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五代十国这堆事儿,第一个绕不开的人就是朱温。这人吧,简直是个传奇,从街头混混一路逆袭成开国皇帝,比现在的爽文男主还能折腾。但他这路子太野,手段太狠,后世骂他的人一抓一大把,不过咱今天不先忙着骂,先看看他到底是怎么从一个砀山无赖,搞垮了大唐王朝,自己当上皇帝的。
唐大中六年(852年),在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的一个穷秀才家里,朱温出生了。他爹叫朱诚,是个教书先生,可惜死得早,剩下他妈王氏带着三个儿子过活。老大朱全昱,老二朱存,老三就是朱温,小名朱三。
这朱家三兄弟里,就数朱温最不是个玩意儿。《旧五代史》里说他\"少孤贫,然勇有力,而凶悍不羁\",说白了就是好吃懒做,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街坊邻居看见他都得绕着走。有一次,他跟二哥朱存去打猎,看见一棵大桑树,朱温指着桑树说:\"以后我要是发达了,就用这桑树做轿子。\"他哥白了他一眼:\"你丫也就配当个偷鸡摸狗的贼。\"
还别说,他哥这话真没说错。朱温年轻的时候,偷鸡摸狗、赌钱耍滑那是样样精通。有一回,他在赌场赢了钱,结果被人发现出老千,追得满街跑,最后躲进了萧县刘崇家的柴房。刘崇一看是他,抄起棍子就想打,结果刘老太太拦住了:\"别打别打,我看这小子长得不一般,以后肯定有出息。\"刘崇不信:\"妈,你看走眼了吧,这货就是个无赖。\"
但老太太就是护着朱温,不仅不让打,还经常偷偷给他好吃的。后来朱温发达了,回来找刘崇,刘崇吓得半死,没想到朱温哈哈大笑:\"当年要不是你妈护着我,我早被你打死了。\"然后赏了刘崇一大笔钱,这事在《五代史补》里有记载,虽然有点传奇色彩,但也能看出朱温早年确实是个混不吝的主。
乾符二年(875年),黄巢起义爆发了。这时候的朱温还在老家晃荡,一看天下大乱,觉得机会来了,就跟他二哥朱存说:\"这年头老实人没活路,咱们去投黄巢吧,说不定能混出个人样来。\"
兄弟俩一拍即合,收拾了一下就投奔了起义军。没想到这朱温打仗还真有两下子,加上他不要命的狠劲,很快就从普通士兵升到了队长。有一次,起义军攻打南阳,朱温身先士卒,第一个爬上城头,杀得唐军哭爹喊娘。黄巢一看,这小子行啊,就提拔他做了队正,相当于小队长。
但朱温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跟着黄巢南征北战,一路打到长安,黄巢称帝后,朱温被封为同州防御使,成了一方将领。这时候的朱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砀山无赖了,他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开始琢磨更长远的事儿了。
中和二年(882年),朱温驻守同州,被唐军王重荣包围了。他向黄巢求援,派了好几拨人去,都被黄巢的亲信孟楷扣下了。朱温一看,这老大靠不住啊,再这么下去自己就得完蛋。这时候,他的谋士谢瞳给他出了个主意:\"老大,黄巢成不了大事,咱们不如投降唐朝吧,好歹能混个官当当。\"
朱温一想,对啊,良禽择木而栖嘛,于是就杀了黄巢派来的监军,带着同州投降了王重荣。唐僖宗听说朱温投降,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这简直是上天赐给我的大将啊!\"立刻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宣武军节度使,还赐名\"全忠\",意思是希望他对唐朝忠心耿耿。
但朱温这\"全忠\"可没忠多久。他一投降唐朝,就反过来打黄巢,成了镇压起义军的急先锋。中和四年(884年),黄巢兵败自杀,起义军被镇压下去了。朱温因为功劳大,被封为东平王,镇守汴州(今河南开封),成了唐朝的一方藩镇。
要说朱温这辈子最大的对手,那非李克用莫属。这俩人的梁子,早在镇压黄巢的时候就结下了。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追击黄巢路过汴州,朱温在城外的上源驿摆了一桌酒席,说是要犒劳李克用。李克用这人比较豪爽,加上打了胜仗,喝得酩酊大醉。朱温一看机会来了,半夜就派人去烧驿站,想把李克用弄死。
李克用的亲兵拼死保护,加上天降大雨,李克用才趁着雨势翻墙逃了出去,只带了几个亲随。但他的三百多亲兵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全部战死。这事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上源驿之变\",从此朱李两家算是结下了血海深仇,这仇一直传到他们的儿子、孙子辈,打了几十年都没打完。
光化三年(900年),唐朝的宦官韩全诲等人劫持了唐昭宗,跑到凤翔投靠了李茂贞。朱温一看,机会又来了,立刻率军攻打凤翔,把唐昭宗救了出来。这时候的朱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需要投降才能混饭吃的小将领了,他手握重兵,成了唐朝最有权势的藩镇。
救回唐昭宗后,朱温把他带回了洛阳,但他没把皇帝当回事,反而把唐昭宗当成了傀儡。他先是杀了唐昭宗的几个儿子,又把反对他的大臣全部干掉。天佑二年(905年),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搞了一场大屠杀,把以裴枢为首的三十多个大臣全部杀死,扔到了黄河里,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白马之祸\"。
杀完大臣,朱温觉得唐昭宗也没啥用了,就派手下蒋玄晖把唐昭宗给杀了,立了唐昭宗的儿子李柷为帝,也就是唐哀帝。这时候的唐朝,已经名存实亡了,就等着朱温什么时候想好了,把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
天佑四年(907年),朱温觉得时机成熟了,就逼着唐哀帝禅位给自己。四月,朱温在汴州称帝,国号大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
当上皇帝的朱温,一开始还想好好干一番事业,他改革弊政,减轻赋税,鼓励农业生产,后梁的国力也一度有所提升。但没过多久,他就暴露了本性,变得荒淫无道。
最离谱的是,他居然让自己的儿媳妇们轮流进宫侍寝,尤其是义子朱友文的老婆王氏,长得最漂亮,也最受朱温宠爱。朱温甚至打算把皇位传给朱友文,这可惹恼了他的亲儿子朱友珪。
乾化二年(912年),朱友珪带着人冲进皇宫,把朱温给杀了,临死前朱温还骂道:\"你这个逆子,我就知道你会造反!\"朱友珪杀了朱温后,自己当了皇帝,但他得位不正,人心不服,没过多久就被他的弟弟朱友贞给干掉了。
朱友贞当上皇帝后,史称梁末帝,他在位期间,后梁的国力逐渐衰落,而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则日益强大。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攻破汴州,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享国16年。
朱温的一生,从街头混混到开国皇帝,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充满了争议。有人说他是英雄,结束了唐朝的腐朽统治,开创了新的时代;也有人说他是奸贼,背叛黄巢,弑杀皇帝,荒淫无道,简直是无恶不作。
其实,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太简单,朱温所处的时代是五代十国,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出英雄,也出枭雄。朱温的成功,靠的是他的狠辣和权谋,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老实人是活不下去的。但他的失败,也在于他的残暴和荒淫,不得人心,最终导致了后梁的灭亡。
从朱温篡唐建梁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民不聊生,就算没有朱温,也会有其他人出来推翻唐朝。而朱温,只是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手段,做了那个终结唐朝的人。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朱温的一生:这哥们不是个好人,但也不是个普通人,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这笔墨有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