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青山:暴雨连下了七天七夜,浑浊的泥水漫过青瓦屋顶时,阿婆正把最后一袋玉米往阁楼上搬。木楼梯在脚下咯吱作响,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她探头去看,只见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樟树拦腰折断,浑浊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瞬间冲垮了低矮的土墙。
“阿婆!快上来!”孙子小树的哭声从阁楼顶端传来。阿婆踉跄着爬上最后一级台阶,转身时,洪水已经涌进了堂屋,她最珍爱的那套苗银头饰在水中打了个转,很快就被泥浆吞没。
这是黔北山区的麻柳村,一场百年不遇的山洪,让这个依山傍水的村落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一、泥泞中的药箱
山洪退去后的第三天,天空终于放晴,可阳光洒在满是泥浆的村庄里,却照不进人们眼底的阴霾。村头的晒谷场上,几十顶蓝色帐篷一字排开,受伤的村民躺在塑料布上,有的腿上裹着渗血的布条,有的咳嗽着蜷缩在角落,孩子们的哭声和大人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
“水还能喝吗?”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年轻人蹲在帐篷边,手里拿着半瓶浑浊的水,眉头紧锁。他叫岩峰,是苗医联盟派来的救援小队队长,背上的药箱上还沾着沿途的泥土。
“烧开了也有股怪味,”旁边的村民老张叹了口气,指着不远处的河流,“以前那水清亮得能看见鱼,现在全是上游冲下来的泥沙和死牲口。”
岩峰站起身,从药箱里拿出一个棕色的陶罐,又从帆布包里掏出几捆晒干的草药。“这是我们苗家的‘清浊草’,煮水喝能过滤杂质,还能清热解毒。”他一边说,一边把草药分给周围的村民,“大家把水烧开,放一把草药进去,煮十分钟再喝。”
就在这时,帐篷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医生!医生快来!”岩峰立刻拎着药箱跑过去,只见一个小女孩躺在地上,右腿被树枝划出了一道长长的伤口,鲜血浸透了裤子,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
“别怕,叔叔给你处理一下就不疼了。”岩峰轻声安抚着女孩,小心翼翼地剪开她的裤子。伤口边缘已经有些红肿,他从药箱里拿出一个牛角药筒,倒出一些黄绿色的粉末,又用米酒调成糊状,均匀地敷在伤口上,然后用干净的布条包扎好。
“这是‘止血草’和‘消炎藤’磨的粉,我们苗医祖祖辈辈都用它治外伤,比消炎药还管用。”岩峰一边收拾药箱,一边对女孩的母亲说,“明天我再过来换药,不出三天,伤口就能结痂。”
女孩的母亲含着泪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几颗晒干的野果:“医生,这是家里仅剩的一点东西,你别嫌弃。”岩峰笑着摇了摇头,把野果推了回去:“我们是来帮忙的,怎么能要你们的东西。”
二、药香里的暖意
接下来的几天,岩峰和队员们每天都穿梭在帐篷之间,为受伤的村民处理伤口,调配草药。他们在晒谷场旁边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每天熬制一大锅增强免疫力的药汤,分发给村民们喝。药汤里有黄芪、当归、金银花等草药,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这药汤喝着有点甜,比西药好喝多了。”老张喝着药汤,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之前他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一直拉肚子,喝了两天药汤后,症状明显好转了。
岩峰听了,心里也很高兴。他知道,灾后最容易爆发传染病,只有让村民们增强免疫力,才能避免疫情的发生。除了熬制药汤,他们还在村庄周围采集草药,教村民们辨认哪些草药可以止血,哪些草药可以消炎。
“大家看,这种叶子边缘有锯齿的草叫‘薄荷草’,夏天用它煮水喝,能清热解暑;这种开着小黄花的草叫‘蒲公英’,它的根和叶子都能入药,能清热解毒。”岩峰拿着草药,耐心地给村民们讲解。村民们围在他身边,认真地听着,有的还拿出小本子记下来。
傍晚的时候,晒谷场上渐渐安静下来。岩峰坐在灶台边,看着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整理物资,心里感到一丝欣慰。这时,他看到一个老人独自坐在帐篷门口,低着头,手里拿着一张照片,不停地擦拭着眼泪。
岩峰走过去,在老人身边坐下。老人抬起头,他才发现,老人的眼睛红红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大爷,您怎么了?”岩峰轻声问道。
老人叹了口气,把照片递给岩峰。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笑容灿烂。“这是我儿子,”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山洪来的时候,他为了救邻居家的孩子,被洪水冲走了,到现在还没找到。”
岩峰看着照片,心里一阵酸楚。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老人,只能默默地陪在他身边。过了一会儿,岩峰从药箱里拿出一个香囊,递给老人:“大爷,这是我们苗家特制的养生香囊,里面装着艾叶、菖蒲、丁香等草药,能安神助眠。您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它放在枕头边,能睡得香一点。”
老人接过香囊,放在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心里顿时觉得暖和了许多。“谢谢你,医生。”老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激。
三、养生操里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的身体渐渐恢复了健康,但岩峰发现,很多人的情绪还是很低落。有的村民总是唉声叹气,有的村民不愿意和别人说话,还有的村民甚至产生了放弃重建家园的念头。
“这样下去不行,”岩峰在救援小队的会议上说,“我们不仅要治好村民们的身体,还要治好他们的心理。”
