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蒙古已灭,天下初定。我们高丽希望能与大宋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恢复之前的藩属国。本王愿意向大宋称臣,本王相信,大宋也一定会接纳我们的!来,朕敬各位一杯!”
说完,王倎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代表团成员们也纷纷端起酒杯,与王倎干杯。
周进放下酒杯,微笑着说:“国王陛下过奖了。打败蒙古,是杨大总统英明领导,以及大宋全体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也非常愿意与高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正如我们杨大总统所说,我们追求的是平等互利、共同发展。而不是以前不对等的君臣关系。这次我们带来了一份条约草案,希望能以此为基础,与贵国进行深入的谈判。”
王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主动提出恢复藩属向大宋称臣,这已经是最大的诚意,也是最符合高丽当前利益的选择。
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弱小的国家依附于强大的国家,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高丽世世代代都向中原王朝称臣,无论是唐、宋,还是后来的大辽……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被大宋提出更苛刻条件的准备,比如增加贡品、出让部分关税自主权等等。
可他万万没想到,周进竟然直接拒绝了。
而且拒绝得如此,又如此坚决。
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王倎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他感觉自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准备好的一肚子话,瞬间都堵在了喉咙里。
旁边的丞相崔成俊见状,心中也是一惊。他立刻意识到,大宋的这位外交总长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他不动声色地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王倎,低声提醒道:陛下,周总长远道而来,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让他们好生歇息,谈判之事,明日再议不迟。
王倎猛地回过神来,脸上重新挤出笑容,但那笑容已经有些勉强:啊,对对对,是本王思虑不周了。既然大宋有新的章程,那我们明日便按大宋的规矩,好好谈谈这份新条约。今天大家一路辛苦,还是先尽兴饮酒,不谈公事!
话虽如此,但宴席的气氛却明显冷了下来。
王倎端着酒杯,却没再主动敬酒,只是默默地小口抿着。他的目光时不时飘向周进,眼神复杂。
有惊讶,有不解,还有一丝被拒绝后的尴尬和隐隐的不悦。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宋明明有实力做君,却偏偏要和他做朋友?这在他几十年的人生经验里,是从未遇到过的情况。
席间,高丽官员们也察觉到了国王情绪的变化,以及周进那句话带来的微妙氛围。
他们原本准备好的、用来颂扬大宋恩德、表达依附决心的话,此刻也都咽了回去,只是机械地向代表团成员劝酒夹菜。
钱怀安心思最活泛,他感觉到气氛不对,便想活跃一下。
他夹了一筷子高丽参炖鸡,故作夸张地赞叹道:陛下,这高丽参炖鸡汤真是人间美味!这参的品质,比我们大宋市面上的高出不止一个档次。钱某在大宋也算是个生意人,对这高丽参可是垂涎已久。不知陛下能否介绍一下,这高丽参的种植和采挖,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王倎勉强笑了笑,正要开口,旁边的户部尚书李顺吉却抢先答道:钱副总长过奖了。我们高丽的高丽参,主要产自京城一带,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得天独厚。种植时要选三年以上的参苗,采挖必须在秋季……
李顺吉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试图把话题从尴尬的政治议题上引开。钱怀安也很配合,不断提问,两人一唱一和,总算让宴席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另一边,国防副总长王猛则与高丽的兵部尚书朴正浩交流着。
王猛敏锐地察觉到了王倎情绪的变化,他低声对朴正浩说:朴尚书,我们大宋是真心实意想和高丽交朋友。杨大总统常说,时代不同了,以前那种君臣藩属的老黄历,已经翻过去了。现在讲究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朴正浩叹了口气,小声回应:王副总长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只是我们国王陛下,以及我们很多大臣,都习惯了以前的相处模式。让我们一下子转变观念,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宴席在一种略显沉闷和尴尬的氛围中继续着。王倎始终提不起精神,他脑子里反复琢磨着周进的话——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这八个字似乎打开了一扇他从未想过的大门,但门后是什么,他既好奇又忐忑。
终于,宴席结束了。王倎安排代表团成员住在王宫附近的一座豪华驿馆里,驿馆内设施齐全,服务周到。
然而,表面上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得更加厉害了。
深夜,高丽王宫的一间密室里,烛火摇曳。王倎正与丞相崔成俊、御史大夫郑义、兵部尚书朴正浩等几位心腹大臣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
陛下,这大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崔成俊率先开口,语气中充满了忧虑。
他们明明可以名正言顺地让我们称臣,为何偏偏要搞什么平等合作?这会不会是一种新的圈套?表面上平等,暗地里却想从我们这里榨取更多的利益?
王倎皱着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崔丞相,你说的这些,本王也在想。本王主动提出称臣,一来是真心想找个靠山,二来也是想借着大宋的威望,稳固本王在国内的地位。可大宋却拒绝了,这……这让本王有些措手不及。
依臣看,大宋这是在沽名钓誉!他们想做霸主,又不想落得一个欺凌弱小的名声。所以才想出平等合作这一套说辞。他们所谓的平等,恐怕是建立在我们完全听从他们摆布的基础上!御史大夫郑义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