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 第339章 故友与新图(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天下午,李明衍召集所有心腹,阿漓站在他的身边。

大堂之上,陈轸、司马靳等吕门旧部,卢敖、张苍等仙家骨干,几位墨家的弟子,还有从百越跟来的子它、吕由,济济一堂。

\"诸位,\"李明衍朗声道,\"今日要为大家引见一位重要人物。\"

众人都好奇地看着门口。

张良缓步走进,一袭青衫,虽然清瘦,但气度不凡。

\"这位是张先生。\"李明衍没有说出张良的全名和来历,\"从今日起,张先生就是我的谋主,地位仅在我和阿漓之下。\"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这些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他们跟随李明衍多年,突然冒出一个年轻人就成了首席谋主?

卢敖则若有所思。他在关东多年,隐约猜到了这位\"张先生\"的身份。

子它更是直接,当场就想开口询问,被阿漓用眼神制住。

\"诸位若有疑问,日后自会明白。\"李明衍环视众人,语气不容置疑,\"我只说一句——张先生的话,就是我的意思。\"

众人虽然心中各有想法,但都恭敬行礼:\"见过张先生。\"

张良还礼,语气温和:\"诸位都是主公的股肱之人,张某初来乍到,还请多多指教。\"

接下来的几天,张良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

他先是用三天时间,将李明衍的所有资源做了详细梳理。然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

\"明公,\"张良指着一张竹简,\"您现在的力量太分散了。墨家、仙家、吕门、百越、巴蜀官场...各自为政,难成合力。\"

\"子房的意思是?\"

\"整合。\"张良斩钉截铁,\"以水为喻,建立完整体系。\"

他在图上画了起来:\"墨家的堤、坝负责防护和建设;仙家的潜、流负责情报和舆论。这些您都有了。但还缺两个关键部分。\"

\"哪两个?\"

\"其一为'波'。\"张良写下这个字,\"取自波澜不惊之意。这是朝堂的力量,包括李冰老师留下的官僚体系。他们就像水面的波纹,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

李明衍点头:\"有理。\"

\"其二为'澜'。\"张良又写一字,\"取自推波助澜之意。这是行动的力量,包括吕门死士和其他可以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

他放下笔:\"潜流负责收集,堤坝负责保护,波澜负责执行。如此一来,情报、防护、政治、行动,四位一体,如臂使指。\"

李明衍拍案叫绝:\"妙!就这么定了!\"

\"还有,\"张良神色一肃,眼中露出寒光,\"澜组织由我直接掌管。我要那他们,试试刀\"

李明衍略感意外,但很快明白了张良的用意。他要用澜组织,去清算那些韩国的卖国贼。

\"可以。\"李明衍毫不犹豫,\"需要什么资源,尽管调用。\"

张良点了点头,随即神色一肃:\"主公,在详细规划之前,上次你和我提到的事情,我已有了眉目。\"

张良又从怀中取出一哥竹简,上面写着五行字:朝堂班底、军队支援、内廷耳目、府库金银、保命死士。

\"这是?\"

\"这是主公和我提到的。\"张良看着李明衍,\"左右朝堂必备的五个资源。\"

\"不错。\"李明衍坦然道,\"老师说过,这五样缺一不可。\"

张良在纸上逐一分析:\"朝堂班底,您有李冰老师的门生故吏,这个不缺。府库金银,卢敖带来八万金,加上耿家产业,暂时够用。保命死士,吕门三百死士,墨家堤组织,足以应付。\"

他抬起头:\"但是,军队支援和内廷耳目,您几乎是空白。\"

李明衍沉默了。确实,他在军方毫无根基,在秦王身边更是没有眼线。

\"明公,\"张良正色道,\"您在咸阳时,可曾与军方将领或王室重臣有交情?\"

李明衍陷入沉思。

咸阳的往事如潮水般涌来。那些人,那些事,仿佛就在昨天。

\"蒙武。\"他缓缓道,\"蒙武将军与我有交情,我们当年配合默契,他也对我很照顾。\"

\"蒙武?\"张良眼睛一亮,\"秦国名将,手握重兵。若能得他支持,军队这一环就有了着落。\"

\"还有昌平君。\"李明衍继续道,\"楚国公子,但深得秦王信任,已任丞相多年。此人睿智深沉,我们……在楚国有共同的朋友。\"

张良快速记录着:\"昌平君...此人我也有所耳闻。据说他虽为楚人,却是秦王的心腹重臣。若能与他结盟...\"

张良把笔一收,思绪片刻,\"明公,请您写信吧。\"

张良果断异常,有谋主在侧,李明衍感觉心里踏实许多。

他沉吟片刻铺开纸,提起笔,开始给昌平君写信:

\"昌平君大人钧鉴: 别来数载有余,不知大人安否?明衍游历各国,历经风雨,方知天下之大,亦知秦国之强。 如今明衍在蜀中略有薄产,正欲东山再起,重返朝堂。然独木难支,需要盟友相助。 昌平君智慧过人,必能看清天下大势。明衍愿与君结为更深之盟,共谋大事。 若君有意,还请示下。明衍必有厚报。\"

写完昌平君的信,他又给蒙武写了另一封:

\"蒙将军麾下: 数年不见,甚是想念。蒙恬、蒙毅可好? 明衍这些年游历关东诸国,建立了不少人脉。如今关东风雨飘摇,各种消息纷至沓来。 将军征战沙场,最需要的便是准确情报。明衍愿以关东情报,支援老友。一别数载,静候佳音。\"

两封信写完,李明衍叫来卢敖。

\"这两封信,要送到咸阳。\"他郑重地将信交给卢敖,\"务必亲自送到收信人手中。\"

卢敖接过信,看了一眼收信人,心中了然:\"属下明白。仙家门在咸阳有可靠的人,保证送到。\"

\"要快,但也要隐秘。\"张良补充道,\"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主公与他们有联系。\"

\"是。\"卢敖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