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燕京,蝉鸣聒噪,空气中都仿佛带着一丝熔金般的焦灼。
然而,在燕京大学物理学院最深处,那个恒温恒湿、与世隔绝的“未来科学探索者专属研究室”内,却是一片清凉与宁静。
秦风盘膝坐在那张据说是从某位隐世高人处淘来的“静心蒲团”上,双目微阖,整个人仿佛与周围庞大的超算阵列、精密的实验仪器融为了一体。他的意识,早已不在这个小小的研究室,而是遨游在无垠的知识海洋与宇宙星空间。
经过整个暑假利用【跨维度知识理解(初级)】权限对本科阶段所有知识(包括系统灌输的“未来科技雏形”)进行的“回炉重造”与“升维整合”,秦风感觉自己的认知水平,再次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蜕变。
如果说之前,他像一个手握无数珍贵零件的工匠,能够凭借高超的技艺和部分图纸,组装出令人惊叹的“黑科技”作品。那么现在,他更像是一位站在更高维度俯瞰整个“创造”过程的“总设计师”。他不仅能理解每一个零件的功能,更能洞悉它们之间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在联系,甚至能预判出将它们以不同方式组合后可能产生的全新“涌现”特性。
这种认知的升华,让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那些更加宏大、也更加终极的科学命题。
“物质的本质是什么?能量的起源是什么?时空的尽头在哪里?宇宙的命运将归于何方?”
这些曾经在他看来遥不可及、甚至有些虚无缥缈的哲学式追问,此刻却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凝聚成了清晰的、可以尝试用科学方法去探索的“研究课题”。
他的思维,如同在宇宙尺度上运行的超级计算机,将量子力学、相对论、热力学、电磁学、宇宙学、信息科学……所有他掌握的知识,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进行着碰撞、融合与推演。
渐渐地,两个如同恒星般耀眼的目标,在他的“未来科研蓝图”中,冉冉升起。
第一个目标,直指物理学的终极圣杯之一——“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ed theory, GUt)的初步探索!
“宇宙间已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以及引力。目前,电磁力与弱核力已经在电弱统一理论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但是,强核力,以及那无处不在却又最难捉摸的引力,依然是独立的存在。”
秦风的意识在飞速运转。
“如果,宇宙的本源是简洁而统一的,那么这四种力,在宇宙大爆炸的极端高温高能环境下,必然是同一种‘超级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只是随着宇宙的冷却和膨胀,对称性发生了破缺,才‘分化’成了我们现在观测到的样子。”
“要实现大统一,甚至最终的‘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 toE),将引力也囊括进来,关键在于找到那个更高阶的对称性,以及描述这种对称性破缺的数学框架。这可能需要全新的粒子模型,甚至……对时空维度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跨维度知识理解】的加持下,秦风仿佛能隐约“看”到,在弦理论、m理论、圈量子引力等前沿理论的迷雾背后,似乎真的存在着一条通往“统一”的崎岖小径。虽然这条小径上布满了难以想象的数学障碍和理论鸿沟,但在2000年的地球,仅仅是“看到”这条小径的可能性,就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
而第二个目标,则更加的……“丧心病狂”,或者说,充满了对人类文明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
那就是——为人类文明寻找“无限能源”和“无限生存空间”的终极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秦风的目光,投向了那个在科幻作品中被无数次提及,却在现实中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宏伟构想——“戴森环”或“类戴森球”的理论可行性研究!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太阳的寿命也是有限的。人类文明想要真正走向星辰大海,实现永续发展,就必须摆脱对单一行星和单一恒星的依赖。”
秦风的思维在宇宙尺度上跳跃。
“一个II型文明,按照卡尔达肖夫指数的定义,应该能够利用其母恒星的全部能量输出。而戴森球,或者更具工程可行性的戴森环、戴森云,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论途径。”
