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268章 最高规格实验室!秦风的重复实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8章 最高规格实验室!秦风的重复实验!

燕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区,三号超净实验室内。

空气,仿佛被抽干了最后一丝杂质,只剩下令人窒息的纯净和……一种无形的、几乎要将人压垮的沉重压力。

这里,是整个燕京大学保密级别最高、实验条件最顶尖的科研圣地之一。平日里,即便是本校的教授、博导,想要进入这里进行实验,也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手续繁琐到能让人怀疑人生。

而今天,这个平日里戒备森严、闲人免进的“科学禁区”,却破天荒地……对一个大一新生,敞开了它神秘的大门。

秦风,此刻正站在一个足以容纳十几人同时进行复杂操作的巨型不锈钢实验台前。他身上穿着一套崭新的、纤尘不染的白色防静电连体服,头上戴着配套的帽子和口罩,只露出一双……平静得如同古井深潭,却又在眼底深处燃烧着一簇名为“自信”的火焰的眼睛。

在他的周围,或站或坐,至少有二三十道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激光扫描仪,一寸不落地,将他从头到脚,从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到每一个不易察觉的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些目光的主人,每一个,都是跺一跺脚,就能让整个华夏物理学界或者材料学界抖三抖的……泰山北斗级人物!

燕京大学校长周文海,此刻正襟危坐,脸上虽然努力维持着平日里的威严与平静,但那双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充血的眼睛,以及放在膝盖上、因为紧张而下意识攥紧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主管科研的副校长钱学森,物理系的李荣德教授、王建国主任,则如同护法金刚一般,一左一右,将秦风“拱卫”在中央,脸上的表情,是那种混合了极度紧张、无比期待、以及一丝丝“妈呀,这小子可千万别掉链子啊”的复杂神色。

而在他们身后,更远一些的地方,则是十几位从全国各地,甚至是从国外,被周校长用各种“威逼利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手段,火速“请”来的……真正的学术界顶尖大佬!

这里面,有两院院士,有长江学者,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过轰动性论文的科研巨擘……

他们中的任何一位,走出去,都是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而今天,他们却齐聚一堂,如同等待“开奖”的彩民一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个……看起来还有些稚嫩的大一新生身上。

当然,除了这些“活的”大佬,实验室的各个角落,还架设着至少七八台不同型号、不同角度的高清摄像机,以及各种专业的录音设备。这些冰冷的机器,正忠实地记录着这里即将发生的一切,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会被遗漏。

这阵仗,别说是让一个大一新生了,就算是让那些久经沙场、在各种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侃侃而谈的老教授们来了,估计也得……腿肚子转筋,说话打哆嗦。

然而,身处这“万众瞩目”、“压力山大”的风暴中心,秦风的表现,却……平静得有些不像话。

他甚至还有闲心打量了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啧啧,不愧是国家级的,就是气派!”秦风在心中暗暗点头,“这通风系统,这超净工作台,这……这特么连个酒精灯都是德国进口的智能控温版!比我宿舍那个用墨水瓶改装的酒精灯,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不,是十八层地狱啊!”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甚至都想问问周校长,能不能把这套设备……借他回宿舍用几天?保证能把“剩饭超导体”的产率再提高几个百分点!

“咳咳!”

一声轻咳,打断了秦风那有些“不合时宜”的遐想。

是周文海校长。他看着秦风那副东张西望、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般(虽然秦风的表情很平静,但周校长总觉得这小子眼神里透着一股“这玩意儿不错,回头顺走”的贼光)的模样,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这小子……心是真大啊!

面对这么多学术界泰斗的“围观”,竟然还能如此……淡定自若?

这份心理素质,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秦风同学,”周校长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尽可能平和,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的语气说道,“今天请你来这里,目的,我想李教授和钱副校长已经跟你说得很清楚了。”

“你的那个……嗯,‘重大发现’,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学校本着对科学负责,对你负责,也对国家负责的态度,特意邀请了国内外在相关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学者,组成这个联合验证团队,对你的实验成果,进行一次……最全面、最严谨、最客观的重复验证。”

周校长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专家,然后重新落在秦风身上,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我们为你准备了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实验设备,以及……嗯,经过严格提纯和成分分析的、能够最大程度模拟你之前所述‘食堂厨余垃圾’成分的……高纯度标准原材料。”

他说到“高纯度标准原材料”几个字的时候,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

饶是他见多识广,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在这种级别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听到如此……清新脱俗的实验材料名称。

“食堂厨余垃圾……高纯度标准版?”

