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医圣传 > 第499集:《苗医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跨界盛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9集:《苗医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跨界盛宴》

苗医文化跨界展:让古老智慧在创意中新生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银杏叶刚染成浅黄,苗医展示馆前的公告栏就贴出了一张红底黄字的海报——“苗医文化跨界展,十日之后,邀您共赴草木之约”。海报旁,苗医李阿婆正踮着脚调整绳结,她身后的徒弟阿妹抱着一摞草药标本,手里还攥着动漫工作室陈默送来的动画分镜稿,纸页上画着个扎羊角辫的苗医少女,正蹲在溪边洗草药,眉眼间竟有几分李阿婆年轻时的模样。

“阿婆,陈默说今天要带团队来拍草药采摘的素材,咱们得提前去后山的草药园等着。”阿妹的声音刚落,就见陈默背着相机包,领着三个年轻人匆匆走来,其中一个戴鸭舌帽的姑娘手里还抱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刚画好的动画人设图。“李阿婆,这是咱们短片的主角‘阿苗’,您看她这身衣服,是不是得加些苗医特有的银饰?比如针囊上挂的小银铃,采药时叮当作响,动画里肯定好听。”陈默指着人设图上的布包说。

李阿婆眯眼瞅了瞅,伸手从展示馆的玻璃柜里拿出个旧布囊,囊口缀着三枚小巧的银铃,铃身上刻着细密的草药纹路。“这是我娘传我的针囊,当年她上山采药,银铃一响,山里的猴子都知道是她来了,不捣乱。”她把布囊递到鸭舌帽姑娘面前,“银铃得挂在腰侧,方便取针,还有阿苗的围裙,得绣上鱼腥草的图案,那是咱们苗医最常用的草药,清热解毒,小孩子都认识。”

跟着李阿婆去后山草药园时,陈默的团队一路都在拍。阿妹蹲在田埂上拔鱼腥草,指尖刚碰到叶片,就被李阿婆拦住:“拔的时候要留三分根,明年还能再长,咱们苗医采药讲究‘取之有度’,不能断了草木的生机。”这话被镜头里的录音设备清清楚楚记下,陈默当即决定,要在动画里加一段阿苗教小松鼠留草药根的情节,“这样既还原了苗医的规矩,又能让小朋友看懂,多好。”

与此同时,园区另一头的服装设计工作室里,设计师苏晴正对着一堆苗医服饰样品发愁。她手里拿着件靛蓝色的苗医上衣,衣襟上绣着复杂的“百草纹”,可怎么把这纹样改得既保留传统,又适合日常穿着,成了难题。“苏姐,苗医李阿婆说,她们的草药染是用板蓝根叶子泡的,颜色越洗越柔,要不咱们试试用草药染布料做连衣裙?”助理小周抱着一匹刚染好的布料走进来,布料上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

苏晴摸着布料,突然想起前几天在苗医展示馆看到的草药图谱,“对了,咱们可以把图谱拆成小图案,绣在裙摆上!比如把金银花绣成小碎花,把艾草叶绣成边纹,这样既不突兀,又能让人看到就想起苗医。”她当即拿起画笔,在设计图上勾勒——收腰的连衣裙,领口用银线绣出苗医银饰的纹样,裙摆上错落分布着鱼腥草、金银花、艾草的刺绣,裙摆内侧还缝了个小口袋,能装迷你草药香囊。

等苏晴把设计稿送到展示馆时,李阿婆正和文创设计师林晓一起捣鼓石臼。林晓想把苗医捣药的石臼做成茶杯,可试了好几次,杯底总是不稳。“石臼的底是圆的,做成茶杯容易倒,得把底部磨平些,再刻上三道纹路,像咱们苗医熬药时的火候标记,‘文火慢熬,三沸即止’。”李阿婆用手指在石臼底部划了三道线,林晓恍然大悟,当即拿着石臼去工厂修改。

离跨界展还有三天时,园区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陈默的团队终于剪完了动画短片,短片开头,阿苗背着针囊,银铃叮当地走进山林,遇到一只腿受伤的小兔子,她从囊里取出草药,嚼烂了敷在兔子腿上,又用银针刺了几个穴位,最后把兔子放在铺着艾草的窝里,轻声说:“等明天太阳出来,你就能跑了。”结尾处,屏幕上跳出一行字:“苗医之术,源于草木,归于人心。”

