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9:我把知青老婆宠上天 > 第二百三十一章 郑玉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门头外那张红纸黑字的招聘启事,在夏日的风里边缘已微微卷起。

几天里,成星海面试了几波人,总不尽如人意。

眼看着开学日近,能干的陈秀芝即将去上学,若再招不到合适的人,日渐忙碌的服装店真要周转不开了。

成星海有点焦虑,整理货架时都带着几分焦躁。

就在这天下午,阳光有些慵懒,店门被轻轻推开,挂着的风铃发出清脆却微弱的叮咚声。

进来的是个瘦小的男孩,看着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身量还未完全长开。

他身上的蓝色布衫和深色裤子虽然陈旧,洗得有些发白,却很整洁。

少年脸色带着些局促。

李秀秀正拿着鸡毛掸子拂拭挂着的柜子,闻声放下东西,习惯性地挂上笑容迎了上去:“小同志,请问你需要些什么?”

男孩的双手不自觉地捏着衣角,犹豫了片刻,像是鼓足了勇气,才抬起头,目光迎向李秀秀,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说:“我……我不小了,我已经18岁了。我是来应聘的,你们不是招工吗?”

“啊?”李秀秀着实吃了一惊,下意识地重新打量起眼前的男孩。

他实在太显小了,脸颊还带着少年的清瘦轮廓。

李秀秀欲言又止,心里犯嘀咕,但看男孩眼神里的认真和急切,又不似作伪。

她顿了顿,还是点了点头:“好,那……你稍等一会儿。”说完,她转身快步走向后面的仓库。

成星海正和陈二狗一起清点新到的一批的衣服,听到李秀秀说有个“半大孩子”来应聘,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带着疑惑走了出去。

见到郑玉龙的第一眼,成星海的眉头就下意识地蹙了起来。

这少年身形单薄,面容稚嫩,说他刚上高中都有人信,怎么会是来应聘的?

他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合适”,甚至有些荒唐。

但成星海还是压下了疑虑,礼貌地指了指旁边的凳子:“坐吧,我们聊聊。”

郑玉龙略显拘谨地坐下,背脊挺得笔直。

经过一番询问,成星海得知,男孩名叫郑玉龙,坚持说自己确实已满十八岁,是土生土长的阳城人,家就住在门店对面那条老巷子里。

随着谈话深入,郑玉龙的身世徐徐展开,带着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重量。

去年,他父母因公出差,跟车途中遭遇意外,双双离世。

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瞬间只剩他和十二岁的妹妹相依为命。

少年说起这些时,语气平静,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只有指节泛白的手,泄露了内心的波澜。

“要不是我年龄刚好够了,”郑玉龙低声说,“家里的房子可能都保不住。”

郑玉龙有个二伯,提出可以继续供他们兄妹读书,但前提是把父母留下的房子过户过去,郑玉龙拒绝了。

这大半年,郑玉龙一直靠着在火车站扛包给人抄写文书之类的零工,勉强维持着兄妹俩的学费和生活。

“我今年……本来该参加高考的。但实在不放心妹妹,我就没报名。”末了,郑玉龙说。

听着少年平静的叙述,成星海心里的轻视和疑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有些犯难。

这个岗位,他原本一心想招个手脚麻利能说会道的女同志。

毕竟做的是服装生意,面对的大多是女顾客,女销售天然更有优势。

可眼前这个叫郑玉龙的男孩,虽然年纪小也毫无经验,但口齿清晰,条理分明,态度不卑不亢,眼神里有种被生活磨砺过的韧劲儿,这让成星海觉得,少年身上有可取之处。

成星海沉吟了片刻,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了敲,才重新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郑玉龙,你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这样吧,你明天这个时间再来一趟,见见我们老板。我现在没法给你肯定的答复,最终用不用,还得老板拍板。”

郑玉龙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失望,但他很快打起精神,站起身,朝成星海微微鞠了一躬:“好的,谢谢您,我明天一定准时到。”

说完,他礼貌地告辞,转身推开店门走了出去,那瘦小的背影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坚韧。

成星海轻轻叹了口气。

这时,一直在旁边整理衣物的李秀秀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星海哥,我刚才就在想郑玉龙这名字听着耳熟。我才想起来他是谁,我妈之前还跟着街道的去慰问过呢。”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唏嘘的表情:“他爸妈是钢铁厂的双职工,以前家里条件挺不错的。他学习成绩也很好,在我们这一片都是出了名的,出事后,他家那些亲戚,特别是他二伯,跑到厂里闹着要分抚恤金,听说闹得挺难看,最后厂里没办法,还是给出去不少,落到他们兄妹手里的没几个钱。按道理,这种因公殉职,子女能顶替名额进厂的,本来该是他的名额,结果不知怎么运作的,最后顶替进去的是厂里另一个领导家的亲戚。这事儿我们这片的老邻居差不多都知道,都说这俩孩子可怜,摊上这么一群亲戚……”

成星海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下午三四点钟,陈默从外面办事回来,额上带着汗。

他刚端起茶缸喝了口水,成星海就走了过来,把郑玉龙的情况原原本本地汇报了一遍,包括李秀秀补充的那些坊间传闻。

陈默耐心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缸边缘,直到成星海说完,他都没有立刻表态。

店里一时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陈默才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成星海,“星海,以后这个店,主要是由你来负责。用人这方面,你得自己学着拿主意。我不能永远帮你做决定。你觉得他行,就用,觉得有顾虑,就不用。毕竟我们是开店,不是开善堂,天下有困难的人千万万,我们帮不了所有人,不管你最后怎么决定,我都支持。”

成星海愣住了。他原本以为陈默会直接拍板,或者至少给出明确的倾向性意见。

这把决定权交到他手上,反而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