在场的十几位顶尖专家,在听到这个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词汇组合时,也是集体眼角一抽,表情变得……异常古怪。

他们中,有研究量子霍尔效应的,有研究拓扑绝缘体的,有研究高温超导陶瓷的,有研究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

哪一个,不是跟各种高大上的“纳米材料”、“单晶薄膜”、“稀土元素”打交道?

什么时候……听说过用“食堂剩饭”和“烂菜叶子”能搞出“世纪级科学突破”的?!

如果不是邀请他们来的人,是周文海校长和李荣德、钱学森这些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们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某个无聊的电视台请来参加“整蛊专家”节目了?

“秦风同学,”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仙风道骨,颇有几分“学术仙人”风范的老者,缓缓开口了。他胸前佩戴着一枚闪亮的院士徽章,显然是这次联合验证团队中,分量最重的人物之一。

“老夫姓杨,杨振宁的杨,不过跟杨老先生可比不了,只是个搞了一辈子凝聚态物理的糟老头子罢了。”老者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我们都仔细看过了李教授他们带回来的……嗯,初步测试视频和你的实验记录。”

“不得不说,你所展现出的现象,确实……非常令人震惊,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杨院士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眼神也变得锐利了几分:“但是,你也知道,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可重复性。”

“你之前在宿舍那种简陋的条件下,能够取得那样的成果,固然……令人钦佩。但其中,是否存在某些我们尚未发现的……偶然因素?或者……一些难以控制的环境变量干扰?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严格排除的。”

“所以,”杨院士的目光,如同两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落在秦风身上,“今天,我们需要你,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利用这里最顶尖的设备,和这些……嗯,‘标准化’的原材料,完整地、一步不差地,重复一遍你的……‘剩饭超导体’合成实验过程。”

“你……有问题吗?”

杨院士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如同潮水般,向着秦风席卷而来。

在场的其他专家,也都将目光聚焦在了秦风身上,眼神中充满了审视、怀疑、好奇,以及……一丝丝难以掩饰的期待。

他们都想看看,这个被李荣德和钱学森吹得神乎其神的年轻人,这个声称用“食堂垃圾”搞出了“室温超导”的“妖孽”,到底是……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是……只是一个哗众取宠的骗子!

面对这数十双充满了压迫感的目光,面对这足以让任何一个普通学生当场崩溃的巨大压力,秦风的脸上,却……

依旧平静如水。

甚至,他的嘴角,还勾起了一抹……若有若无的、带着几分自信和几分……玩味的笑容。

“没问题。”

秦风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如同最精密的仪器,不带丝毫的紧张与慌乱。

他甚至还对着杨院士,微微鞠了一躬,语气谦逊地说道:“能够得到各位前辈老师的亲自指导和验证,是晚辈的荣幸。晚辈一定竭尽所能,将实验过程完整重现,不负各位前辈的期望。”

那副从容淡定、不卑不亢的模样,让在场的许多专家,都不由自主地……

心中暗暗点头。

这小子……

单凭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理素质,就不是池中之物啊!

“好!有魄力!”杨院士赞许地点了点头,眼神中的那份审视,也悄然多了一丝……欣赏。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周文海校长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沉声宣布道。

实验,正式开始!

秦风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那个巨大的不锈钢实验台前。

实验台上,早已按照他之前提供的“经过艺术加工和科学美化”的实验记录,准备好了一切所需的原材料和实验设备。

只见几个贴着标签的、闪烁着无菌光泽的特制玻璃容器里,分别盛放着——

“高纯度食堂剩米饭研磨粉末(粒径小于10微米,99.99%纯度,已去除大部分淀粉及蛋白质干扰物)”

“分析纯级别蔫萝卜缨子提取纤维素(经过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多级纯化,纤维长度均一)”

“光谱纯级发黑香蕉皮神秘有机多酚类化合物(具体成分待进一步分析,但已排除常见鞣酸及色素干扰)”

以及……一小瓶闪烁着幽幽蓝光的、标签上写着“催化剂c(秦氏秘制版,主要成分:不可描述之神秘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混合体,纯度99.999%)”的……粉末。

看着这些被冠以各种“高大上”前缀,实则本质依旧是“剩饭”、“烂菜叶”、“香蕉皮”的“高科技”原材料,秦风的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

这些大佬们……还真是……严谨得可爱啊!

连“剩饭”都要搞个“高纯度标准版”!

他甚至有些怀疑,如果自己当初用的是胖涛那条珍藏了三个月的臭袜子作为“催化剂”,他们是不是也会想办法搞一条“光谱纯级原味臭袜子”出来?

不过,吐槽归吐槽,秦风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的迟疑和生涩。

他先是熟练地穿戴好一次性无菌手套和护目镜,然后,拿起电子天平旁边的药匙,开始……称量!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同教科书般标准,精准到了极致!