苏晴的服装也做好了,她挑了六个模特,有穿靛蓝连衣裙的,有穿绣着百草纹外套的,还有一套男装,是用苗医采药时穿的短褂改的,袖口缝了可以装草药的小布袋。“苏姐,明天走秀时,要不要让模特手里拿着草药?比如穿金银花连衣裙的,就拿一束金银花,这样更有氛围。”小周建议道。苏晴点点头,立刻让人去草药园采摘新鲜的草药。

林晓的“苗医养生杯”也送来了样品,石臼造型的茶杯,杯壁上印着彩色的草药图谱,杯底刻着李阿婆说的三道火候纹。她还设计了配套的笔记本,封面是苗医银针的图案,内页印着苗医养生口诀,比如“春吃芽,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晨起一杯薄荷茶,清热提神一整天”。

开展当天,展示馆前人山人海。动画短片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小朋友们围着屏幕,跟着阿苗的动作学“苗医推拿十八式”——有的小朋友学着阿苗按太阳穴,有的学着揉手腕,还有个小男孩踮着脚,想模仿阿苗给小兔子敷草药的动作,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十点整,服装走秀开始。当第一个模特穿着靛蓝连衣裙,手捧金银花走出时,台下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李阿婆坐在第一排,看着裙摆上熟悉的鱼腥草刺绣,眼眶突然红了:“这衣服真好看,就像把咱们苗医的草药穿在了身上。”走秀到一半时,苏晴突然走上台,拿起话筒说:“这些衣服上的纹样,都是苗医常用的草药,大家要是感兴趣,可以去旁边的展示区,李阿婆会教大家认识这些草药。”

话音刚落,展示区就排起了长队。李阿婆坐在桌子后,面前摆着鱼腥草、金银花、艾草,她拿起一株鱼腥草,对围过来的人说:“这是鱼腥草,闻着有股鱼腥味,但是个好东西,煮水喝能治咳嗽,外敷能消炎。”一个穿汉服的小姑娘听完,立刻拿出手机拍照:“我奶奶总用鱼腥草煮水,原来它长这样,我回去要告诉她,我认识它了。”

最热闹的还是“苗医文创市集”。林晓的摊位前,“苗医养生杯”和笔记本很快就卖出去一半,买杯子的人还能免费领一包苗医特制的清热茶包。“这个杯子真特别,用它喝茶,感觉都比平时香。”一位阿姨买了两个杯子,说要送一个给爱喝茶的老伴。旁边苗医们的草药茶摊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队,阿妹和徒弟们忙着煮茶、递杯子,还不忘给每个人发一张印着养生口诀的小卡片。

“阿姨,您要是经常失眠,可以试试用薰衣草和合欢花泡茶,助眠的。”阿妹递给一位揉眼睛的阿姨一杯茶,“这杯是薄荷茶,您先喝着,清热解暑。”阿姨接过茶,喝了一口,又看了看手里的卡片:“‘睡前泡脚加艾叶,一夜好眠到天亮’,我回家就试试,谢谢小姑娘。”

跨界展第二天,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附近小学的师生。老师们带着学生们先看了动画短片,又去市集体验制作草药香囊。李阿婆教孩子们捻草药时,一个小男孩问:“阿婆,草药香囊能驱蚊子吗?我夏天总被蚊子咬。”“能啊,这里面的艾草和薄荷,都是蚊子怕的味道。”李阿婆笑着说,还帮小男孩把香囊挂在书包上,“这样蚊子就不敢靠近你了。”

第三天下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王主任也来了。他跟着人流逛了市集,看了动画短片和服装走秀,最后在展示馆里找到李阿婆:“李阿婆,你们这个跨界展办得太好了!把苗医文化和动漫、服装、文创结合起来,既有趣,又好懂,我们想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其他园区,还要帮你们申请非遗项目,让更多人知道苗医的好。”

李阿婆握着王主任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她抬头看向窗外,夕阳正洒在展示馆前的银杏树上,树下,几个小朋友正围着动画屏幕,跟着阿苗的动作比划,手里的草药香囊在风中轻轻晃动,银铃般的笑声传得很远。阿妹走过来,递给李阿婆一杯刚煮好的草药茶:“阿婆,您看,咱们的苗医文化,真的走进好多人心里了。”

李阿婆喝了口茶,暖意从喉咙传到心里。她知道,这场跨界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以后,会有更多人通过动画、服装、文创认识苗医,会有更多人知道,那些长在山间的草药,那些代代相传的技法,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是能走进日常生活、守护大家健康的智慧。就像动画里的阿苗说的那样:“草木有灵,医者有心,只要有人记得,这些智慧就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