队员们纷纷点头。他们想起了苗医“身心同治”的理念,决定通过教村民们做苗家养生操,来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第二天早上,岩峰早早地来到晒谷场,召集村民们一起做养生操。一开始,只有少数几个村民愿意参加,大多数人都躲在帐篷里,不愿意出来。
“大家快来试试吧,这养生操很简单,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岩峰一边示范,一边喊道。他伸展双臂,慢慢地转动身体,动作轻柔而缓慢,像在跳一支优美的舞蹈。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帐篷,围在岩峰身边,跟着他一起做养生操。有的村民动作不太标准,岩峰就耐心地纠正他们;有的村民跟不上节奏,岩峰就放慢速度,一步一步地教他们。
“吸气,呼气,放松肩膀,想象自己站在青山绿水之间。”岩峰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量,村民们跟着他的指令,慢慢地调整着呼吸,脸上的表情也渐渐放松下来。
做完养生操后,岩峰坐在晒谷场的石凳上,给村民们讲述苗医治愈病痛的温暖故事。“我小时候,村里有个老人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很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后来,一位老苗医来到村里,用草药给老人治疗,还教老人做养生操。三个月后,老人竟然能下床走路了。”
村民们听得入了迷,有的还忍不住问:“医生,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岩峰笑着点点头:“当然是真的。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现在,我们的家园虽然被洪水冲毁了,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重建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他们看着身边的人,眼神里渐渐有了光芒。老张站起身,大声说:“医生说得对!我们不能一直消沉下去,我们要赶紧重建家园,让孩子们有一个安稳的家。”
“对!我们一起努力!”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道。晒谷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里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四、重建中的守护
在岩峰和救援小队的帮助下,村民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开始积极地投入到家园的重建工作中。他们有的在清理废墟,有的在搭建新房,有的在开垦荒地,整个村庄都充满了忙碌的身影。
岩峰和队员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每天都会来到工地,为村民们提供健康保障。他们在工地旁边设立了临时的健康诊疗点,随时为受伤的村民处理伤口;他们还会定期熬制药汤,送到工地,让村民们在忙碌之余能喝上一口热乎乎的药汤,补充体力。
有一天,工地上突然传来一阵呼喊:“有人晕倒了!”岩峰立刻跑过去,只见一个年轻的村民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岩峰赶紧给村民量了血压,又摸了摸他的脉搏,发现他是因为过度劳累和中暑才晕倒的。
岩峰立刻从药箱里拿出一瓶藿香正气水,给村民喝了下去,又用湿毛巾敷在他的额头和脖子上。过了一会儿,村民慢慢醒了过来。“谢谢你,医生。”村民虚弱地说。
岩峰笑着说:“不用谢,你就是太劳累了。以后干活的时候,要注意休息,别中暑了。”他又从药箱里拿出一些防暑的草药,递给村民:“这是‘金银花’和‘菊花’,你回去煮水喝,能防暑降温。”
村民接过草药,感激地说:“医生,你们真是我们的守护神啊!要是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岩峰听了,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和队员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岩峰和救援小队一直守护在村民们身边,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几个月后,麻柳村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崭新的房屋整齐地排列在山脚下,村里的小路也重新铺好了水泥,路边还种上了鲜艳的花朵。村民们搬进了新房,孩子们在村里的操场上欢快地玩耍,整个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
离别那天,村民们早早地来到村口,为岩峰和救援小队送行。他们手里拿着鸡蛋、腊肉、草药等礼物,非要塞给岩峰他们。“医生,你们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啊!”阿婆拉着岩峰的手,眼里含着泪水。
岩峰点点头,眼眶也有些湿润。“阿婆,你们放心,我们会常来看你们的。以后要是有什么健康问题,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汽车缓缓地驶出村口,村民们还在不停地挥手。岩峰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村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和救援小队不仅治愈了村民们的身体和心理,还为他们留下了希望和力量。在这片曾经遭受过灾难的土地上,苗医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村民们前行的道路,也守护着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雨后的青山,显得格外青翠。麻柳村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勃勃的生机,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守护和重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