称量“高纯度剩米饭粉末”——不多不少,正好是他实验记录上写的那个精确到毫克的数值!

称量“分析纯蔫萝卜缨子纤维素”——误差不超过万分之一!

称量“光谱纯发黑香蕉皮神秘有机多酚”——手稳得像是在进行微雕手术!

就连那瓶“秦氏秘制催化剂c”,他也是用一个特制的微量药勺,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材料学专家都看得眼皮直跳的……诡异剂量!

“这……这催化剂的用量……也太……太不符合常规了吧?”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学究气的中年专家,忍不住低声对旁边的同伴说道,“这种比例……按照传统的催化理论,根本不可能……”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院士给打断了:“别急着下结论!这小子……有点邪门!先看看再说!”

老院士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死死地锁定在秦风那双灵巧而稳定的手上,眼神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称量完毕,秦风开始……混合!

他没有使用实验室里那些高大上的“磁力搅拌器”或者“超声波分散仪”,而是……拿起了一根普普通通的玻璃棒!

然后,他就那么用一种……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某种玄妙韵律的……手法,开始在烧杯中轻轻地搅拌起来。

他的动作,不快不慢,不轻不重,每一次旋转,每一次刮壁,都仿佛经过了千百次的计算和演练,精准得令人发指!

那些原本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高纯度垃圾”,在他的搅拌下,竟然……奇迹般地开始均匀混合,颜色也从最初的驳杂不堪,逐渐变得……深邃起来!

“这……这是什么搅拌手法?!”一位主攻流体力学的专家,看得目瞪口呆,他感觉自己这辈子学的那些“湍流理论”、“层流模型”,在秦风这看似简单的搅拌动作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混沌理论在材料混合中的创新性应用’?”

混合完毕,秦风开始……加热!

他没有选择那些可以精确控温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智能加热套”或者“程序升温马弗炉”,而是……

指了指实验台上那个孤零零的、德国进口的、据说价值好几万的……智能控温酒精灯。

“各位老师,麻烦……把这个酒精灯的智能模块给关了,我……我习惯用手调。”秦风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麻烦给我来杯白开水”。

“噗——!”

在场至少有一半的专家,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关掉智能模块?!用手调?!

小子!你知不知道这台酒精灯的智能控温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它的控温精度,足以让那些搞有机合成的化学家们馋得流口水!

你竟然……要用手调?!

你这是在……暴殄天物啊!

就连周文海校长和李荣德教授,也是嘴角一阵抽搐,感觉自己的血压都有点往上飙了。

这小子……还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然而,面对秦风那双平静而坚定的眼睛,他们最终还是……妥协了。

毕竟,这是秦风的重复实验,一切……以他为主。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数十双充满了“你小子到底要搞什么幺蛾子”的复杂目光注视下,秦风,点燃了那盏被“阉割”了智能模块的……普通酒精灯。

然后,他用那双稳定得如同机械臂般的手,开始……

用最原始、最简陋、却又……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对烧杯进行……

精准加热!

火焰大了,他轻轻调整灯芯。

火焰小了,他微微移动烧杯。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和……美感!

仿佛,他不是在进行一场枯燥的科学实验,而是在……

指挥一场盛大的交响乐!

而那些“高纯度垃圾”,就是他手中的乐器!

酒精灯的火焰,就是他的指挥棒!

整个实验室,在这一刻,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所有的专家,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们感觉,自己今天……

可能真的要……

见证一个……

足以颠覆他们所有认知的……

科学奇迹的……

诞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烧杯中的混合物,在秦风那堪称“神乎其技”的控温手法下,开始发生着……

与他在宿舍实验时,一模一样的……

神奇蜕变!

颜色,从驳杂变得深邃均一!

体积,从松散逐渐凝聚收缩!

一股……一股与之前在李荣德教授办公室闻到的、一模一样的、混合了焦糖甜香与金属气息的奇特香味,开始……

从烧杯中,缓缓弥漫开来!

那香味,越来越浓郁,越来越……

沁人心脾!

“这……这味道……”杨院士的鼻子,不受控制地耸动了几下,眼神中充满了……极致的震惊和……一丝难以置信的狂热!

“跟……跟李老头描述的……一模一样!”

其他专家,也都闻到了这股奇特的香味,他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

与杨院士如出一辙的……

震惊与……

狂热!

他们知道……

或许……

一个真正的奇迹……

真的要……

降临了!

而秦风,依旧平静地操控着酒精灯的火焰,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

已经与这个实验,融为了一体。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

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的……

自信笑容。

好戏……

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