建儒家时,最大的理想就是让天下所有人都能学到知识。”
“现如今秦国愿意带头,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自然应当大力支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回去的时候嬴霄去找了趟张良,见屋内还亮着烛光,便推门进去。
“公子此行可否顺利?”张良笑问道。
“一切顺利,伏念先生答应初步提供五十名学子前去任教,如何挑选这些人员,就由你和伏念先生两人商量。”
嬴霄淡淡一笑。
五十人!
张良脸上闪过一丝诧异,接着问道:“公子,这些人挑选之后要如何前往秦国?”
“山高路远,这些学子们身体恐怕吃不消啊!”
对于此事,嬴霄早有准备。
“不必担心,他们只需要抵达边境即可,我会通知边防的秦军,只要说明来意,当地大军自会护送他们前来咸阳。”
一切事情交代完毕,嬴霄这才离开。
第二天一早。
一辆马车从有间客栈驶出,从桑海城悄无声息的离开。
两日后马车抵达临淄。
嬴霄带着两女游玩了两天,中途收到张良的传讯。
看完内容,他嘴角止不住上翘。
“什么事瞧把你高兴成这样。”赤炼好奇问道。
“子房来信,儒家已经挑选出五十名学子赶赴秦国。”嬴霄笑眯眯道。
根据张良信中所言,这五十人都是小圣贤庄的翘楚。
“咸阳学宫?那是跟以前的稷下学宫类似吗?”赤炼瞪大双眼。
“自然不是,儒家只是学宫中的一部分而已,接下来我们还要去道家、阴阳家、名家等等。”
“我心中的学宫包罗万象,集诸子百家之长,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听着嬴霄这番豪情壮志,赤炼和紫女被深深震撼。
这段时间来,她们一直以为,咸阳学宫本质上与昔日的稷下学宫差不多。
现听完嬴霄这番豪言,二人这才明白,人家想要的跟她们想的完全不同。
紫女眼中异彩连连。
她不敢想象,如若咸阳学宫真的如嬴霄所说那样。
那天下将会是何等盛世!
两日后,三人乘坐马车从齐国离开。
抵达邯郸之后,转道北上。
塞北的天气相对于中原,想让有些不同。
对于赤炼和紫女这种常居关中的人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
几天后,马车抵达上郡。
得知太子前来,负责上郡的守将慌忙带人前来迎接。
嬴霄带着紫女和赤炼站在城门口,望着面前这座巨城,心中万千感慨。
城墙上那些刀枪箭痕,是岁月留下的证明。
“咚咚咚……”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名中年将领快步从城内奔来。
未等战马停下,已经率先翻身下来,快步跑上去。
“末将拜见太子殿下,拜见二位夫人!”
听到这声称呼,紫女和赤炼脸颊一红,二人都没说什么。
“不必多礼。”
嬴霄淡淡一笑,上下打量着面前这名将领。
年纪看上去与王贲差不多,周身煞气环绕,显然是名悍将。
“你叫什么名字?”
“回殿下,末将司马定!”
“司马……定。”
嘴里轻声念叨着这个名声,嬴霄脑海飞速转动,忽然想到什么。
“司马靳是你什么人?”
“回禀殿下,司马靳乃是家父。”
“原来如此,将军英武不凡,颇有先父之风范!”
嬴霄夸赞道。
司马定脸色骤然一变,扑通跪下。
“末将绝无任何谋反之心,请殿下明鉴!”
谋反?
嬴霄一愣。
思维飞速转动,想起司马靳的事,嘴角一抽。
早些年间,司马定的父亲,司马靳曾参加过长平之战,担任过白起的副手。
如此功绩,按理来说,司马家如今也是秦国名门。
地位就算不如王翦蒙骜这些,也是不弱于李信之辈。
然而,坏就坏在这件事上。
白起出事之后,朝中纷争不断,诸多官员遭到牵连,司马靳就在其中。
以至于作为后人的司马定,祖上明明有着战功,可因为身份,只能待在上郡。
现如今嬴霄说人家颇有先父之风范,这让司马定下意识认为,是在说他又谋反之意,也难怪如此惶恐。
“将军请起,刚才是我失言。”
嬴霄无奈一笑,亲自上前将人扶起,一番解释,这才打消了司马定心中的紧张。
走进城内。
看着左右两侧的街道,嬴霄发现这里明显比他上次来的时候要繁荣许多大街上还能看到不少胡人商贩。
“一段时间未见,上郡城发展的很好,将军辛苦了。”
“殿下客气,这些都是蒙将军的功劳。”
“哎,将军此言差矣,治理这么大的城池岂是一人之功,大家都辛苦了,不知蒙将军现在何处?”
“回禀殿下,蒙将军为了追击匈奴,方便指挥,暂时住在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