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与药香
市立图书馆的古籍部在顶楼,夏末的阳光穿过百叶窗,在积着薄尘的书架间投下斑驳的光影。林秀芝踩着木质楼梯往上走,每一步都听得见膝盖骨轻微的“咔嗒”声,她扶着扶手缓了缓,右手不自觉地按在腰后——那里像是坠着块浸了水的棉絮,从清晨开馆整理书架到现在,钝痛感已经漫到了胯骨。
“林姐,三楼社科区的还书车满了,能不能帮着分拨一下?”楼下传来实习生小吴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林秀芝应了声,直起身时倒抽一口冷气,腰眼像是被针扎了下,她咬着牙挪到楼梯口,看见小吴正踮着脚往书架上塞书,浅蓝色的工作服后背洇出一圈汗渍,领口还别着块薄荷糖,说是能提神。
这栋图书馆建了快三十年,中央空调去年才翻新,古籍部的通风尤其差。林秀芝每天要在书架间穿梭近万步,整理那些比她年纪还大的线装书时,得长时间弯腰弓背,时间久了,腰椎间盘突出成了老毛病,小腿上也爬满了淡蓝色的静脉曲张纹路。同事老张比她大五岁,上个月刚因为腰肌劳损请了病假,回来时腰上多了个黑色的护腰,说是医生让少弯腰少站立,可图书馆的工作哪能离得开这些?
“林姐,你看我这腿。”小吴趁着递还书的间隙,挽起裤腿给她看,白皙的小腿上隐约能看见青色的血管,“我妈说我这是久坐久站弄的,让我别干这行了,可我就喜欢闻书里的墨香味。”林秀芝摸了摸她的小腿,想起自己刚来时也是这样,二十出头的年纪,抱着一摞书跑上跑下都不觉得累,如今不过十年,身体倒先扛不住了。
下午三点,图书馆的读者渐渐多了起来,古籍部却依旧安静。林秀芝正蹲在地上整理一套清代的《四库全书》抄本,突然听见楼梯口传来不一样的脚步声——不是平日里读者的轻手轻脚,也不是同事们熟悉的拖沓,而是带着些轻快的节奏,还夹杂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她抬头望去,看见三个穿着浅蓝色褂子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头发用木簪挽着,手里提着个竹编的篮子,篮子上盖着块蓝布,香气就是从那里飘出来的。
“请问是古籍部的工作人员吗?我们是市中医院苗医科的,来给大家做健康服务。”女人笑着开口,声音温和,“我叫田春兰,这是我的徒弟阿雅和阿明。”她掀开竹篮上的蓝布,里面整齐地摆着一个个巴掌大的陶罐,还有叠得整齐的棉布袋,草木香更浓了,混着古籍的墨香,竟有种意外的和谐。
林秀芝愣了愣,起身时又被腰绊了一下,田春兰眼疾手快地扶住她,指尖触到她腰后的肌肉时,轻轻按了按:“您这腰肌劳损有些年头了吧?肌肉都僵了。”林秀芝惊讶地看着她,这是第一次有人只碰了一下,就说准了她的毛病。
“我们听说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常年久站久坐,还得在封闭环境里工作,容易得腰椎、静脉曲张和呼吸道的毛病,就想着来送点东西。”田春兰拿起一个陶罐,打开盖子,里面是深绿色的药膏,散发着艾草和当归的味道,“这是我们苗医特制的草药膏,用透骨草、当归、红花熬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您要是腰或者腿不舒服,涂在疼痛的地方,轻轻揉几分钟,很快就能缓解。”
她又拿起一个棉布袋,里面装着晒干的草药,凑近闻能闻到薄荷和金银花的清香:“这里面有艾叶、薄荷、金银花,还有我们苗山特有的紫珠草,能净化空气、抗菌消炎。您把它挂在衣服上或者放在抽屉里,既能防呼吸道感染,还能提神,比薄荷糖管用。”
小吴凑了过来,好奇地拿起草药香囊闻了闻:“田医生,这个真的能防感冒吗?我前几天就有点咳嗽,总觉得图书馆里空气不流通。”田春兰笑着点头,让阿雅拿了瓶草药茶给她:“这是用鱼腥草和罗汉果煮的,你泡着喝,润肺止咳。你们年轻人总觉得身体好,不注意保养,等真出了毛病就晚了。”
说话间,老张也拄着腰走了过来,看见田春兰手里的药膏,眼睛亮了亮:“我这腰啊,贴了多少膏药都不管用,你们这草药膏真能行?”田春兰让他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掀开他的护腰,只见腰眼处的皮肤有些发红,她用指尖蘸了点药膏,在他腰上轻轻揉搓起来,动作轻柔却有力。