(图片描述:一张网络上流传的戴森球艺术想象图,展示了包裹恒星的巨大结构。)
“在2000年的地球,谈论建造戴森环,简直比登天还难,不,是比肉身横渡宇宙还离谱!材料学、能源学、工程学、控制学……每一个领域都存在着无法逾越的技术壁垒。”
秦风的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容。如果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任何一个当代的顶尖科学家,对方不把他当成疯子送进精神病院,都算是涵养好的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中闪烁起自信的光芒,“理论可行性研究,与实际工程建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在【学神黑科技系统】的知识库中,我曾接触过远超当前时代的材料科学、能量控制技术和宇宙工程学的‘未来科技雏形’。虽然那些知识大多是残缺的,或者需要天文数字般的积分才能解锁完整版,但它们至少为我指明了方向。”
“更重要的是,【跨维度知识理解】能力,让我能够从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出发,去推导和构建实现这些‘不可能’构想的理论模型。比如,利用可控核聚变技术获取初始能量,通过对空间曲率的微扰实现超光速材料运输(理论层面),设计能够自我修复和复制的纳米机器人集群进行自动化建造……”
一个个匪夷所思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如同星辰般被点亮,然后通过【跨维度知识理解】的“引力”,被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虽然模糊但却逻辑自洽的“未来蓝图”。
“是的,在2000年的地球,这些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但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不需要现在就拿出戴森环的设计图,我只需要在理论层面,证明它并非痴人说梦,证明它在未来的某个阶段,是人类文明可以企及的目标!”
这一刻,秦风感觉自己的胸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
他仿佛看到,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文明不再蜷缩于一颗小小的蓝色星球,而是以矫健的步伐,迈向了更广阔的宇宙深空。而他,秦风,将是那个为这条道路奠定第一块理论基石的人!
“呼——”秦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从深度沉思中缓缓回过神来。
他看了一眼研究室墙壁上显示的时间,已经是深夜了。窗外的燕京城,早已万家灯火,如同地上的银河。
“老大,你……你又在琢磨什么毁天灭地的玩意儿了?”赵铁柱揉着惺忪的睡眼,端着一杯热牛奶走了进来。他刚才在休息区打了个盹,醒来发现秦风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就过来看看。
李明宇、王小美和陈静也跟了进来,他们也习惯了秦风这种“一入科研深似海,从此睡眠是路人”的工作状态。
秦风看着自己的队员们,微微一笑,决定将自己刚才的“胡思乱想”,稍微透露一点点,看看他们的反应。
“我在想,我们博士阶段的研究,除了零点能之外,是不是可以……再稍微‘抬头看看天’?”秦风故作神秘地说道。
“抬头看看天?”赵铁柱一脸懵逼,“老大,咱这研究室不是有屋顶吗?难道……你想把屋顶拆了,直接观测宇宙射线?”他摸了摸自己那并不算茂密的头发,心有余悸,“辐射太大了不好吧?”
“噗——”王小美忍不住笑出声,“铁柱哥,老大的意思是,研究方向可以更……宏大一点!”
李明宇推了推眼镜,眼神一亮:“老大,您是指……宇宙学层面?还是……更基础的粒子物理?”
秦风点了点头,沉吟道:“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在我们这个时代,对‘大统一理论’进行一些……哪怕是最最初步的理论探索?比如,尝试构建一些新的数学模型,去描述强力、弱力和电磁力在更高能量标度下的可能统一形式?”
“大统一理论?!”李明宇倒吸一口凉气,手里的笔记本都差点掉在地上,“老……老大!这……这可是连爱因斯坦晚年都没能完成的梦想啊!全世界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研究了几十年,都还是一团迷雾!我们……我们现在就碰这个?”
赵铁柱虽然听不懂什么是“大统一”,但看李明宇那副见了鬼的表情,也知道这玩意儿肯定比“红烧狮子头统一甜咸之争”要复杂得多。他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大,这个‘大统一’,它……它能当饭吃吗?或者……能让咱们实验室的网速再快一点吗?”
