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39章 碧玉初妆牵丝戏(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章 碧玉初妆牵丝戏(叁)

第三十九章:碧玉初妆牵丝戏(叁)

part three:农家有女初长成 才情偶入王爷耳(叁)

温县县衙后堂,县令周文康正有些坐立不安。

他刚刚接到汝南王府的行文,言及王爷不日将巡查河内郡,可能会途经温县。汝南王司马亮乃当今圣上的叔祖,位高权重,且以知人善任、明察秋毫着称。

周文康在温县任上虽无大过,却也谈不上有何显着政绩,生怕王爷到来,看出什么纰漏。正在愁眉不展之际,忽闻衙役来报,言王府的赵乾赵爷已到县衙。

周文康连忙整衣出迎。

赵乾与周文康略作寒暄,便将查案之事交割清楚,话锋一转,状似无意地问道:“周大人,治下可有一户刘姓身的农家,住在沁水河畔,家中有一女,名唤碧玉?”

周文康一愣,搜肠刮肚,对这“刘碧玉”却无甚印象。他一个七品县令,哪里会记得治下每一个农户之女?于是含糊其辞起来:“这个……这个下官需查问一下户曹方能知晓。赵爷为何问起此女?”

赵乾便将方才在刘家的见闻简略说了一遍,末了道:“此女颇有才情,气质不凡。王爷近来雅好文事,尤喜提携后进。若此女果真名不虚传,或可算作贵县教化有功的一桩美谈。”

周文康何等精明,立刻从赵乾的话中嗅出了不寻常的意味。汝南王爷“雅好文事”?“提携后进”?这分明,是暗示自己,此女可能入了王爷的法眼。

他心中顿时活络起来:若这刘碧玉真能得王爷青眼,哪怕只是入府做个侍女、伴读,那也是他温县出的光彩,是他周文康教化乡民的政绩啊。到时候,王爷一高兴,说不定自己的考绩就能得个“优等”,升迁有望。

送走赵乾后,周县令立刻唤来户曹官吏,查询刘家情况。得知老刘确是本分农户,其女碧玉在乡间确有“才女”之名后,周县令抚掌笑道:“妙哉!妙哉!妙哉!不想我这温县,竟藏匿着如此明珠,此乃天赐本官的良机。”

他当即吩咐:“速去备一份薄礼,不,备一份厚礼。再查查县内可有闲散的官田,拨个十亩……不,二十亩给那老刘家,就说是本官奖励乡贤,鼓励耕读传家的翁贤。”

师爷在一旁提醒道:“大人,此事是否需谨慎些?毕竟王爷那边还未有明示,如此厚赏,恐惹人非议。”

周文康摆手道:“你有所不知,王府的人既然特意问起,便是有了几分意思。我们先行一步,以示重视,这叫‘雪中送炭’,远比日后‘锦上添花’来得强。再者,帮助乡民,鼓励文教,本就是本官分内之事,有何可非议的?”

而老刘那日从田里归来,听女儿说起白日里来的那伙奇怪的劲装汉子,这几日心中也是惴惴。正在父女俩猜测间,忽闻院外又传来人声喧哗。出门一看,竟是里正大人领着几个差役,满脸堆笑地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几个挑着礼担的仆役。

“老刘啊老刘,恭喜啊!恭喜啊!”里正的声音,比平日高了八度,“县尊大人听说你家碧玉姑娘知书达理,是咱们乡里的楷模,特地拨下赏赐。看看,这是绸缎两匹,银钱十贯。县尊还说了,奖给你们家二十亩上好的水田,助你们安心耕读。”

老刘目瞪口呆,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礼物,如同做梦一般。碧玉站在父亲身后,心中那隐隐的不安感却愈发强烈了。县太爷为何突然如此厚赏?难道……与前几天的劲装汉子有关?

她抬头望向远处,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沁河水静静流淌,仿佛什么都不会改变。但她敏锐地感觉到,一种未知的、巨大的变化,正伴随着这突如其来的“恩赏”,向着这个平静的农家小院步步逼近。

而远在数百里之外,汝南王府中。

年近五旬,却精神矍铄的司马亮,正坐在书房内,翻阅着赵乾派人快马送回的密报。当看到关于温县农家女刘碧玉的描述时,他捻须的手微微一顿,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感兴趣的光芒。

“秀眉才女,隐于村野?有趣,有趣。”他低声自语,随即唤来贴身侍从,“传令下去,河内郡巡查之事,提前进行。本王要亲自去这温县看一看。”

窗外,暮色四合,王府的灯火次第亮起,映照着司马亮若有所思的脸庞。一场注定要打破平静、充满奇趣与考验的姻缘,已在这看似偶然的际遇中,埋下了种子。

刘家小院那棵枣树的花香,似乎正随着夜风,飘向不可知的远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