“您这是长期姿势不对,肌肉紧张导致的劳损,光贴膏药不行,得让肌肉放松。”田春兰一边揉一边说,“我们苗医讲究‘外治内调’,外用草药膏活血化瘀,再配合着做些保健动作,才能从根上预防。”她揉了大概五分钟,老张突然“哎哟”一声,不是疼,是舒服的喟叹:“哎?还真不疼了!这腰好像松快多了。”
林秀芝看着老张舒展的眉头,也有些心动,田春兰看出了她的心思,拿了一罐药膏递给她:“林姐,您试试,涂在腰和腿上都可以。另外,我教你们一套简单的保健动作,工作间隙做几分钟,能缓解疲劳,预防劳损。”
田春兰先教了个“靠墙站”:“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后背贴紧墙壁,双手自然下垂,头、肩、臀、腿都要贴墙,每天站五分钟,能纠正弯腰驼背的姿势,减轻腰椎压力。”她示范的时候,后背绷得笔直,像棵挺拔的竹子,林秀芝跟着学,才站了两分钟,就觉得腰后有股热流在慢慢散开,之前的钝痛感轻了不少。
接着是腿部的动作,田春兰让大家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然后交替抬起小腿,尽量让脚尖朝上,每个动作保持十秒,重复十次:“这个动作能促进腿部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曲张,你们整理书架累了,在椅子上坐一会儿就能做。”小吴跟着做,做了没几下就觉得小腿发酸,田春兰笑着说:“这说明你平时运动量不够,血液循环不太好,得多练。”
最后是腰部的“转腰操”,双手叉腰,顺时针转五圈,再逆时针转五圈,动作要慢,幅度要大:“这个动作能活动腰椎,缓解腰部肌肉紧张,不过要注意,转的时候别太快,免得伤了腰。”老张跟着做,转了两圈就说:“哎,这么一转,我这腰好像真不僵了。”
田春兰把药膏和草药香囊分给大家,又留下了草药茶的配方,说要是觉得管用,下次可以再来送。临走时,小吴把自己的薄荷糖塞给田春兰:“田医生,这个给您,虽然不如您的草药香囊管用,但能提神。”田春兰接过糖,笑着放进兜里:“谢谢小姑娘,下次来我给你带苗山的野蜂蜜,比这个甜。”
等苗医们走了,古籍部里还留着淡淡的草药香。林秀芝按照田春兰说的,把草药香囊挂在工作服的纽扣上,又在腰上涂了草药膏,轻轻揉了几分钟,原本沉甸甸的腰突然觉得轻了,她试着弯腰整理书,腰眼的疼痛感也减轻了不少。小吴把草药茶泡在保温杯里,喝了一口,清凉的味道从喉咙滑到胃里,之前的咳嗽也好像止住了。
傍晚闭馆时,林秀芝和小吴一起整理还书车,小吴不再像早上那样踮着脚费劲地塞书,而是按照田春兰教的,先站在书架前调整好姿势,再轻轻把书推进去,她说:“林姐,我现在觉得腰不酸了,腿也不沉了,好像能多整理几车书。”林秀芝看着她眼里的光,想起自己刚来时的模样,心里暖烘烘的。
接下来的日子,图书馆里多了些不一样的景象。早上开馆前,大家会在大厅里做田春兰教的保健动作,老张的护腰渐渐摘了,小吴的小腿上再也看不见青色的血管,林秀芝的腰也不怎么疼了,她甚至能抱着一摞古籍从一楼走到顶楼,膝盖也不“咔嗒”响了。每个人的衣服上都挂着草药香囊,古籍部的空气里,墨香和药香交织在一起,闻着就让人觉得安心。
半个月后,田春兰真的带着苗山的野蜂蜜来了。她还带来了新熬的草药膏,说天气转凉了,加了些驱寒的药材。林秀芝拉着她的手,非要留她喝杯茶,茶是用田春兰给的草药泡的,喝起来有淡淡的甜味。田春兰看着书架间忙碌的工作人员,笑着说:“你们守护这些书,我们守护你们的健康,这样才好。”
那天下午,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书架上,也洒在田春兰和林秀芝的身上。林秀芝看着手里的草药膏,又看了看满架的古籍,突然觉得,这墨香与药香,都是世间最珍贵的味道——一个守护着过往的智慧,一个守护着当下的健康,它们在这栋老图书馆里相遇,温暖了每一个在书架间奔波的人。
闭馆后,林秀芝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她摸了摸衣服上的草药香囊,又按了按腰后,那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钝痛感。她想起小吴说的话,“就喜欢闻书里的墨香味”,现在她觉得,再加上这淡淡的药香味,才是图书馆最好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