秦风被赵铁柱的清奇思路逗乐了,笑道:“暂时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让网速变快。但如果真能有所突破,或许……能让我们对宇宙的理解,提升一个全新的维度。”
他顿了顿,又抛出了一个更“重磅”的炸弹:“另外,我还在思考一个更长远的问题。人类文明的未来,能源和生存空间,始终是两大核心制约。我在想,我们有没有可能,从理论层面,去探讨一下……比如,像‘戴森环’这种构想的……可行性?”
“戴……戴森环?!”这次,不仅是李明宇,连一向冷静的陈静和专注于数据的王小美,都惊得合不拢嘴。
“老……老大!”王小美结结巴巴地说道,“您……您说的是科幻小说里那个……把太阳整个包起来,获取全部能量的……那个戴森环?”她的平板电脑上,已经自动开始搜索“戴森环”的相关资料,屏幕上瞬间被各种匪夷所思的图片和参数占满了。
“我的乖乖……”赵铁柱看着王小美屏幕上的图片,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这是要给太阳公公穿个裤衩吗?还是围个围裙?这得用多少钢筋水泥啊?把地球全拆了够不够?”
陈静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震撼:“秦风,大统一理论……虽然艰难,但至少还在理论物理的范畴内。可戴森环……这……这在2000年的今天,别说理论可行性了,连提出来都会被当成痴人说梦吧?这已经完全超出了现有科技水平不知道多少个数量级了!”
秦风看着队员们一张张写满了“你是不是疯了”的脸,心中早有预料。他平静地说道:“我知道,这些目标,在今天看来,确实如同天方夜谭。但,科学的进步,不就是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吗?”
“我并没有说我们现在就要去建造戴森环,那不现实。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尝试从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出发,结合我们已有的超前理论储备(比如系统灌输的那些),去构建它的理论模型,分析它的能量收支平衡,探讨它在极端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甚至……推演一下建造它可能需要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理论探索。它能为我们指明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也能激发我们对更深层次物理规律的思考。”
“至于大统一理论,”秦风的目光扫过李明宇,“我知道它很难,但正因为难,才有挑战的价值。我们不需要一蹴而就,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对称性破缺机制入手,从寻找新的数学工具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尝试。哪怕我们最终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出一点点微光,那也是对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
听着秦风的解释,研究室内的气氛,从最初的震惊和不可思议,渐渐转变为一种莫名的……热血沸腾。
李明宇的眼中,重新燃起了理论物理学家特有的那种对未知真理的渴望:“老大……我明白了!您是想……在我们这个时代,播下一颗未来的种子!”
王小美也激动地说道:“如果……如果我们真的能在理论上证明戴森环的可行性,哪怕只是最粗浅的模型,那也将是……人类文明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
赵铁柱虽然还是不太懂,但他看着秦风那副“天下我有”的淡定表情,以及李明宇和王小美那打了鸡血的样子,也用力地点了点头:“老大!俺不懂啥戴森不戴森的,但俺知道,只要是老大你认准的事,肯定错不了!你说咋干,俺就咋干!搬砖也行!”
陈静看着秦风,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敬佩,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的信任:“秦风,你的蓝图……太宏伟了。但,我相信你。‘秦之队’,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秦风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这些目标,在2000年的地球看来,确实如同天方夜谭。
但是,他拥有学神系统,拥有【跨维度知识理解】这种逆天权限,拥有一个虽然年轻但潜力无限的团队。
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燃烧着对科学真理最纯粹的渴望,以及对人类文明未来最深沉的责任感。
“是的,天方夜谭。”秦风在心中默默说道,“但,那又如何?”
“在我秦风的字典里,只要理论上存在一丝可能性,那便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等待被我亲手点亮的——”
“曙光!”
窗外的星空,依旧深邃而神秘。
但秦风知道,从今天起,他遥望的,将不仅仅是这片星空,更是那星空背后,更宏伟、更壮丽的宇宙图景,以及人类文明走向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