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碧玉初妆牵丝戏(捌)
part Eight:迎亲队伍生波澜 错轿奇缘显慧心(贰)
书接上回!
就在汝南王迎亲队伍途经怀县境内时,恰逢邻郡一位家资巨万的赵姓富商,亦在同日嫁女。
赵家虽富甲一方,却毕竟是商贾之家,嫁女排场虽极力铺张,但与王府仪仗相比,终究差了几分规制与气度。赵家队伍为了赶吉时抄了个近路,竟与王府队伍在一条相对狭窄的官道岔口不期而遇。
双方仪仗各不相让,挤作一团。王府仪仗斥责对方无礼,赵家仆从则仗着人多,亦出言不逊。一时间,人喊马嘶,秩序大乱。
偏又天公凑趣,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卷起漫天沙尘,吹得人睁不开眼。抬轿的轿夫们被风沙所迷,又被混乱的人群冲撞,竟有几顶轿子偏离了原位。
混乱中,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护着花轿子,别耽误了吉时!”两边的人才在慌乱中,抢护自家小姐的花轿。风沙稍歇,队伍重新整肃,双方都怕耽误时辰,也顾不上仔细分辨,匆匆忙忙抬起轿子,各奔前程。
却说司马亮骑在马上,位于队伍前列,并未留意后队轿子的细微变故。他只觉方才一阵混乱,心中略有不快,但见队伍很快就恢复秩序,便也未加深究,继续前行。
而那顶鎏金蟠凤大花轿中的刘碧玉,却觉出了异样。轿子的颠簸频率似乎与先前不同,外面喧闹的人声,也变成了另一种陌生的市井嘈杂。
她悄悄掀起盖头一角,透过轿帘缝隙向外窥望,只见街道两旁楼阁林立,商铺幡旗招展,绝非温县或沿途乡野景象,倒像是一座繁华的城镇。更让她心惊的是,轿子竟被抬进了一处极为奢华、却透着几分俗气的府邸后院!
“错了,定是抬错了!”碧玉心念电转,立刻明白了方才的混乱导致了何等乌龙。她强自镇定,思忖对策。若此时声张,自己名节有损不说,更可能引发王府与这户人家的冲突,于王爷颜面有碍。必须想个万全之策。
她迅速冷静下来,翻开随身携带的小锦囊,里面装有针线、小剪以及一小块用以点唇的朱砂。她毫不犹豫地取出朱砂,随即又咬破指尖,以血代墨,混着朱砂,在那方作为嫁妆的素白丝绸喜帕上,飞快地写下几行娟秀的小字:
风沙误前程,花轿各西东。
妾心似磐石,但凭帕上踪。
非是池中物,岂困浅水龙?
速遣慧眼人,来辨碧玉容。
写罢,她将喜帕仔细折好,握在手中。恰在此时,轿子停稳,外面传来丫鬟和婆子们喜气洋洋的声音:“请新娘子下轿……”帘子被掀开,一只戴着数个金戒指、胖乎乎的手伸了进来,欲搀扶她。
碧玉将那块写有血诗的喜帕,塞到来人手中,同时压低声音,急切却清晰地说道:“速将此帕交予你家主人,事关重大,迟则恐生大事端”。
那婆子一愣,尚未反应过来,碧玉已迅速缩回手,放下轿帘,正襟危坐,不再出声。婆子捏着那方柔软的丝帕,感觉有些异样,又听新娘子语气凝重,不敢怠慢,连忙跑去禀报。
另一边,汝南王府的迎亲队伍,一路吹打,顺利地返回了洛阳王府。王府门前,张灯结彩,贺客盈门,文武百官、宗室亲贵,皆来道贺。司马亮志得意满,下马等候花轿。
然而,当花轿停稳,新娘被搀扶出来时,意外发生了。那顶着盖头的“新娘”身形微颤,在跨过门槛时,竟一个踉跄,险些摔倒,虽被伴娘扶住,但那裙裾摆动间,露出的一双绣鞋,却是极其艳俗的大红金线绣牡丹纹样,不是碧玉出门前穿的。
司马亮眉头微皱,心中掠过一丝疑云。他记得探子回报,刘家女儿衣着朴素,品味清雅,怎会穿如此扎眼的绣鞋?但大庭广众之下,他不便细问,只得按捺疑虑,继续仪式。
拜堂之时,那“新娘”举止更是僵硬笨拙,与传闻中碧玉的落落大方相去甚远。满堂宾客虽面上带笑,窃窃私语之声,却已渐渐多了起来。司马亮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好不容易礼成,将“新娘”送入洞房。司马亮忙着在外厅应酬宾客,心却早已飞到了后堂。他借故离席,快步走向新房。刚行至长廊之下,恰遇王府长史匆匆而来,面色凝重地低声禀报:“王爷,方才怀县赵府派人快马送来一物,说是在他们小姐的花轿中发现的,请王爷过目。”
司马亮接过长史递来的物件,正是那方素白喜帕!展开一看,上面血朱相间的字迹赫然入目!尤其是“碧玉容”三字,如同惊雷,炸响在他耳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